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铁路沿线建筑冬季供暖技术的应用现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我国铁路沿线建筑冬季供暖技术的应用现状

何长胜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公司海拉尔房产建筑段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相应的需求也在有所增加,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近几年,各类工程建筑的数量都有所增加,而铁路沿线的建筑工程更是不在少数,随着冬季的到来,人们也越来越担心冬季建筑物供暖的质量,这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以及工作,作为建筑物的基本性能之一,保证建筑物的供暖性能尤为关键,而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些供暖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铁路沿线建筑;供热技术;冬季

我国铁路沿线建筑冬季供暖技术的应用是值得人们进行深入探究的,因为这关系着人们的供暖问题,同时对于建筑企业的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只有深入分析冬季供暖技术,才能帮助人们更好的了解有关供暖技术的知识以及优缺点,进而掌握这些技术的应用要点,充分的发挥出这些技术的作用,以体现其最大的应用效果,满足人们的供暖需求。因此,这就要求有关人员能够提高对于我国铁路沿线建筑冬季供暖技术的认识以及重视程度,掌握有关技术知识的同时,还能合理的进行应用,以提高技术的应用水平,更好的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1地源热泵的应用

地源热泵是一种比较新型的供热方式,而且就目前而言,在我国铁路沿线的建筑中应用的比较广泛,通过应用这种方式,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供热需求,尤其在冬季到来时也能起到一定的保暖作用,因此,这种地源热泵的的供热方式具有重要的应用以及推广价值。针对其应用的优缺点就有必要进行深入的分析,为人们后续的应用提供一些可靠的参考,从而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这些优缺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优点

地源热泵的优点也就是它的优势所在,与其他供热方式相比,它是具有自身的特点以及应用价值的。首先,这种供热方式能够帮助人们进一步的实现自动化的控制,有利于工作人员进行管理,具有一定的便捷性。而且当故障发生时,其空调系统也能进行自动的报警,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处理。以避免出现更大的问题,同时还能节省一些人力物力。其次,与其他传统的供热方式相比,这种供热方式还是具有一定环保效益的,就地源热泵本身而言,它只需要用到电能,没有危害性以及污染性,而且还能更好的保证供热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还有,实际上,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维修量也是比较偏低的,这就不仅在一定程度节约了维修的成本,同时还有助于延长该系统的使用寿命,这也是其优势所在。最后,地源热泵的应用,也易于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有助于提高对于一些设备的管理水平,尽量避免一些问题的发生。

1.2缺点

1.2.1土壤热平衡问题

因部分沿线站区夏季气候凉爽,不需要制冷,冬季气候寒冷供暖需求大,土壤源热泵只吸收土壤中的热量,而不向土层注入热量,使土壤温度逐渐降低,不但会造成系统供热量下降、能耗上升、供热系数降低,常年运行后还将导致土壤温度失衡,影响周围生态。

1.2.2地质条件限制

上述问题可能可以通过改进设计、加强管理、设备升级等方式有所改善,但是地质条件是导致部分地区无法使用地源热泵系统的关键性因素。地源热泵施工中需要打井作业,但是一些道口房等小型建筑以及在铁道线路中的建筑,几乎无法施工作业,或不能成井,或打井费用过高,尤其是高寒地区,分布着面积广、厚度大的多年冻土,在水资源形成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一旦冻土层遭到破坏,生态将永难恢复。

1.2.3设计、施工及市场规范问题

包括热泵机组配置过大、循环泵配置不当、地耦井设置不合理、缺少能源消耗计量装置等。前期地下勘测技术薄弱,设计阶段考虑不周全,使不适宜使用水源或土壤源的地区投入热源设备后故障频繁,制冷(暖)效果不佳,最终停止使用。因室外冷热源系统和大部分室内末端设备为隐蔽工程,使得验收时对工程施工质量的检验比较困难。目前市场上生产地源热泵机组的厂家比较多,牌子比较杂,使得地源热泵机组的质量也参差不齐,对地源热泵机组的推广应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太阳能供热技术

太阳能供暖是以太阳辐射为热源,补偿建筑物的耗热损失,以保证室内温度达到一定标准的一种供暖方式,既减少了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又对常规的能源消耗进行了节约。太阳能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建筑中应用太阳能采暖时通常要配备辅助加热系统,例如电加热或燃气加热是比较理想的辅助加热系统,这样在冬天时可以在白天阳光良好的情况下采用太阳供热系统给居民供热采暖,而在太阳能不足时自动开启电加热或燃气加热的供热系统进行加热,以达到用户室内对热舒适度的要求。另外,采用太阳能供热系统的建筑物,必须是低能耗的建筑。

3风光互补供热供电技术

风光互补供热供电系统由风力供热部分和太阳能供热两大部分组成,它既积聚了两者的优势,

又使两者间能够充分的进行资源互补,高效保障了供热系统的运行,并在最大程度上利用了再生能源。其应用原理为:在采暖季将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对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加温,再通过循环系统输送至散热系统,达到供暖的需求;在非供暖季节,将风电系统所发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供生活用电负载使用;同时将太阳能热水系统产生的热水供职工洗浴。风光互补供热供电系统将太阳能热水系统产生的热能直接存储在风电锅炉内,当水温低于供暖需求时,风力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对风电锅炉的蓄热体进行加温,再通过循环系统输送至散热系统,达到供暖的需求。控制系统是将风力发电机输出的电能,在供暖季节通过自动控制系统,为风电锅炉提供电加热能量。而在非供暖季节,储存在蓄电池的电能通过逆变器实现直流到交流的转变,供给其他用电设施使用。当风光动力系统输出的能量小于供暖最低要求时,控制系统自动切换到市电,确保供暖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系统功能和可靠性全部由控制器决定。

4空气源热泵供热方式

空气源热泵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供热方式,与其他的供热技术以及方法相比,也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能效较大、运行成本低、操作简单以及环保效益突出等方面,因此,这种供热方式也深受人们的喜爱。而铁路沿线建筑的供暖问题也可以得到更好的解决,所以这也是一种冬季供暖的技术。就目前而言,在我国铁路南方沿线的建筑内应用的比较广泛,而且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

5结语

就目前而言,我国铁路沿线的建筑大多具有数量多、位置偏僻且分散等特点,这就对于管网的工作提出了一个难题,在实际管网供热的过程中,往往是无法完成连接进行供热的。所以,一般而言,大多建筑内都是采用锅炉、暖气以及煤炉等方法进行供热。但是这就不利于能源的有效利用,而且还会给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而供暖技术的应用就正好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加强一些可再生能源以及技术的应用,能够尽量避免一些不必要问题的发生,同时还有助于加快我国绿色建筑的建设步伐,这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晏耐生.浅谈我国铁路沿线建筑冬季供暖技术的应用现状[J].铁路节能环保与安全卫生,2016,6(6):291-294.

[2]刘长庚.严寒地区某铁路客站采暖存在的问题分析[J].低温建筑技术,2016,38(7):160-162.

[3]赵丹侠.管内铁路沿线房屋供暖与节能的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