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论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

周义玲

广东伟晋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510730

摘要:建设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从工程建设立项到工程项目完工决算每个环节都存在着造价管理。其中项目实施阶段的造价管理至关重要,它与建筑施工企业密切相关,直接关系到建筑施工企业的经济命脉。因此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是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正视的首要问题。因此,加强工程造价的管理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文章基于当前建筑业发展目的,对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建筑施工;工程造价;管理

1、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意义

工程造价管理并不是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收益而采取不择手段的方式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进行控制,造价管理是在保证建筑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对建筑工程施工进行的造价控制,它是在法律规定下合理运行的管理方式。对工程项目进行有效而良好的造价管理能够为建筑企业节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因此,建筑企业必须从企业本身、施工单位以及施工人员等方面着手,争取有效而正确的工程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造价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的经济收益,从这方面来看,建筑工程造价的合理控制和管理对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而言具有重要作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含义就是利用精确的数字和专业的知识对一项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资金投入和回收比率以及资金风险率进行控制和筹划。良好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能够帮助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更好的对建筑项目下一个施工环节进行成本预估,成本预估越准确,那造价控制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就越高。此外,合理的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能够避免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能够保证资源利用的更有效化,从而产生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更好的进行社会建设。

2、对于我国目前工程造价管理的现状分析

20世纪50年代,我国施行了当前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并于80年代得到了进一步完善。虽然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体系得到了一定的改革、恢复,但是这个体系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将其进一步改善已经成为一个必要过程。首先,概预算制度的实施。在概预算制度中,企业不是经济实体,而是以国家参与为前提进行的经济活动管理,其能够有效帮助政府进行工程造价计划的投资,使得工程造价管理更具有可行性。其次,全过程造价管理与控制。由于工程技术人员具有较为淡薄的造价控制意识,所以工程造价的控制目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实现。而在工程造价管理中运用全过程的管理与控制能够使得施工中的各种造价问题得到有效规避与处理。只有将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与现代化造价管理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建立一套完善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使得我国工程造价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3、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工程造价管理的路径与对策

3.1积极参于市场竞争,做好工程项目投标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

我国现在的建筑市场已经从原来的计划经济体系转向市场经济体系,施工项目由“指令性任务”变成了企业通过投标竞争而产生工程项目,现在的市场属买方市场,施工单位处于相对劣势,所以施工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就必须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加强投标阶段造价管理,做好工程项目的投标工作,争取在竟标中取胜。

3.2施工期间的工程造价全方位管理

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应“以合同为依据,以事实为基础,以技术和经济相结合为手段”,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好全方位的造价管理工作。

3.2.1签订公平合理的合同是做好工程造价管理的基础

工程中标后,施工单位应据理力争签订公平合理的合同,为造价管理打下良好基础。合同条款应语言周密、详实,不能给予模棱两可的解释,特别是涉及到工程造价的条款,如工程结算、工程款的支付、工程索赔等条款决不能含糊。

3.2.2建立良好的造价管理系统

企业应建立以精通业务的造价工程师为核心,由工程预算、项目管理、统计报量、财务核算等专业人员组成的造价管理部门,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造价管理工作。造价管理部门在企业内部应处于核心地位,其它各部门应与其密切配合,材料采购清单及发票复印件、工程变更、技术交底、施工方案、生产计划安排等资料都应递交造价管理部门。

3.2.3做好工程量的统计工作

工程量的统计,是造价管理中一项最基本的工作,统计人员应熟悉施工现场的情况和概预算方面的知识,合同签订的工作内容、标准,掌握一些施工常识,不错算、漏算工程项目,与预算人员密切配合,如实做好统计报量工作。

3.2.4做好工程实施中的索赔工作

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熟悉招标文件、合同文本之条款,善于发现和抓住索赔机会,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常见的索赔有;延误工期索赔,变更索赔,赶工索赔,不可抗力、不可预见索赔等。对工程实行跟踪管理,不放弃任何一个索赔机会。

3.3做好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分析是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分析是根据工程项目特点,在施工过程中对项目成本进行预测、计划、控制、考核、分析等一系列价格管理活动,是工程造价管理的关键,施工企业要加强造价管理工作就必须做好工程项目成本控制与分析。

(1)建立以项目为中心,分层管理,分级核算的承包和核算体系。将各项主要成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落实到各责任部门,进行责任考核,并与质量、安全、工期等指标挂钩,建立激励约束机制。

(2)作好全过程成本核算。工程开工前,按照施工图编制施工预算,分析出主要成本(人工、材料、机械)的预算指标,并与中标预算作对比,同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各项目标成本;施工过程中,将目标成本按形象部位、分部分项进行细化,分阶段进行成本核算控制造价;工程竣工后,及时作好竣工结算,按合同调整可调的造价,在竣工总价的基础上,进行成本分析,作好项目总成本分析资料,为今后的工程提供参考依据。

3.4竣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

①在工程项目建设的竣工阶段,要做好竣工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其中工程竣工图、各种签证,单价等都属于竣工材料。竣工图是实样图,如果工程变化不大,直接施工图变更处标明就可以了;如果工程变化较大,则需要重新绘制竣工图,而且竣工图绘制后需要监理人员签字,加盖竣工章。设计变更必须由原设计单位同意。合同签证决定着工程的承包形式与质量奖罚;隐蔽工程签证非常重要,工程事后核对工程量有着非常大的难度,必须要画好隐蔽图。与此同时,还需要设计、监理、建设等单位的工作人员进行施工现场的验收签字。签证要在施工的同时惊醒金额的计算,避免事后纠纷。

②编制工程结算书。施工企业要在工程竣工以后,提交一份工程结算书。工程结算过程中,如果合同价发生了变化,造价人员必须要在熟悉合同内容的基础上,调整合同价款。同时,为了控制结算,施工企业在要做好中间索赔、中间结算的工作。大部分管理者都缺乏在这方面的重视,导致竣工时许多问题搞不清楚,给工程结算带来诸多麻烦。

③避免拖欠工程款。当前,许多施工企业急于承揽施工项目,在签订合同时,忽视了业主的资金到位情况,投入与收入工程款步调不一致。这样加强工程款的管理,才能避免出现施工企业垫资的现象,降低对其自身经济效益的影响。

4、结语

总之,为了使施工企业能够更好地兼顾社会与经济效益,其有必要不断增强自身的工程造价管理,使企业能够在工程质量得到保障的基础上,获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实现自身经营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国.市场经济条件下施工企业的工程造价管理[J].科技经济市场,2014,08:144-145.

[2]沈涛.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造价风险管理研究[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9:422.

[3]刘国良.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加强工程造价管理[J].低碳世界,2014,23:22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