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辛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辛伟

辛伟

中山市福瑞特科技产业有限公司528437

摘要:电力自动化系统是近几年很多人都在关注的话题,其范围比较广泛,主要包括配网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以及调度自动化等方面的内容。因此,将电子信息化技术应用到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将成为未来的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从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情况以及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主要策略进行了研究,希望能有效提升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效益。

关键词:电子信息化技术;电力自动化系统;应用

前言

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快速提升,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的用电需求也在逐年提升,在此过程中,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就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电力企业为了能够满足人们在生产以及生活中的用电需要,也在积极的对供电系统进行改造,从近几年的电力企业的发展来看,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对此进行了具体的研究。

一、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的发展情况

近几年,研究人员一直在努力实现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自动化,主要包括配网方面的自动化、变电站方面的自动化和配网方面的自动化,要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就需要积极利用各种装置,实现电力系统中不同装置之间信息的流通,实现信息的共享,进而提升数据交换的速度,保证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能够实现全方位的监控,提升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提升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安全性。

现阶段,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也日益完善,不仅能够满足社会电力传输的需要,同时具有较高的智能化程度、协调度和集成度[1]。现阶段,电力系统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非常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综合性。通过将现代信息技术引入其中,不只包括传统的电子技术,也包括新兴的通信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等,技术人员在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以往经常使用的方式是开环监控,但是这样的监控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逐渐向闭环控制的方向转变,实现系统运行过程中安全性的提升。

二、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主要策略

(一)电力自动化系统中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近几年,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相关领域的人员也在积极的进行研究,不论是在技术的成熟性方面还是在技术的使用范围方面,都实现了较大的发展,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广泛应用,不只提升了系统运行的经济性,也提升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2]。尤其是在使用调度的自动化技术的过程中,在线监控和数据采集在电力系统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除此之外,电网调度自动化技术也是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由变电站终端设备、计算机网络系统、调度范围内的发电厂、大屏蔽显示器、工作站、打印设备、服务器等组成。要保证电网调度系统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能够有较高的稳定性,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建立十分有必要,其对于解决现阶段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在电力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十分积极的意义。调度自动化技术中,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出现的远动技术和控制系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往往需要控制自动发电技术、监控设备、经济调度技术、设备状态的预估系统、运行安全保证系统等的协调运行。

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另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调度自动化技术,其不仅可以减轻工作人员的负担,也能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确保电力系统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能有较高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实现企业经济效益提升的同时,能够实现电力传输质量的提升。

(二)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电力企业生产的电能由发电厂至千家万户的过程中,需要保证电压,即由原来的低压电逐渐转化成高压电,到达用户家中的时候,为了保证用户的使用安全,需要提前对电能进行降压处理,而在电能的不同传输阶段,对电压进行降压升压处理,一个最主要的环节就是变电站。变电站系统中,两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开关和变压器[3]。而将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引入到电力自动化系统中,一方面可以减少电能在传输过程中系统出现故障的概率,一方面可以避免输电事故的发生。

变电站自动化技术主要包括四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即现代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尤其是对于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要定期进行优化,确保监控系统能够对变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有效的监控,进而有效的提升自动化在线监测系统的完整性。将变电站自动化技术应用到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对于提升变电站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以及变电站维护成本的控制等都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在保证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经济性的同时,提升电力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的效益。

(三)电力自动化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高性能配电设备、计算机技术是配网自动化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实现无论是在离线状态还是在在线状态,技术人员都能随时对配电网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确保配电网能够始终在安全、经济、高效、优质、可靠的方向运行。配网中,通常包括配电变压器、电缆、架空线路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运行情况对于电网的运行质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配网在运行过程中都主要依赖人的控制。而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配网中接入线路的数量也在增加,传统的配网运行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非常不利于配电网的正常运行,对于配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选择性、灵敏性等都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因此,要想做好对于配电网的保护工作,分布式电源介入是一种十分常用的方式,进而实现对电频、电压、电流、孤岛等的保护。

配网自动化技术在充分发挥后台统一管理技术、数据库技术、智能自动化技术的积极作用的基础上,主要依靠的是设备管理、馈线自动化、配网分析自动化、自动制图、信息分析等方面的技术,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主要依托,提升配网在运行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进而有效地提升电能的使用效率,推动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结语

综上所述,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来说,我国的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使用还处在起步阶段,且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也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因此,技术人员必须要加强研究,才能有效的提升电力系统在运行中的效率,为电力系统运行效率和运行质量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实现电力行业更为长远的发展和不断的进步。

参考文献

[1]郝成.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智库时代,2019(28):169+171.

[2]邓蕾.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9(12):132.

[3]孙波.电子信息技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9(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