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8-18
/ 2

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可行性研究

臧东阳

(沅江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湖南沅江413100)

摘要:目的研究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将2013年8月至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共3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固定的方法治疗,观测患者在术前、术后半年、术后一年的临床症状与影像学指标。统计分析患者的影像学指标。结果术后影像学指标与术前相比明显改善(P<0.05);术后半年、一年与术后相比,出现轻微的矫正丢失,差异不显著。结论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在临床应用中是可行的。

关键词:椎弓根钉;胸腰椎骨折;内固定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clinicalfeasibilityofthefixationofvertebralarchintheposteriorsegmentofthelumbarsegment.Methods:inAugust2013toMay2016inourhospitaltreatment,atotalof32patientswiththoracolumbarfracturesastheresearchobject,usingsingleposteriorsegmentalpediclescrewreductionandfixationmethodoftreatment,observationofpatientsinthepreoperativeandpostoperativehalfayear,ayearaftertheclinicalsymptomsandimaging.Statisticalanalysisofpatients'imagingindicators.Results:thepostoperativeimagingindicatorsweresignificantlyimproved(P<0.05).Thedifferencewasnotsignificantinthesixmonths,theyearaftertheoperation,andaftertheoperation.Conclusion:itisfeasibletotreatthelumbarvertebrafractureintheclinicalapplicationinthetreatmentofthoraciclumbarvertebra.

[Keywords]vertebralarchnail;Thoraciclumbarfracture;Internalfixation

胸腰椎骨折是指由于外力作用造成胸腰椎骨质受到连续性的破坏,一般多由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造成,是常见的脊柱损伤疾病,约占脊柱骨折的一半。由于影像诊断学的兴起,生物力学的进步,出现了各种类型的内固定方式。目前,胸腰椎骨折多经手术治疗。将椎弓根钉应用到脊柱内固定是由King于1944年首次提出,1955年,报道了首例椎弓根钉成功的内固定手术[1]。随后这一技术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单节段应用,并演变出了后路长节段和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两大类治疗方案,而这两类方案的使用一直处于争论的状态,各有利弊。近年,有学者在短节段的基础上提出了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monosegmentpedicleinstrumentationMSPI),以弥补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的不足[2]。本研究旨在通过对3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实施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固定的方法,并根据对患者术前、术后半年及术后一年的影像学检测指标,从而判断该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现论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5月入住我院的3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2例,22~49岁,平均(33.2±5.6)岁;女性10例,年龄25~55岁,平均(31.4±6.1)岁。按照骨折原因分为:交通事故伤18例,高空坠落伤9例,其他意外伤5例。按照骨折节段分为:T115例,T128例,L111例,L26例,L32例。伤后至手术时间为2~5d,平均(3.2±1.9)d。

1.2选择标准与排除标准

选择标准:患者年龄在18周岁以上,无神经损伤,骨折类型为单椎体,无椎板骨折下陷,椎体上下终板之一保持完整,椎管形态无明显变形,随访时间至少在一年以上,且患者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开放性骨折、病理性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其他不稳定骨折等。

1.3手术过程

①术前先进行X射线与CT检查,判断患者骨折的节段,测量出伤椎椎弓根中心以及伤椎正常骨质中心与椎弓根进针点之间的夹角,明确椎弓根的f角。进针点选择:腰椎选择横突的水平中线与所连接上关节突外缘垂线交点为进针点;胸椎选择小关节突下缘与小关节中线交点外侧3mm为进针点。②全身麻醉,患者采用俯卧位,在骨折脊椎的中心后正中部位切口,使骨折脊椎及其上下椎板、关节突、横突等暴露出来。③在C形臂X线机的辅助下,正常椎体依照常规方法置入椎弓根螺钉,在伤椎置钉时,要求螺钉不穿透正常骨质。如果伤椎在上,螺钉置入方向朝头侧倾斜,矢状面与上终板之间的角度控制在5°到10°之间;如果伤椎在下,螺钉置入方向朝尾端倾斜,矢状面与下终板之间的角度控制在6°到11°之间。④安装单节段内固定系统,撑开复位。⑤术后,放置伤口引流管,并于两天后撤去引流管。⑥术后给予常规的抗感染治疗,一个月之后可下床活动,三个月之后可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

