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之融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2

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之融合

吴桂花

◎吴桂花(青海省西州德令哈市第三中学,青海西州德令哈817000)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3-118-01

摘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情感的培养,运用策略使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实现融合。

关键词:数学教学;情感教育;融合

情感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情感教育是小学学科育人功能的体现,是教学规律和客观要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让学生从小受到良好的情感教育,对培养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提高民族素质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自身情感的影响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自己对数学的情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学生对数学的情感。教师应热爱自己的学科,应有严谨的教学态度,并有发自内心的对数学的感情和思维,把讲数学课当成是一种享受,那么对于你的学生而言,很自然的也会去爱数学,把听你的数学课当成一种享受。换言之,如果数学教师本身就不热爱数学,又没有严谨的教学态度,那么在他的教学过程中也就不可能培养出学生学习数学、热爱数学的情感。记得在2004年,由于种种情况,学校数学教师缺一个,校长希望我去接管一个没有人愿意去教的班级,原因是这个班级的学生都是由外乡镇的学生组成的。一般来说,转学的学生基本上都没有几个学习好的,更别说那些其它学校开除来到我们学校的,这样的班级当然没有人愿意教了。但就是这样一个班级,在每次考试统计后,平均分都比别的班级高了10分左右,期末考试更是比有的班级平均分高了15分左右。结果摆在眼前,让很多教师包括校长都大吃一惊。你肯定要问我是怎么做到的?很简单,我就是把自己对数学的热爱传递给了几乎每一位学生,再加上他们都是外乡镇的,在一个新的环境中,更需要和老师沟通,和同学交流。我只是把情感教学运用在了教学中,做了一位教师应该做的事。我想这可能就是古人所说的:“亲其师,而信其道”吧!

二、爱科学的思想情感的培养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强调:要用生动的、富有教育意义的、有说服力的数据等等,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因此,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情感因素(教材插图中的情感因素、具有教育意义的数据和统计材料,数学北景知识中的情感教育(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爱科学的良好思想品德。例如:教学人教版义务教育课试着判断某年是平年、闰年时,为了避免年份的单调、枯燥性,我利用多媒体收集网上资源,查找与年份有关的重大事件,(如:1949年新中国成立欢呼场面;申奥成功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奥运会将在中国举行等)作为背景材料,让学生既有兴趣地学习认识、尝试判断某年是平年或闰年,又使学生受到了良好的爱祖国的思想情感教育,更激发了学生民族自豪感和学好数学的热情。

三、联系生活渗透情感教育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数学教学是教与学的双向活动,是学生的主动认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学内容是客体,学生则是课堂的主体,学生不仅仅要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更应该成为主动的探索者。因此,作为老师的我们,应充分的认识这种主体性,尊重学生的每一次回答,肯定学生的每一次回答,让学生在融洽,严而有序而又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学好知识技能和做人的准则,从而培养孩子对自己及数学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创造性地组织课时教学内容,充分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有情可发。以情景为手段,以情感为纽带,以发展为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故事情景、生活情景、形象动态情景、质疑情景、解决实际问题等情景,让学生在丰富的学习生活中体验促进情感的发展。在这么多情景中,联系生活情景渗透情感教育尤为重要,只有让学生真切地体验到数学既来源于生活、提炼于生活,又在更高层次上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学生才会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随便举个例子吧:我在教“黄金分割点”这一节课上,由于学生提出线段的比不容易记忆,容易出错,我们便一起探讨。最后从我的“姓”上得出黄金分割点的线段比:我姓“钟”,我们把黄金分割线段的长短用大、中、小来表示,可以表示为中(钟)比大等于小比中(钟),那么就简称叫做中大等于小中,中“钟”大的得来是因为我在家里排行第一,小名就叫钟大;小中“钟”的得来是因为我是学校里比较年青的教师,同事们都亲切地叫我小中“钟”。那么,钟大是我,小钟也是我,“我”当然等于“我”了。就这样把一节毫无生趣的课上得绘声绘色,而且学生只要想起我,就不会忘记黄金分割点的线段之比是怎么个比法了。像这样把生活中的小事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在我的教学内容中非常之常见。情感教学不但让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起来越来越轻松有趣了。

四、以行动激发学生感情的生成

情感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丰富情感的途径和推动情感的动力,所以情感教学要从实践开始,在实践活动中,以行激情。如教学“体积意义”时,概念陈述中谈及“空间”、“所占空间”的含义,对小学生来说十分抽象,不能构建出合理清晰的想象范围。这时为了丰富学生情感想象,教师可让学生把书包从书桌里拿出来,伸手摸一摸空着的桌洞,然后把书包放进桌洞内,再伸手摸一摸,让学生讨论交流两次用手摸的不同点,从而获取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学生真正地理解了“体积”的意义。给学生动手做的机会,那么学生必定会抓住每一个情感体验的精彩瞬间,使数学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逐个击破。

在教学中,教师在教学每个抽象的知识点时,只要让学生大胆地行动起来,再难的知识点都会逐一消化。只有这样教师的教才能真正让学生受益,也才能让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学生的情感也才能从中得到进一步升华。

五、让学生尝试成功的学习热情

成功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兴奋剂”。心理学研究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到一次成功的喜悦,就会激发他一百次追求成功的欲望。因此,教师要注意把握学生成功的喜悦,把它转化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动因。如对课堂提出有创见性问题的学生应予及时的表扬。对中下生在学习中的“闪光点”更应大力赞扬,多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进步,因为对于他们而言,比自己过去进步就是成功。这样更能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对于一般的学生,讲课要通俗易懂,由浅入深,使他们觉得自己会做才能产生兴趣,习题要有坡度,才能让他们乐于参与,更易更多地尝试成功。

教师要为各类不同学生创设成功的机会,必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每一位在教学中获得成功的教师都可以证明这一点。

学生养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便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在培养学生知识的同时一定要重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特点,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知识潜能。同时教师还要巧妙地为学生创设出合理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行动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充实自我,使学生能的时时体验数学情感所带来的无穷乐趣。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情感教育》,教育科学出版社,鱼霞,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