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生活·兴趣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9-19
/ 2

数学·生活·兴趣

欧廷福

数学·生活·兴趣

欧廷福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创设生活情景、利用生活经验,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走进数学生活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教学;生活;兴趣

作者简介:欧廷福,任教于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里头塘小学。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数学产生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主要原因就是脱离实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也感到数学与生活实际脱节,是造成数学教学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中帮助他们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应用能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与以往单纯的计算机辅助教学相比,网络教学可以利用计算机访问遍及世界各地的计算机资源,不仅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改变固定、单向的教学模式,而且还可以利用其千变万化的技术,在教学中架起数学通往生活的桥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学数学就是为了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教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生活问题走进数学课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

一、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如何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爱学习,小学生都有好奇的天性,悬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水平,加上巧妙地创设教学、思维情境,使学生觉得新奇,从而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作为教师,要尽量地去创造一些学生乐于参与的情境,让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问题的存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需要。在教学小学数学第十册《统计》时,在课的开始,笔者创设了“十字路口数车辆”的情景,展示给学生的是各种各样来来往往的车辆,要求学生在看完后,想办法统计出各种车辆的数量。此时,学生们的积极性高涨,气氛浓烈。在汇报的过程中,学生既巩固了旧知,又开拓了思维,同时又为后面统计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可见,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具有形象性和启发性,它能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并带着浓厚的兴趣进入下面的数学情境。

二、利用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此激发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为了学生在原有的数学知识上更进一步区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是方的,在教学时,笔者为各小组准备了球、正方休、长方体,在活动过程中,笔者让学生分别把球、正方体、长方体放在桌面上,让学生观察它们在桌面上的情况。学生们很快明白了球与正方休、长方体在桌面的区别:球在桌面上滚来滚去,有的甚至滚落到地上。长方体和正方体只能在桌面上不动。笔者抓住这个机会追问学生:“为什么球会滚到地上?而长方体、正方体却不滚来滚去呢?”学生想了想说:“因为球没有平面。所以到处滚来滚去的。”根据学生的这一生活经验,笔者又追问到:“为什么家具、包装箱都设计成长方体或正方体?”“因为它们有平面。”“它们的平面在哪?我们来找一找?摸一摸、画一画。”……

小学生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们自己的“数学”。从生活中的物体引入,得到平面图形的学习活动,注重让学生以自己内心的体验学习数学,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使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实物的表面,获得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这样的设计使学生数学活动生动活泼,学生们更能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三、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所以,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多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样“身临其境”地学习数学,学生不会有陌生感,反而具备了一种似曾相识的接纳心理。

在学生认识了各种平面图形后,笔者设计了一个问题,即“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这些平面图形?”

生1:教室的黑板是长方形的。

生2:我家钟表的面是圆形的。

生3:地板面的砖是正方形的。

生4:篮球场是长方形的。……

练习设计上,笔者注重开放题的设计,给学生留下广阔的空间,让学生补充问题、搜集条件、探索不同的答案,逐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独创性。

笔者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道题:一个长方形木板,锯掉一个角,还剩下几个角?学生们跃跃欲试,想出无数种答案(1个、2个、3个、4个、5个、6个……)

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开放题给学生打开了一扇窗,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奇妙无穷,同时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虽然不是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找出所有的答案,意义在于乐在寻求多个答案的过程之中,培养了学生的应用创造性。学生头脑中再现的生活中的图形越来越多,一发不可收拾。

创设出问题情景,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

四、走进数学生活,激发学习的兴趣

“数学很有用”,这是被千百年来人们的生活实践所证实了的,这是数学的魅力所在。但它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去创设生活情景,采撷生活实例,与学生一起走进生活,捕捉数学信息。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把自己和数学融为一体,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知识,在生活实践中自觉地应用了数学知识。

当学完了“比和比例”的知识后,笔者把学生带到操场,指着高高的旗杆问:“这根旗杆有多高?”勇敢的同学大胆估测:10米,15米……大部分同学则摇头。有同学提出:用一概绳子送到顶端,从上往下量。有的的同学建议:干脆把旗杆放倒测量。最后在同学们的讨论和活动中,利用“同一时间里,旗杆的高度和它的影长成比例”的知识,得出了旗杆的高度。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成功的喜悦。不知哪个学生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怎么刚学完比例的知识,在这就用上了”。

数学来源于生活,富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教学只有走生活化道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才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就来自我们身边的现实世界。在“课内向课外延伸,课外向课内汇集”这样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教学实践使笔者体会到:数学即生活,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想学、乐学、学会、会学,使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王巍,张玉艳.有效备课——小学数学[M].北京:光明出版社,2005.

[2]倪惠芳.架起数学和生活的桥梁[J].小学教学参考,2007(15).

作者单位:广西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里头塘小学

邮政编码:536017

Mathematic·Life·Interest

OuTingfu

Abstract:Mathematicsisoriginatedfromlifeandappliedintolife.Learningmathematicsistoapplytheminreallifeandsolverealproblemsinlife.Inteaching,teacherscouldmotivatestudents’interestoflearningmathematicsfromcreatinglifesituation,utilizinglifeexperience,seekingmathematicsproblemsinlifeandenteringintomathematicslifeandsoon.

Keywords:mathematicsteaching;life;inte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