1.4影像学检测

骨折患者在术前、术后、术后半年、术后一年均进行X线检查,透射部位为伤椎的正位与侧位。检测内容包括:①观察伤椎的椎体形态变化。②测量伤椎的前缘高度,测量伤椎相邻前后正常椎体的椎体高度,取其平均值,并计算二者的比值,判断椎体前缘压缩程度,即椎体前高压缩率=伤椎前高/(伤椎相邻前椎体前高+伤椎相邻后椎前高)×100%。术后、术后半年、术后一年的椎体前高压缩率即矫正率。③测量伤椎相邻前椎或后椎上、下终板延长线之间的角度(矢状面和额状面的夹角),即Cobb角度。同时,在术前、术后、术后半年、术后一年安排患者进行CT检查。观察内容包括:椎管的形态变化,是否出现椎板骨折下陷,椎弓根以及椎体上下终板的完整性等。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19.0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应用t检验比较术后、术后半年、术后一年患者相关指标变化情况。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影像学检测指标

手术治疗后,经影像学检测显示,伤椎复位正常,未出现内固定断裂的情况,椎管形态趋于恢复正常。并在随访时获悉患者无其他不良反应。术后与术前相比,经过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固定,伤椎的椎体前高压缩率以及Cobb角都得到明显的纠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一年以后的椎体前高压缩率以及Cobb角只是出现轻微的矫正丢失,并不明显,与术后指标的差异不显著(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胸腰椎骨折是对脊椎的损伤非常严重,如果不及时给予固定,可能会使得脊柱的稳定性功能丧失,进一步导致脊髓和神经的损伤。目前,对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主要是以对脊柱减压和复位为主,而选择内固定的方式,目的是将损伤的椎体得以复位,进而帮助脊柱恢复稳定,防止脊髓的进一步受损。其中,手术的途径一般有两种,即前路内固定与后路内固定。前路手术的要求较高,且伴随损伤胸腔与血管的风险;后路手术相比更为简单,且创伤较小,是比较常用的方法。而随着椎弓根钉这一技术的广泛发展和应用,已经成为行之有效的选择。而在后路长节段和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的选择上,还是存在较大的争议。长节段固定比短节段固定更加有效,但是在临床后期的疗效中差异并不显著。虽然不同手术可选择相应的长节段固定或者短节段固定方式,但是有学者认为,无论是短节段还是长节段都不能维持矫正的后突角[3]。而在短节段的基础上优化的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短节段的弊端。因为,单节段内固定只固定了一个节段,充分保持了脊柱的自由度;且因椎弓根钉直接作用到伤椎上,使得复位更为精准、高效,且在术后的矫正丢失较小,有助于脊柱的稳定恢复[4]。

在本研究中,通过影像学检测指标显示,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可以显著地恢复脊柱的椎体前高压缩率以及Cobb角,并且在术后半年、一年以后的矫正丢失都不明显,说明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是一个比较稳妥有效的方法,这与以往的报道结果一致[5-7]。因此,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在治疗胸腰椎骨折中是可行的。只是选择此方法仍有局限性,术前的影像学检测需要排除不能选用此法的情况,见一般资料的排除标准。在使用中应引起人们的重视,以便灵活选择应用。

参考文献

[1]林卫挺.后路长节段与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疗效比较[D].福建医科大学,2010.

[2]何翔,来津,邢顺民,王东旭,谭俊铭.后路经伤椎单节段与双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疗效比较[J].临床骨科杂志,2016,19(2):147-150.

[3]楼肃亮,钱金黔,赵志芳,汪冉.胸腰椎骨折经后路单节段椎弓根钉复位固定的临床疗效[J].创伤外科杂志,2014,16(6):491-495.

[4]张百年.后路椎弓根钉不同节段固定术式对重度胸腰段脊柱骨折疗效的影响比较[J].科技展望,2017,27(7):280.

[5]杨卫强,郭新军,蒋振刚.不同固定节段数目椎弓根螺钉在治疗单节段严重脱位胸腰椎骨折中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6,37(15):2293-2295.

[6]张文武,申勇,姚晓光,张英泽,丁文元,马树伟,伍鹏欢.后路长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评价[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4,22(6):487-492.

[7]顾勇杰,胡勇,马维虎,徐荣明.后路短节段结合骨折椎椎弓根螺钉复位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J].中国骨伤,2010,23(4):264-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