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血尿酸测定的应用与诊断意义评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1

痛风血尿酸测定的应用与诊断意义评析

麻宝玲

黑龙江省勃利县中医院三门诊154500

摘要:目的:评析血尿酸测定在痛风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方法:以本院在2015年10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46例痛风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为同期在本院体检的46名健康体检者。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尿酸浓度,同时检测两组的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痛风患者的血尿酸浓度较对照组健康体检者更高(p<0.05),两组的血脂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血尿酸可作为诊断痛风的关键指标,同时血脂水平也可作为痛风的诊断依据。

关键词:血尿酸;痛风;诊断

痛风患者随着尿酸合成量的增加或排出量的减少会引发高尿酸血症,尿酸在血尿酸浓度过高的环境下会以钠盐的形态在人体肾脏、关节以及软骨中沉积[1],逐渐引发组织异物炎性反应[2],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影响,为了评析血尿酸测定在痛风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本文将46例痛风患者与4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见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9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46例痛风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46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

对照组:男性:女性=30:16;年龄范围36—84(60.25±12.14)岁。

观察组:男性:女性=29:17;年龄范围38—85(60.32±12.20)岁。

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和观察组痛风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别不大,p值大于0.05。

1.2方法

采取过氧化物-尿酸酶偶联法测量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尿酸水平,测定仪器包括37℃恒温水箱、20μL微量加样器以及分光光度仪(型号为721-A),抽取研究对象静脉血20毫升,进行血尿酸水平的测定。同时测定两组研究对象的血脂水平,包括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尿酸浓度和血脂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本文数据均经SPSS18.0版软件处理,血尿酸浓度和血脂水平用(`x±s)表示——t检验。p<0.05表示2组研究对象的各项指标数据对比差别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如表1所示,观察组患者的血尿酸浓度较对照组健康体检者明显更高,p<0.05,两组的血脂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p<0.05。

注:同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痛风属于关节炎疾病中的一种,会引发慢性关节炎、急性关节炎、痛风石、高尿酸血症等疾病,主要发病部位在膝关节、大拇指关节以及踝关节[3],发作时需及时进行治疗,但在治疗前应对患者的肾功能、血糖值、血压水平以及尿酸浓度等指标进行检测,以便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痛风患者在治疗期间还需对饮食进行控制,以低精、低钠、低脂肪为基本原则,禁止饮用含酒精类饮料[4],应该多饮水。

尿酸由人体核酸中的嘌呤经新陈代谢后分解得到,当浓度过高时,其结晶容易在人体组织中沉积,进而引发痛风症状,在本次研究结果中,观察组痛风患者的血尿酸浓度(541.21±102.12μmol/L)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相比明显更高,p值小于0.05,表明血尿酸可作为诊断痛风的指标之一,临床上给予痛风急性发作期患者秋水仙碱药物能够减轻其生理痛苦,给予别嘌呤醇药物能够使尿酸的合成受到抑制。相关研究表示[5],血尿酸的测定还有利于区别痛风和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血尿酸浓度较痛风患者更低。

本次研究还对痛风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脂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痛风患者(观察组)的TG(2.15±1.48mmol/L)、CH(4.41±1.10mmol/L)、LDL-C(3.39±0.48mmol/L)均较健康体检者更高(对照组),而HDL-C(0.23±0.08mmol/L)更低,p值小于0.05,上述指标异常是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由此可推测出,痛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血脂代谢异常以及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性较大,因此,治疗痛风患者时,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十分必要,能够对患者的血脂、血糖等代谢紊乱进行调节控制,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总而言之,血尿酸测定可有效诊断痛风,同时进行血脂水平的检测也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应用价值极高。

参考文献:

[1]肖语雅.痛风泰颗粒剂对痛风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影响[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5):65-66.

[2]冯英善.血尿酸测定对痛风诊断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2,4(5):257-257.

[3]姚来隽.血尿酸检测指导诊断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观察[J].内蒙古中医药,2016,35(3):96-97.

[4]崔炎,王平,张榜.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与血尿酸及尿酸盐结晶的关系[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4,20(5):501-503.

[5]孙小钧.痛风不同证型与血尿酸变化相关性的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