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1

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蒋学鹏

泗阳县实验初级中学蒋学鹏

为了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更为了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努力培养学生,并创新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旧的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被视为知识的传递者、能力的培养者、思想认识的教育者,处于绝对的主体地位。使得教师在备课时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活动或是缺乏设计,或只是停留在一问一答浅层次的认知活动上。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造成学生没有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笔者认识是:为了改变学生对历史课不感兴趣,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得不到真正提高的状况,我们必须在教学中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创新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营造教学氛围,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培养合作与协调能力的一种途径。从认知理论来说,合作学习可以促进学习意义的构建,促进学生高水平的思维和学习活动。学生之间的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利于学生构建新的更深层次的理解;交流过程中,学生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都被明确化、外显化,从而可更好地对自身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监控;从行为主义的观点来说,学生看到同伴的成功,会提高他们自身的自我效能感。

合作学习的任务当然最好是团体任务,而不是个体任务。如在华师版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18课《民族团结和民族区域自治》教学中,我设计了“民族知识竞赛会”。其中设计任务是开放式的,答案也不是唯一的,引起了学生们深层次的沟通。还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辩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我眼中的拿破仑”;“我看商鞅变法”……当然,所有这些设计都需根据教学时间、学生状况等情况确定合适的难度,使得这些活动对学习主题具有一定挑战性,否则,如果学生只是应付,就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

(二)问题式教学

问题式教学法就是把学习设置在相对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教师通过呈现一些精心设计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回答这些问题,使学生构建坚实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技能。

问题式教学法是以问题的设计和解决为主要形式,层层推进,环环相扣,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由浅入深,由难到易,由表及里,由此到彼,进行层次性解决,形成波浪式,递进式的课堂教学结构。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一言堂和满堂灌的旧模式,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辨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境教学

情景教学是激发学生兴趣、导引学生思维、上升课堂生命涌动的源泉,有了情景,学生就有了情感的依托和智力发展的宽阔背景,就有了生命价值赖以形成的孔径。实践表明,情景教学建立起来的历史背景越牢靠,学生思维的发展就越明显,创新能力就越强。

1.创设图文并茂的情景效果,延伸课堂情感、思维发展的空间。

如在教学《文化大革命》一课时,我精选了19幅图片,主题鲜明,情景效果明显,通过展示促进了学生的思考,加深了对学生知识的理解。不过虽然图片可以给人以直观的效果,但是没有文字的说明,也很难形成学生对于主题的有效理解。因此必须使文字情景成为理解图片内涵的支撑手段。恰当的文字情景能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产生意境效果,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辨别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2.合理搭配图文和音像资料,使情景的创设能够和谐地推进思维的层次递进。

幻灯、电影、电视等教学手段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客观事件与事物,它的生动性、趣味性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这些教学手段以其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使之本来抽象的材料学起来形象生动有趣味,其中音像资料以直观形象的特点倍受学生欢迎。

3.用活动营造情景,引发课堂里的多维互动。

创设模拟角色情境:通过学生模拟过去历史的片断,渲染课堂气氛,增强学生主体性、参与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加学生的学史兴趣。活动与情景是一体的,丰富的活动往往带来意想不到的情景效果。此外,课堂教学中还可巧用歌曲、故事、诗歌等营造情景,生成情趣,激活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