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自主化管理的反思

/ 1

班级自主化管理的反思

张海娟崔伟红

张海娟崔伟红(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郑家中学陕西旬邑711300;

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实验中学陕西旬邑711300)

中图分类号:G6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06-177-01

新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放在很重要的位置,我们在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都要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都要分析,在学生身上积淀下来的东西是否健康,是否有用。

教师,尤其是兼任班主任的教师,一日生活是由无数个小事构成:组织早读,早操,收作业,改作业,个别面批,查两分钟预备,备课,上课,下课反思,组织课间活动,帮助学校组织大型活动,观察班级风气,引导班级形成健康向上的学风、班风,参加教学专业竞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等等。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班级的能力,首先要学生明确班级的管理目标。班级的管理目标包括班级的人际目标、班级的形象目标、班级的活动目标、班级的学习目标等。那么这些目标怎样才能成为学生自我发展的动力呢?

心理学认为,只有人作为主体的情况下,才能够主动健康的发展。在班级生活中,只有当学生真正在集体中享受民主、平等、自由的权利时,才能唤起激发学生参与民主管理的责任感、使命感。

当然,自主管理并不是放任自流,毕竟他们只是十三四岁的孩子,在班级工作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就需要班主任的指导和帮助。比如班委会,具体的各项工作的分工就需班主任的指导,以免造成班内管理的空白和盲目。这样,每个学生均有明确的管理岗位,做到各有其位,各司其职,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民主意识、参与意识、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同时积极鼓励学生去探索,选择新途径和新方法去处理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煅炼,使学生的素质得以提高。期中考试的分析会、家长会,我都放手让班委会去组织召开,且收到了比我召开还好的效果。

目标确定了,在实施过程中还会发生一些问题,对此一定要抓住苗头,把问题解决在发生之前。班委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了。学生的潜力,只要教师要求到了,学生是能做到的。我发现每一个学生在“失败”面前,有正视失败的勇气和改正的能力,而不是绕着走,这样的班级是有希望的。在期末考试进入倒计时的那一段时间,每天的作为学生,都有这样一个心理,希望自己的行为与努力能得到老师的肯定。反过来,老师的肯定与鼓励又能促使学生不懈地奋斗与努力,做出更为骄人的成绩,对学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给学生以信心与鼓励。而在传统教育中,管理总是强调“唯师是从”,学生如练兵场上的战士,时刻等待着命令,完全体现不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与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更需要的是人才的创造潜能的发挥,这就需要在教育中帮助学生培养他们开拓、创新的精神,充分发挥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在课堂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班级管理中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在班级教育管理中的一切设计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而进行的。提倡学生做班级的主人,以积极的姿态投入到教育过程之中。尤其是班委会的成员,不应简单地充当班主任与同学间的传话筒,更主要的是作为班级管理的中坚力量。

每周一次的班会,我都抛给学生四问:上周你做了什么?效果如何?效果不好的原因是什么?本周你准备继续做什么?每个班委都按照这个思路衡量自己的工作,教师使用问题连续体促进学生思考班级的问题。我开班委会都邀请学生代表参加,学生代表的参加让班委会避免了班委的“片面之词”。每次班委会开完,学生都是意犹未尽,因为不仅为自己困扰的工作找到了好的思路和建议,也展示了自己的才华。把班级管理交给班委会自主进行,进而扩展到每个同学都参与进来,这就极大地调动了全体同学关心班集体的积极性,树立了主人翁意识。老师说的话就起到了一呼百应的效果。

中午、傍晚放学后,教师不在班里,每一个学生都在自己座位上自觉地学习,小声地讨论问题,那时我在班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大家玩儿会吧”。在后来的考试中,这些学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相对自身都有了很大的进步。有了好的纪律养成,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良性互动,学生说:“我们喜欢教我们的每一个教师,因为他们都有自己独特的授课方式和为人处事的魅力”。

班主任工作虽繁琐、复杂,但其影响深远,意义重大,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要帮助学生把握住人生的重大转折点,为学生的成功当好铺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