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女性就业原因及情况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日本女性就业原因及情况浅析

石洋

(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市300204)

摘要:随着日本经济的发展,女性社会地位逐渐提高。近年,晚婚化与高学历化的女性逐渐增加。日本社会中,女性起到的作用也越来越大。伴随着日本的少子老龄化,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和老龄人口的增多,日本都面临着劳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对于企业来说确保人才的意义更加重要,很多女性进入社会就职,因此发挥女性人才能力的必要性也就进一步提高,随着社会中女性角色不断活跃,社会在其影响下,结构构造也同时产生了诸多的变化。

关键词:女性就业;M型曲线;少子化;女性经济学

一.女性就业率的“M型曲线”

日本政府所制订的2017年度《男女共同参与白皮书》中以女性就业为焦点指出,2016年15-64岁的女性就业率达到了66.0%,这是自1968年实施该调查以来女性就业率的最高值。但是女性管理层占比仅为13.0%,远远低于各国水平。虽然日本女性就业率在过去十年增长了7.2个百分点,但是目前日本社会仍存在很多非情愿非正式的女性雇佣形态。

直到1960年左右,日本女性的劳动率一直处于较高水准。60年代日本的女性劳动率为54.5%,与当时美国、意大利等先进国家相比明显处于高水平位置。当时的日本以第1产业农业为中心,即便结婚生子也可以进行农业劳动。但是当产业构造的中心转移到第2产业时,女性的劳动率开始呈下滑倾向。职场与起居相分离,负责生活起居和教育子女的已婚女性就业就变得相当困难,在今后的经济高度成长期中出现了“M型曲线”。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当产业构造变为以服务业为中心的第3产业时,随着高学历女性逐渐增多,女性就业市场逐步扩大,女性的劳动率也在慢慢上升。

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呈现“M型曲线”的原因是因为女性在育儿期大多数都会暂时离开职场。但是近期“M型曲线”有趋平的趋势,这大大改善了育儿女性的工作环境。另外,日本女性结婚年龄的推迟也是不间断工作女性增加的一个原因。2014年日本女性首次结婚的平均年龄为29.4岁,10年内上升了1.6岁。随着一边育儿一边工作的日本女性不断增加,再加上结婚年龄的推后,“M型曲线”将越来越难以出现。

老龄化给日本劳动力市场和经济所带来的挑战是空前的。如果能让更多女性参加工作,能为日本经济带来显著提升。不少日本问题专家认为,女性劳动力增加将成为改变日本劳动力短缺现状的关键。女性走入社会不仅会增加日本劳动力的数量,还将提高日本企业的运营质量,从而帮助经济复苏。

二.日本女子就业变化的原因

随着少子化老龄化不断加剧,要让女性在平衡好育儿、看护老人和工作的同时,提高女性的劳动率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课题。《育儿休假法》、“天使计划”等法律、法规的出台都促进了女性的就业。

1989年开始,日本的泡沫经济出现破裂,经济成长进入低迷状态,日本国内产业的“空洞化”,让日本社会所特有的“终身雇佣制”开始动摇,男性就业者的正规就业率逐年下降。这一变化让许多日本已婚女性开始从事按时计酬的短工劳动。随后出现的“契约社员”(合同制员工)及“派遣劳动”可以说都是短工劳动变形的劳动形态。伴随经营国际化、全球化的迅速发展,日本企业的海外生产和海外雇佣不断增加,减少了国内雇佣人数,进一步加强了企业在劳动力市场的有利地位。并且女性、特别是35岁以上的女性参加工作的人数日渐增加,为雇佣钟点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随着女性参与社会社会活动的活跃以及职业女性的增加,她们难以谋求工作和生活同时协调发展,致使晚婚和不婚率上升,加剧了日本社会的晚婚化、少子化进程。自1975年开始,日本育龄妇女平均生育率就跌破2.0,出生率持续降低。这一现象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女性在社会上活跃的机会日益增加所致。

随着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庭,走向社会。当今的日本,不仅出现了众多女职员,还出现了女经理、女企业家、女议员,在企业管理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另外,女性、特别是中年女性雇佣者大多是以非正式雇佣的形式工作。这对企业来说,增加非正式雇佣能够灵活地进行经营调整,有助于企业适应经济环境、产业结构以及劳动者价值观的变化,实现经营资源的有效配置。

三.日本女性就业现状

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首次承诺鼓励更多女性进入职场。作为“安倍经济学”内容之一的“女性经济学”,意在提高女性在企业中的参与度和活跃度,增加日本劳动力数量,进而提振经济。对于向来以男性为主导力量的日本社会而言,这是一个值得载入史册的分水岭。

就业率并不能完全勾勒出日本的整体就业情况。日本参加就业的女性当中,有近60%是兼职或临时工,而这些工作并不能为女性提供公平的薪资或社会保障福利。不过,一些法律的生效也不失为一种长足的进步。比如雇员人数超过300人的企业必须披露女性员工和女性经理人数,以及公司为她们制定的特定目标和支持计划。尽管目前尚无企业不公布上述信息的相关惩罚措施,但已经有不少公司开始遵守这项法律。

作为促进女性就业及少子化对策的有效方式,日本政府将“让女性兼顾工作与生活”写入2015年11月制定的一项紧急对策中。安倍政府强调“期待企业改变意识,在整个社会推动让女性兼顾工作与生活的环境”,但现实问题是,日本企业在录用毕业生时仍存在性别歧视。另一方面,日本目前无法进入幼儿园的儿童超过2万人,让全职妈妈无暇分身、回归社会。尽管安倍政府大力推进女性就业,但如何切实有效地改善女性就业环境、真正让女性可以兼顾工作与家庭,对于现在的日本社会来说依旧是一个有待解决的的严峻课题。

参考文献

[1]熊沢誠、『女性労働と企業社会』(M)、岩波書店、2010。

[2]武石恵美子、『雇用システムと女性のキャリア』(M)、勁草書店、2006。

[3]日本婦人団体連合会編、『女性白書2006格差社会と女性』(M)、ほるぷ出版、2006。

[4]赵芳,邓智宁,“日本妇女就业状况变化与原因分析”(J),日本学论坛,1999(4)pp.55,1999。

[5]赵敏,《当代日本女性劳动就业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石洋(1994年4月—),女,汉族,天津市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单位为天津外国语大学,研究方向为日本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