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提高物理教师的专业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浅析如何提高物理教师的专业素养

牛宗道

关键词:知识构建;教学最优化;预案设计

经过近些年的教育研究和教学实践,新课程理念已经在各位教师的心中深深扎根。传统的应试教育过于重视学生对知识地掌握,忽视了学生知识构建的过程。重视思维、答案的标准划一,忽视了学生思维的灵魂与发散,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各种能力的差异。这种教育只关注学生的眼前成绩,而不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是开放、民主、科学的。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不再是主体,而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习路上助力者,学生潜能的发现者与挖掘者。教材在这里不是唯一的标准了,课堂也不再是教学的唯一阵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为目的。

那么作为一名合格的中学物理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素养呢?逼着通过近几年的学习与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与时俱进的意识

与时俱进的意识其实就是学习工作的方向,它来源于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教师只有胸怀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大爱才会关注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包容理解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坎坷与失败,激励他们不断挑战自己,取得成功。

与时俱进的意识不是缥缈的,它需要教师拥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拥有充沛的精力和能力,这些都会对教师提高教育水平,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所以,这也就促使教师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二、不断学习的能力

每位教师从大学里刚毕业时都自认为是满腹经纶,可教育教学需要涉及的知识更多。当一名教师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时,他才能正确处理好教材,从而进行组织教学。作为一名优秀的初中物理教师,要理解普通物理,熟悉高中物理,精通初中物理,还要不断学习,紧跟新科技的脉搏,适应当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数学知识是物理学习的必要工具,研究电路中电流、电阻及功率的极值时,常会用到二次函数的配方,在研究欧姆定律、质量与重量的关系、密度等诸多实验中,都用到了正比例函数的图像,可以说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数理结合的情况数不胜数。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不但要自己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数学技巧,还要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数学知识,具备了哪些数学技能,以方便在讲解中合适把握。

学习一些哲学与人文的知识也非常有助于我们对一些物理概念的理解。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时虚像与实像的转化,在研究条形磁铁的磁感线时,有一根磁感线从N极笔直发出直指无穷远,又从无穷远回到S极,这里面都与哲学的绝对与相对,对立与统一相渗透,而人文作品里的许多诗句经常也结合着大量的物理知识。像“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等都蕴藏着丰富的光学声学知识,如果能深入浅出地给学生解释,学生不但能学到物理知识,同时也获得了艺术的享受。

三、科学有效的方法

物理教师一定要掌握物理学习方法。只有掌握了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做学习的主人,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才能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除了掌握物理学的学习方法,我们还要掌握物理学的教学方法。这里的教学方法具体指的是教学的组织形式,它的选择涉及教学内容、学生、教学设备及教师自身等许多因素,而选择标准就是在保证教学高效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每一位教师都要尽力使自己的教学达到最优化,教学最优化是教学组织的必经之路。新课程提倡互动教学,而做好互动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搞好预案设计,预案设计要在透彻分析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分析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状态,并据此拟定方案,预想多种可能性;其次,还要精心设计情境,优化提问,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教师要善于倾听,乐于引导,精于点拨,以增加课堂的针对性,可变性和丰富性。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思维碰撞的过程,所以教师一定要对教材静态内容预设之外,更加关注课堂的动态生成。

四、沉淀积累的习惯

只有沉淀积累,才能厚积薄发。物理教师的厚积薄发首先体现在具备扎实精深的专业知识,而光有专业知识还远远不够,还应当具备开阔的眼界。物理不仅仅是一门科学,它还是一种智慧,一种文化。物理学科的丰富内涵,就好比是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这棵大树的根系是否发达,就在于它的文化层面是否宽广博大。

教师在工作中沉淀积累的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进行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总结教学实践活动的必备能力,也是教师日后在课堂上纵横捭阖的智慧源泉。教师应该养成每节课后及时回顾教学过程,写教学札记的习惯。不但记成功之处,也记失败之因,记课堂灵感,记学生的灵性与精妙,记教改新举措,记听别人课时的新感悟,新发现,新角度,新思考。不但要勤思考,还要勤动笔,不但要写一些短小的札记,也要写一些稍长的总结,而这些总结也是教师日后写作论文时不可多得的一手材料。可以把不同版本的教材加以提炼,取其精华,变成自己的东西,也可以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还可以对学生的对学习物理感到困难的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写成一些调查报告,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解决办法。在教学中遇到的每一个点,只要切入进去都很有内容,很有意义,也很有价值。只要坚持不懈,笔耕不辍,用不了多久,就会发现自己已有满满的收获。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育教学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具备了与时俱进的意识,拥有了不断学习的能力,掌握了科学有效的方法,再养成沉淀积累的习惯,走“教、学、研”之路,才能使自身得到不断发展,不断提升,才能适应新的课程要求,新的教育形势。

参考文献:

[1]吴加澍.对物理教学的哲学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05(7).

[2]顾泠沅.名师的产生是追求卓越的结果[J].上海教育,2004(4).

(作者单位:安徽省明光市第三中学239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