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乡土资源优化历史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1

挖掘乡土资源优化历史教学

陈金英

陈金英鲁东大学教育硕士133002潍坊中学262706

摘要传统的历史教学让历史课堂失去了活力,让历史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充分挖掘乡土资源,优化历史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增强了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了解和热爱。

关键词乡土资源优化历史教学

历史学科,应该是一门生动而又精彩的课程,它记载了人类艰辛而神奇的生命历程,展示着以人类为主体的时空长廊;它演绎了人物与事件的纷繁美丽、具有恒久的艺术魅力,是一部真实而辩证的书卷,咉射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力量。

然而多年来历史学科普遍不被中学生重视和喜爱,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觉得学习历史没有多大用处;课本上所讲的历史事件离学生又太久远,令他们感到枯燥无味;长期以来历史教学的主要方式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机械记忆为主、以课本内容为主,教师讲、学生听的接受式教学主宰着历史课堂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历史教学因此显得机械、沉闷、没有生气,缺乏对智慧的挑战,缺乏对学生好奇心的刺激。这种学习不仅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智力发展,而且影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历史学科所具有的独特魅力也不能得到充分展现。

如何开辟新途径,在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提高历史教学效益,是我们广大一线历史教师一直以来苦苦思索的问题,笔者本人也做了一些尝试:即挖掘乡土资源,优化历史教学。

所谓的乡土资源主要指学校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地理、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等。乡土资源是学生生活环境中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的,人物事件都是土生土长的,且乡土史知识是大多数学生已有所闻,但又不甚清楚,因此他们有兴趣去了解。家乡辉煌的过去,灿烂的文化,名人的事迹都是引以为豪的最佳材料,可成为激发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思想情感的生动教材。同时乡土史与祖国历史血脉相连,对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形成学科能力起着众多辅导材料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本人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不适时机地渗透乡土史,取得一定成效。

例如我在讲授西周的分封制时,向学生讲述了西周初年周武王封功臣吕尚于齐,定都临淄。经过管仲改革,使齐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一”。战国时期临淄作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工商业城市,有七万常住人口,被誉为“海内名都”。学生听后脸上露出了骄傲的笑容,对脚下养育自己的这片沃土有了更深厚和更淳朴的感情。充分利用这些乡土历史资源一方面能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另一方面又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历史知识的理解。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我非常重视运用当地的文物古迹、历史故事、老革命、民众方言等乡土资源。例如,我会把文物古迹、古民居、古遗物等东西通过录像、照片、图片带进课堂,我会把革命故事、历史故事通过口述或投影、幻灯片的形式带进课堂,有时我还会邀请当地老革命到学校为同学讲革命故事,老革命绘声绘色的讲述,同学们听得如痴如醉。为了让学生更通俗、形象理解历史学科中的名词术语,我还利用一些有特色的方言,并且将它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教学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候引经据典,有时候联系我们身边的例子,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引经据典,自然用普通话,但引述街头巷尾的轶事趣闻,就非得用方言了,这样才能生动、传神,而且穿插运用学生耳熟能详的方言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给人一种亲切感,有助于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使课堂增色不少,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除了在历史课堂上穿插运用乡土资源,还要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开展“了解身边的历史”的系列活动——探寻和自身姓氏相关的文化知识,画出家族树等,组织学生到当地老企业去了解其兴衰史,组织学生了解当地民众的由来及对当地政治经济的影响,组织学生参观当地文物古迹,并写观后感或调查报告,组织学生访问老革命并写下实录等,尽力做到运用乡土资源,组织学生参与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而且提高了能力,使历史能真正与生活相结合,与实际相结合。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要处理好乡土资源和历史教材的关系。我们选用乡土资源作为补充,是为历史教材的讲授服务的,是为了让历史教材更加生动,引起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对乡土历史不能生搬硬套、偏离教学的重点,夸大乡土历史事件的影响和地位而缩小全国性历史的影响和地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补充历史乡土资源时,要依据学情和教情,要依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选用乡土资源。还要注意选择那些典型的、形象的和有教育意义的历史乡土资源。

历史再也不是无用的历史,枯燥的历史,遥远的历史,而是活生生的历史,是我们身边的历史。在历史教学中恰当运用乡土资源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与积极性,而且还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为此,在教学中加强乡土资源史的运用,认真挖掘、总结、改进乡土资源史在教学中运用的方法与手段,是新时期历史教学改革的需求,更是每一个历史教师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