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家庭康复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影响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系统家庭康复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影响的探讨

蒲多芬文君康雪伶

(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四川绵阳622750)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家庭康复训练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3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康复组对患者进行系统家庭康复训练,对照组只进行出院前康复指导及定期电话随访。结果:6月后随访并采用Harris评分比较功能恢复情况,康复组在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范围3个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23)。结论:患者通过系统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后,在疼痛减轻、关节功能的改善、生活质量提高几方面比较,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健康指导。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家庭康复

【中图分类号】R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36-0134-02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improvementoffunctionalrecoveryaftertotalhiparthroplastybysystemfamilyrehabilitationtraining.Methods30patientswererandomlypidedintotwogroups,thepatientinrehabilitationgroupwhowerecarriedoutinfamilyrehabilitationtrainingsystem,whilethecontrolgrouponlyweregivensomeguidanceandregulartelephonefollow-upbeforetheyleavinghospital.ResultsTheHarrisscorewereusedinevaluatingthefunctionofrecoveryafter6monthsfollow-up.thepatientinrehabilitationgroupwhohaveapain,jointfunction,jointmobility,deformityfouraspects,whichissignificantlysuperiortothecontrolgroup(P<0.01).ConclusionAfterthesystemfamilyrehabilitationtrainingguidance,Patientshavebeneficialonthereducingpain,thejointfunction,thequalityoflife,deformityaspects,andthetreatmenteffectisobviouslysuperiortothepurehealthguidance.

【Keywords】Hiparthroplasty;Familyrehabilitation

人工髋关节置换是解除髋关节疾患病人病痛、纠正畸形、恢复功能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1],随着平均住院日缩短及住院费用增加等问题,患者多在术后2周出院,术后的功能康复主要在家庭中进行。而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不同,单纯的出院前康复指导及电话回访,不能很好的达到指导效果。因而系统家庭康复训练计划及定期回访就很有必要。

2010年9月—2012年12月,我科接诊了3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15例进行系统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另15例只进行出院前康复指导及定期电话随访。现将具体方法及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0例患者,年龄50~75岁,平均(岁)。其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术式相同,假体类型均为骨水泥型。其中股骨颈骨折13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15例,髋关节股性关节炎2例,除股骨颈骨折外,术前各关节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受限。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家庭康复指导参照《实用康复医学》[2],对30例患者均进行相同的围手术期康复治疗,患者术后两周出院,出院前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家庭康复指导,包括功能锻炼方法、注意事项、服药及复查等。功能锻炼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术后2周至5周,重点提高肌力,改善髋关节活动度。主动屈髋及抗阻力练习,结合主动髋外展、内收和后伸及辅助抗阻力训练。第二阶段术后6周至12周。重点训练髋关节伸展、直腿抬高,单腿平衡练习,以提高患肢整体肌力,逐步恢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术后持续使用双拐6周,改用单拐4周。第三阶段术后3个月以后,如无疼痛,跛行,可弃拐行走,但避免外出或长距离行走,可从事较轻家务劳动,可根据患者情况及爱好,逐步开展体育运动(如自行车、散步、游泳等),以不引起患髋疼痛及明显不适为度。

1.2.2分组30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分别对其进行康复训练。

康复组:建立健康回访档案: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家庭情况、髋关节置换原因、手术入路、假体类型、住院康复治疗情况、地址、电话,设立回访日期、回访者,并做好详细记录[3]。回访方式:患者大多术后2周出院,出院后1周,医师及治疗师上门家访,察看患者家庭环境及生活起居情况,并给予合理的环境布局及生活起居指导。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出院后3月内,每两周复诊,3月~6月,每月复诊。(患者不能来院的,由康复医师家访)。指导内容:(1)给予全面的、系统的、当面的康复训练指导,逐级达到康复目标。(2)心理康复指导:积极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向病人及家属耐心细致解答患者疑问,消除患者顾虑,增强患者信心。(3)关注患者生活能力恢复。

