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2007-2011年结核病痰涂片检查质量控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2

甘肃省2007-2011年结核病痰涂片检查质量控制分析

穆洮俊司红艳李晴马玲梁启军辜吉秀

穆洮俊司红艳李晴马玲梁启军辜吉秀(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730020)

【中图分类号】R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6-0051-01

【摘要】目的评价甘肃省结核病痰涂片检查室间质量控制实施效果。方法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的要求,对我省2007-2011年省对县痰涂片盲法复检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1年共抽检20207张涂片,阳性符合率86.03%,阴性符合率99.67%。假阳性率为2.78%,假阴性率为1.45%。现场评价和批量测试结果均较好。结论加强重视,保证实验室人员稳定性,加强痰检人员的业务培训,进一步提升全省各级结核病实验室工作质量。

【关键词】结核病盲法复检痰涂片质量控制

在结核病控制工作中,通过实验室细菌学检查诊断传染性肺结核是DOTS策略的重要要素之一,痰结核菌检查对于发现传染源、确定诊断和化疗方案、考核疗效、评价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1]。加强痰涂片镜检的质量控制,提高基层结核病实验室的痰检质量,提高肺结核患者的涂阳发现率已成为当前国家结核病控制规划(NTP)实施中的重要内容[2]。本文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的要求[1],将2007-2011年甘肃省省对县结核病痰检质量控制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2007-2011年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对全省14个市(州)痰涂片镜检室间质量评估所抽查的县(区)实验室的痰涂片和相关资料。

1.2方法

1.2.1现场评价省结核病参比实验室对所评估实验室的布局、设备、耗材、生物安全、痰涂片标准化操作、抽阳性涂片复检、工作量统计分析、污物处理、痰涂片保存以及实验记录等内容时行检查指导。

1.2.2盲法复检按《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1]规定的方法和标准进行抽片,随机交叉派发到各市(州)结核病实验室(第一复检者)在规定时间内镜检,将结果和涂片交回给省结核病参比实验室(第二复检者)。对初检与第一复检者间存在分歧的涂片由第二复检者最终评判,并抽查10%痰涂片进行复检。

1.2.3批量测试按《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1]要求进行,80分以上为合格。测试涂片为已染色,并经省级确定结果的涂片。

1.2.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选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痰涂片盲法复检符合情况

2007-2011年共抽检20207张痰涂片,其中阳性涂片1627张,阳性符合率86.03%;阴性涂片18580张,阴性符合率99.67%。假阳性51张,假阳性率为2.78%;假阴性267张,假阴性率为1.45%。各年度阳性符合率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3.568,P<0.05);各年度阴性符合率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911,P>0.05)(表1)。

表1甘肃省2007-2011年痰涂片盲法复检符合情况(%)

2.2现场评价

5年间共对159个(次)结核病细菌学实验室进行了现场评价,实验室工作质量达到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要求的42个(次)(26.4%),基本达到的115个(次)(72.3%),不达标的2个(次)(1.3%)。

2.3批量测试

5年间共对201名实验室人员进行了批量测试,80分以上185人(次)(92%),80分以下16人(次)(8%)。

3讨论

痰涂片检查方法简单,所需耗材容易满足,是当前发现结核病传染源最重要的实验室检测方法[3]。持续有效的质量控制是提高各级实验室的痰检质量必须手段[4]。

我省从2004年下半年积极推行痰涂片室间质量评估(EQA),每年EQA覆盖率均达到100%。省级按照《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要求,对全省1/3以上的县区进行现场评价、盲法复检、批量测试工作。2007-2011年痰涂片盲法复检结果显示,各年阴性片的符合率均高于国家规定标准(阴性片符合率≥96%),各年阳性片的符合率均明显低于国家规定标准(阳性片符合率≥98%)[5]。5年内发现低假阳32张(1.75%),低假阴182张(0.99%),高假阳19张(1.04%),高假阴85张(0.46%)。可见我省结核病痰涂片镜检质量尚存在一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1)实验室队伍不稳定,痰检人员业务能力仍有欠缺,镜检技术能力较差、误把染料沉渣或片子中的杂质当作抗酸杆菌、观察痰片时未达到规定视野数、染色操作不规范等;(2)有的县区痰检人员不稳定和(或)痰检人员不是专人专职,有的痰检人员或多或少地兼任其它工作(如统计、取药、督导等);(3)个别县区痰检人员工作程序不够规范,责任心不强,登记失误而造成;(4)个别县区实验室工作量太大,涂片日平均工作量超过25张。这些都会影响到实验室工作质量。

现场评价中实验室工作质量达到国家结核病防治规划要求的实验室有42个(次)(26.4%);基本达到的115个(次)(72.3%);未达到的2个(次)(1.3%)。通过现场评价,及时发现被评价实验室的问题,并及时当场进行指导和纠正。批量测试中仍有16人(次)(8%)未合格,这说明我省还得继续加强痰检人员,特别是新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技术水平。

综上所述,我省结核病实验室痰检工作存在一定问题,尚有待加强。建议各级领导加强重视,给痰检人员提供安全可靠的工作环境和良好的岗位补贴,保证各结核病实验室有专职痰检人员,并保持人员相对稳定。加强痰检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痰检人员的业务素质,进一步增强痰检人员的责任心,使他们从思想上认识到痰检工作的重要性,强化痰涂片、染色、镜检的标准化操作,不断提高痰涂片检查的质量,进一步提升全省各级结核病实验室工作质量,为我省结防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痰涂片镜检标准化操作及质量保证手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9:1;24-42.

[2]王甦民.我国痰涂片镜检质量控制状况分析与评价[J].结核病健康教育,2000,1(16):17-18.

[3]刘洁.2005~2009年重庆市抗酸杆菌痰涂片盲法复检结果分析[J].现代临床医学,2010,36(6):459-460.

[4]蓝如束,蓝兰,区进.2005~2008年广西结核病痰涂片室间质量控制结果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09,15(5):311-313.

[5]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国结核病防治规划要求实施工作指南[C].2002,1: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