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社区领域的医学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高血压社区领域的医学研究

胥广华

胥广华

(北票市中医院内二科辽宁北票122100)

【摘要】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疾病,同时又是心脑血管病和肾脏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被称为“无形的杀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本文在对其成因的研究基础上,提出社区高血压防治策略。

【关键词】高血压社区防治策略建议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9-0013-02

高血压的危害已得到广泛认识,但资料表明:全球高血压的控制情况仍不太理想,最新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控制率也不容乐观,因此,针对目前严峻的高血压治疗形势,开展高血压的流行病学调查,查找影响本地高血压的各种因素,及其高血压的发病情况和伴随疾病,制定切实可行的社区三级预防策略,是遏制高血压病高患病率,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根本措施,从而提高人群的生活质量,降低医药开支。目前我国社区居民高血压人群较多的原因主要有:居民膳食热量摄入较高,运动量不足,高血压预防知识教育不足,人群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依从性低等。近年来,高血压不再被认为是局限于心血管系统受累的疾病,而是多种危险因素聚集、遗传的综合征,可称之为高血压综合征。

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并发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及其老年性疾病的比例较高,在控制高血压的同时,要兼顾这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这就要求我们在高血压的选药疗面要按照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要求,针对其适应症进行选药和治疗,更加强调高血压防治的个体化原则。对于年龄较轻的群体,由于其健康状况较好,大部分为上班族,工作压力较大,对高血压一级预防的措施重视程度相对不足,因此对这一群体的健康教育力度要加大,特别对于其不良生活方式将会带来的严重后果进行宣传,以提高思想上对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的重视程度,同时需要加强生活方式改变的督导力度和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力度,因为如果这一群体的高血压一级预防措施的实施不好,这一群体就会成为未来高血压患者的强大的后备军,就不能有利地遏制以后的高血压高发势态,将来就要面对庞大的不断增大的高血压群体,对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治疗就不可避免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高血压社区防治策略的制定:1.切实建立社区高血压防治系统。根据我国国情和社会经济发展特点及过去的经验,社区防治通常的组织形式是由当地政府领导、主管部门领导和专业人员以及基层社区组织和卫生人员组成三结合的防治网。各社区人员组成相对单一,每一社区都有至少一家主要服务于本社区居民的医疗卫生机构,这些卫生机构在业务上统一归属于卫生处管理,各医疗机构根据服务范围的大小,下辖有若干卫生所。已经具备防治网络的组织框架,因此建立由卫生处统一管理,各医疗机构从事专业防治工作,以及和单位工会和社区老年站共同参与的防治系统是行之有效的。2.建立基础资料:包括人口数量和分布特点.各居民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开展防治前后疾病情况和危险因素的资料建立,特别是与高血压密切相关的危险因袭和什发情况要记录准确,各种随访资料,政策的制定和工作开展情况,干预效果的评价等。3.专业人员的培训主要通过举办高血压防治最新进展学习班和研讨会,使专业人员能不断更新知识,及时掌握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治疗方法。一项社区控制计

划的领导人还应掌握更全面的防治技能,如:对社区基本情况和人口、疾病以及危险因素的了解;制定防治计划,内容包括背景、目标、策略、干预活动、评估和经费预算等;宣教材料的设计和制作;调查统计方法;计划效果评价。对非专业人员要重点讲述防治计划的目的和意义及教给他们血压测量的标准方法以及实施健康教育的方法。

具体工作的思路:开展好重点人群和一般人群的防治工作,以三级预防为主线。一级预防措施:1.合理调整饮食;2.戒烟和限酒;3.减肥;4.开展体育锻炼;5.保持乐观心态和提高应激能力6.从儿童期就要开始预防高血压的发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积极开展体育运动,进行高血压预防的教育。二级预防措施: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及管理率,由于高血压早期可无症状,有很多病人不知道:自己的血压水平,因此早期检出高血压并及时给患者治疗和健康指导,对高血压的预防和控制,降低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把35岁以上病人首诊测量血压作为常规检查内容,并在门诊日志和病历中记录血压值。发现高血压病人,由值班大夫填写高血压报病卡,并向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健康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正规治疗,宣传高血压防治知识。三级预防措施:对于已经确珍的高血压群体,除了针对于一般人群的健康措施外,要根据其伴发的疾病,如糖尿病、冠心病、血脂异常、肾脏病等选用合理的药物治疗。加强治疗随诊,监测病人血压及其他危险因素和临床情况的改变,与病人建立良好的关系,指导病人了解控制高血压的重要意义以及终生治疗的重要性,了解按时服药以及平稳降压的重要性,了解自己服药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以及出现副作用及时报告,利于及时处理,从而减少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l]徐姝迪,丁红,乔莎.新疆医科大学维族、汉族大学生超重肥胖危险因素的分析[A].营养与慢性病——中国营养学会第七届理事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C].2010年.

[2]郭玉麟,崔铁琦,王心祥,林建平,于绍轶,沿海社区居民超重和肥胖及中心性肥胖与高血压关,系的研究[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

[3]卫国荣,付朝伟,王法弟,王学才,宋建根,陈跃,姜庆五.农村社区成人超重肥胖现况及其与空腹血糖异常的关系研究[A].华东地区第十次流行病学学术会议暨华东地区流行病学学术会议20周年庆典论文汇编[C].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