对照组:只进行电话回访(术后3月内,1次/2周,术后3~6月,1次/月),了解患者锻炼情况,给予指导意见[4]。

1.2.3髋关节功能的测量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是近年来国外骨科应用最广泛、用于各种髋部疾病的治疗效果尤其是髋关节置换术的评定量表。评分表的内容主要包括疼痛、日常生活、活动范围等,评分表在国内已广泛应用[5]。

1.2.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显著性水平α=0.05。

2.结果

术后6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门诊随访并采用Harris评分比较发现,康复组患者经过系统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后,在疼痛减轻、关节功能的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畸形几方面比较,康复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讨论

3.1髋关节置换术后系统家庭康复训练指导的必要性及目前现状

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恢复大多需要6个月,随着平均住院日缩短及住院费用增加等问题,患者多在术后2周出院,术后的功能康复主要在家庭中进行。由于接受髋关节手术的多为老年人,住院时间短,没能掌握太多的康复知识。出院后患者由于家属关注度的减少,疼痛、担心功能锻炼引起假体松动等原因,很难坚持家庭康复训练,而单纯的电话回访,很难起到对患者的督促作用。这就促使我们尝试对髋关节置换术病人,需建立一种长期的随访制度和动态、连续、系统的家庭康复指导。

3.2系统家庭康复训练指导的优势:

3.2.1更注重心理康复指导通过患者多次复诊及医师家访,了解患者心理变化,以心理康复促进和推动机体康复,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交流与沟通,帮助患者增强信心、缓解负性情绪、指导和鼓励患者表达意愿。

3.2.2提出居家环境改造建议康复医师及治疗师通过上门家访,了解病人家庭环境、生活起居情况,针对该类手术日后生活起居要求,给予环境布局、生活起居合理化建议。通过家居改造,方便患者更好的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2.3通过患者定期复诊及家访向患者讲解及演示锻炼内容,使患者更好的掌握训练方法及训练强度,同时医师了解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根据患者年龄、体质、术后时间、康复程度及家庭康复中的不同困难,及时调整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并督促患者进行锻炼。对照组只在出院时进行康复指导及单纯的电话回访。术后12周、24周对两组病人的髋关节功能评分显示,康复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23)。

3.2.4有助于提高患者对家庭康复训练计划的依从性。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成功关键在于术后肢体的功能状况,而患肢功能的恢复又依赖于系统的、长期的、连续的功能锻炼。功能锻炼的效果取决于健康教育指导和病人对康复指导的依从性[6]。系统家庭康复训练指导,强调患者与医师的互动,通过有针对性指导,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能坚持锻炼。

3.2.5本次研究的不足及建议:本次研究只观察了30例患者髋关节置换术后家庭康复疗效,样本量较小,且要求患者每2周复诊,对于城市及近郊的较易接受,而对于偏远山区的患者就很难实现。另一方面:临床医师及治疗师的日常工作较繁重,对于本次研究的病人可在有限的时期内做到系统家庭康复指导,但长期对所有的髋关节置换患者坚持不懈地进行院外功能康复指导就有较大困难。因此,我们建议加强社区康复医疗服务资源,建立社区康复队伍,通过社区医疗服务部门定期组织活动,对众多的髋关节置换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电话以及上门指导等途径为病人进行康复指导,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预防并发症,延长假体寿命。

【参考文献】

[1]靳学芬,杨敏.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家庭康复指导[J].西南军医,2010,12(5):1018-1019.

[2]南登菎,黄晓琳.实用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052-1054.

[3]梁月英,刘晓华,谢肖霞,等.电话会放在烧伤患者家庭康复中的应用[J].中华普通外科学文献(电子版),2012,6(5):451-453.

[4]胡茂素,张华芳.髋关节置换术后的家庭康复指导[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14(4):310-311.

许红璐,尤黎明,陈晓玲,等.髋部骨折术后家庭康复进展[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25(3):161-163.

[5]HarrisWH.Traumaticarthritisofthehipafterdislocationandace-tabularfractures:treatmentbymoldarthroplasty.Anend-resultstudyusinganewmethodofresultevaluation.JBoneJointSurg(Am),1969,51(4):737-755.

[6]黄金怀,彭新静,高竹英,等.髋关节置换术后员外功能康复训练指导效果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9):8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