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COPD患者稳定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COPD患者稳定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熊雯杨柳(杨柳)

武汉市中心医院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院外急性发作、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4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结合电话回访进行健康教育模式。电话回访1年后比较2组患者院外急性发作、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经电话回访后急性发作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X2=7.168,P<0.05)。结论:电话回访科有效提高COPD患者院外的依从性,降低急性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健康教育;电话回访;COPD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近年来在全球发病呈明显上升趋势,在我国COPD也是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近年来调查发现:在中国前10位主要死亡因COPD牌第2名[2]。处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早期干预中强调除药物治疗外,应加强护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①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科收治的COPD患者84例,年龄47-84岁,②均符合COPD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4],③均不合并老年痴呆、3个月内的急性心肌梗死、重度心衰、精神疾患及长期卧床等不能独立参加康复治疗者和不便进行电话回访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16例,年龄(67.85±8.22)岁,吸烟22例;对照组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66.85±7.66)岁,吸烟25例。年龄经t检验,性别构成比经X2检验,统计学差异均无显著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模式即常规宣教疾病相关知识、康复训练、并发症的预防、饮食营养、活动休息及手持雾化吸入器的使用方法等。观察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结合电话回访进行健康教育的模式。电话回访健康教育模式如下:建立电话回访登记患者的出院日期、住院后、姓名、性别、年龄、诊断、职业、费用类型、文化程度、家庭住址、联系电话、心理状况、电话回访内容、意见或建议等。了解患者院外身体恢复情况及对出院指导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患者给予个性化指导,强化患者自我护理知识,同时解答患者的咨询。电话回访内容包括患者心理状况、服药、活动锻炼、饮食营养、预约复查时间、并发症预防及手持雾化吸入器的使用方法及维护等;电话回访安排在患者出院后第1、4周及2、3、6、12个月,详细记录回访内容。回访时间1年。着重指导患者以下几点:①采用教育和劝导相结合的方式促使患者戒烟或脱离污染环境,增强机体免疫,②积极预防呼吸道感染及必要的家庭氧疗、功能锻炼、生活方式、规律用药等,③给予随时的健康教育,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坚定患者治疗的信心;而对照组仅给予生活方式、体育锻炼指导。

1.3观察指标

①急性加重发作情况:一年内急性加重发作次数及重度以上的急性加重发作次数,评价标准参考COPD诊治指南[4];②呼吸道症状、肺功能(FEV1、FVC、FEV1/FVC);③生活质量(QOL)评分等。其中QOL评分采用问卷调查法,给每位患者发放一张生活质量问卷,结合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抑郁和焦虑的每一部分质量进行评分。

1.4统计学处理以SPSS1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急性发作比较观察组能明显减少急性加重发作的次数(P<0.05)和中重度急性加重的发作次数(P<0.05)。见表。1。

3讨论

COPD是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患病率和病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的疾病,确切的病因尚不明确,由于气道炎症反应而导致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加重[7]。COPD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四位,未来十年内COPD的患病率和带来的社会经济负担将进一步增加。COPD反复发作导致肺功能的进行性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生活质量下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如何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提高COPD患者的自我护理具有重要意义[8]。

老年COPD患者由于病程迁延且反复发作,对他们普及呼吸系统疾病知识、提高自我管理意识,能提高他们的生存质量。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急性发作率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经电话回访后FEV1、FVC、FEV1/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笔者认为对COPD患者出院后电话回访进行健康宣教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减少急性发作,并改善患者的生活治疗。

参考文献:

[1]柳涛,蔡柏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处理、和预防全球策略(2011年修订版)介绍.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2,11(1):1-12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COPD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J].继续医学教育,2007;21(2):31-42

[3]闫莉,吕妍琨.国产噻托溴铵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J].中国新药杂志,2010,4(13):123-125

[4]朱渊红.氧化/抗氧化失衡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3,23(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