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空巢老年人群抑郁症情况及特点的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对我国空巢老年人群抑郁症情况及特点的调查分析

陶振

浏阳市精神病医院湖南浏阳410300

【摘要】目的对我国空巢老年人群抑郁症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导致抑郁症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以2016年我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为数据来源,采用复杂抽样法选取其中年龄大于60岁的980名具有代表性的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整理分析所有入选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生理及心理资料。结果980名空巢老人中抑郁抑郁得分<25分者199例(20.31%);抑郁得分25~29分者379例(38.67%);抑郁得分≥29分者402例(41.02%)。不同特征空巢老人抑郁得分比较显示,性别、城乡居住、有无配偶、受教育水平、个人经济收入、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文娱活动、生活满意度、与子女亲密程度等不同特征下的空巢老人抑郁得分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国空巢老人普遍存在抑郁症情况,剔除客观因素外,老人身体状况差、生活自理受限或不能自理、个人收入低、文化程度低、生活满意度低等均可能造成空巢老人抑郁或加重其抑郁程度,应对以上人群予以重点关注。

【关键词】空巢老年;抑郁症;调查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depressionsituationoftheempty-nesterpopulationinChinaandanalyzethemaininfluencingfactorsofdepression.MethodstakingthefamilydynamictrackingsurveyinChinain2016asthedatasource,acomplexsamplingmethodwasadoptedtoselect980representativeempty-nesterswhoseagewasover60yearsoldasthestudyobject,andthesocialdemographic,physiologicalandpsychologicaldataofalltheselectedobjectsweresortedoutandanalyzed.Resultsamong980emptynesters,199cases(20.31%)haddepressionscore<25points.Therewere379cases(38.67%)ofdepressionscoresfrom25to29.402cases(41.02%)haddepressionscoresgreaterthan29.,accordingtothedifferentcharacteristicsofemptynestelderlydepressionscorescomparegender,urbanandruralliving,withorwithoutaspouse,theeducationlevel,personalincome,healthstatus,livingself-careability,culturalactivities,lifesatisfactionandthedegreeofintimacywiththeirchildrenunderthedifferentcharacteristicsofemptynestelderlydepressionscoredifferencetobemarkedly,with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depressioniscommoninemptynestersinChina.Excludingobjectivefactors,poorphysicalcondition,restrictedorunabletotakecareofthemselves,lowpersonalincome,loweducationallevelandlowlifesatisfactionmayleadtodepressionoraggravatedepressioninemptynesters,whichshouldbepaidmoreattentionto.

[Keywords]emptynest-aged;Depression;survey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得城镇空巢老人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此类人群由于缺乏子女的陪伴,其心理健康状态也表现为较为明显的焦虑、抑郁、孤独、失落等,严重影响我国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1]。为此本文试对我国空巢老年人群抑郁症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6年我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为数据来源,采用复杂抽样法选取其中980名具有代表性的空巢老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大于60岁;②老人无子女或子女成人后相继离开家庭独居或仅于配偶同住的老人。

1.2方法

整理分析不同性别、城乡居住、有无配偶、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受教育程度、个人收入水平、文娱活动、生活满意度、与子女亲密程度等不同特征下空巢老人抑郁得分情况。其中抑郁评估以美国国立精神卫生研究所编制的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2]为依据,选取量表中设计的6个抑郁问题,即:我感到情绪低落;我感到害怕;我睡得不好、无法安宁;我认为我的人生已经失败了;我觉得任何事情都很费力;我觉得生活没有意思。该调查以调查对象过去1个月内出现或感觉上述相应情况频率进行评定,选项主要包括:几乎每天、每周2~3次、每月2~3次、每月1次、从不等,上述评分依次为0分、1分、2分、3分、4分,各项相加及为总得分,总分30分。以1月/次,连续3个月的累计积分作为本研究分析指标,并将累计总得分按<25分、25~30分、>30分共分为3组,总得分越高说明心理抑郁程度越为严重。

1.3统计学处理

应用Stata14.0调查数据分析程度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980名空巢老人一般资料情况

本次调研的980名空巢老人,年龄61~99岁,平均年龄(66.81±6.62)岁,其中男529名,占比53.98%,女451名,占比46.02%,居住城市509名,占比51.94%,居住农村471名,占比48.06%。

2.2不同特征空巢老人抑郁情况分析

980名空巢老人抑郁调查结果分析显示,抑郁得分<25分者199名,占比20.31%;抑郁得分25~29分者379名,占比38.67%;抑郁得分≥29分者402名,占比41.02%。不同特征空巢老人抑郁得分比较显示,性别、城乡居住、有无配偶、受教育水平、个人经济收入、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文娱活动、生活满意度、与子女亲密程度等不同特征下的空巢老人抑郁得分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不同特征空巢老人抑郁得分比较[例,n(%)]

3讨论

本研究结果对980名空巢老人抑郁调查结果分析显示,抑郁得分<25分者199名,占比20.31%;抑郁得分25~29分者379名,占比38.67%;抑郁得分≥29分者402名,占比41.02%。上述数据说明我国空巢老人的抑郁状态不容乐观,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3]。

在对不同特征空巢老人抑郁得分的分析显示,性别、城乡居住、有无配偶、受教育水平、个人经济收入、健康状况、生活自理能力、文娱活动、生活满意度、与子女亲密程度等不同特征下的空巢老人抑郁得分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男性由于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的影响较大,因此对感情的表达较为含蓄,这也间接导致其抑郁心结难以表达和获得子女的重视[3];而居住在乡村的空巢老人由于受生活方式的单一、家居设备的简陋和不方便等因素影响,其抑郁状态也较城镇空巢老人明显[4];其次有无配偶的陪伴也会明显影响空巢老人的心理,再加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导致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这也决定了生活满意度和空巢老人抑郁的相关性[5];受教育水平、个人经济收入直接决定了患者自身的生活水平,因此这也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健康状况佳的空巢老人较健康状况堪忧的空巢老人抑郁程度低[6];最后文娱活动丰富以及和子女亲密度高的空巢老人,其心理抑郁也得到较好的缓解[7]。

综上所述,我国空巢老人普遍存在抑郁症情况,剔除客观因素外,老人身体状况差、生活自理受限或不能自理、个人收入低、文化程度低、生活满意度低等均可能造成空巢老人抑郁或加重其抑郁程度,应对以上人群予以重点关注。

参考文献:

[1]张莉,张海宝,李雪斐,等.我国空巢老人抑郁症研究现状分析[J].中国临床研究,2016,29(11):1458-1461.

[2]黄伟,乌日乐,关鹏,等.中国空巢老人抑郁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6,32(9):1137-1140.

[3]苏红,周郁秋,王丽娜.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5):413-417.

[4]邬芳华.老年抑郁症患者护理体会[J].医药前沿,2015,5(36):332-333.

[5]张鑫.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及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5(7).

[6]江述荣,张海峰,周舒艾君,等.全国社区老年人抑郁症知晓现状及影响因素[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6,25(6):520-524.

[7]衣磊,于慧,崔维珍.老年抑郁症发病的危险因素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2015,28(1):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