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对预防神经内科留置尿管患者漏尿的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护理干预对预防神经内科留置尿管患者漏尿的效果评价

黄俊丽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湖北十堰442000

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干预能否对神经内科留置尿管患者漏尿产生好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00位神经内科留置尿管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一组各有50人。对于干预组的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只进行常规的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发生漏尿的概率是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干预组患者对于系统护理的满意程度得分为4.7,明显要高于对照组患者对于一般护理满意程度的分数3.1。结论: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够对神经内科留置尿管患者漏尿产生好的预防效果。

关键词:护理干预;留置尿管;效果

神经内科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以及复发率都非常高,对于这种疾病一般会采取留置尿管来解除患者的尿失禁和尿潴留情况。但是在对患者进行留置尿管的时候,患者经常会发生漏尿的情况。这种漏尿情况会给护士护理带来很大的麻烦,同时也会对尿液的测量和统计产生一定的影响,严重的时候可能会导致尿路的感染。为了能够很好地预防神经内科留置尿管患者漏尿情况的发生,对于神经内科留置尿管患者的系统护理很有必要。本文就选取了100位患者分组治疗,来观察护理干预能否对神经内科留置尿管患者漏尿产生好的预防效果。

1.临床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的100例患者均为2014年6月至2014年10月在医院被确诊为神经内科留置尿管患者。男性患者53例,女患者47例,年龄41~80,平均年龄(62.5±14.50)岁。其中脑梗死的患者有37名,脑出血的患者有37名,脑肿瘤的患者有11例,持续癫痫的患者有6名,患帕金森症的患者有9名。这些患者在进行留置尿管前经过检查都没有尿路感染的情况,都是使用一次性的导尿包,并且这两组患者关于性别、年龄和病种方面数据的差异都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选择大小合适的导尿管,首先打开导尿包,检查这些导尿管的气囊是否足够安全,然后再留置尿管。按照正确的方法先往女性患者插入4厘米至6厘米,男性患者20厘米至22厘米,看见尿后再插入4厘米至6厘米。将15至20毫升的生理盐水注入到患者的气囊里面,然后将导尿管的气囊牢牢固定住。在这个基础上,对于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于干预组的患者给予系统护理,经过一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漏尿的概率和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

护理主要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导尿管:在对患者进行留置尿管时,长时间的留置会使得尿管上面残留很多尿沉淀后形成的垢,这样就会使得尿管发生堵塞,尿液的流动不顺畅,最后就是导致尿液漏出来。事实上,尿管的材料对于壳垢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硅胶就是比较适合作为尿管的材料,因为硅胶表面很光滑尿液流动很顺畅,所以不容易形成壳垢,所以说在选择到尿管时,应该选择硅胶材料。2心理调节:尿管作为一个外部的物体侵入人的体内时,这样的侵入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不适应。如果此时患者很紧张,就会出现腹部剧烈疼痛的现象,同时也会使得患者腹部的压力很大迫使尿液漏出。所以说在对患者进行这样的治疗时,一定要注意对患者心理情绪的调节,让患者充分了解到留置尿管的目的和意义,增强患者的自信心。除此以外也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3插入导尿管深度:通常情况下尿管插入的深浅很难把握,如果尿管插入的很浅,就会使得患者的腹部压力增加产生剧烈的疼痛,这样就会使得患者的尿液漏出。对于这种情况,我们通常会先向患者的膀胱内注入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然后再往患者的体内插入尿管。这样既能避免因为尿管插入的深浅度而给患者带来的不适。4注入气囊水的数量:气囊里的注水量对整个治疗是很重要的,如果气囊里面的水量不足,就会使得气囊漂浮在患者的尿道处,这样就会发生漏尿的情况。如果气囊里面的注水量太多,就会使得尿管直接与患者膀胱的内部发生接触,这样就会使得尿管的排尿不顺畅。5尿道的松弛情况:一般情况下如果患者的年龄很大,患者的尿道就会发生松弛的现象,这样插入体内的尿管就不能很好的与患者的尿道贴紧,使得患者的尿液从周围漏出来。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就应该选择稍大一些的尿管,避免因为尿道松弛而产生的尿液漏出情况。6夹管的训练:对于留置尿管应该采取很早的夹管训练,根据每一个患者的情况来决定对患者的放尿时间,因为如果夹管没有及时开放就会使得患者的膀胱容量太多,最终会导致漏尿情况的发生。7尿路的冲洗:对于患者的尿路冲洗一般采取的方法是密封性的引流系统,整个过程都要保持系统的密封性,避免引流管发生曲折、受压的情况。对患者的尿袋和体味每日都进行一次更换,注意每次更换时要观察尿液是否混浊。

1.3疗效判定

显效:患者在一个月的护理中,患者发生漏尿的概率大大减少,患者对于护理非常满意;有效:患者在一个月的护理中,患者发生漏尿的概率有减少,患者对于护理比较满意;无效:患者在一个月的护理中,患者发生漏尿的概率没有减少,患者对于护理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试验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分析,将实验所得数据统计起来,采用X2进行检验,计量出来的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分布函数数值来表示。P<5.0表示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干预组与对照组的护理情况比较。在对留置尿管患者护理期间,干预组发生漏尿的患者有2名,概率为4%,这个概率明显要低于对照组的30%。干预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分数也远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对于护理满意程度的分数。2组患者得出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神经内科患者通常都会因为排尿功能的紊乱出现尿失禁或者是尿潴留等情况,并且神经内科的疾病发病率、复发率、死亡率和感染率非常高。临床治疗这类的疾病都会采取留置尿管的方法,这样就会使得患者的皮肤清洁。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很多患者会发生漏尿的情况,这种情况会使得患者感染的概率大大增加,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健康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验证系统的护理干预能否对留置尿管患者的漏尿情况产生好的效果,本次试验将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用系统护理和一般护理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经过一个月后测量两组患者的漏尿情况以及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一个月的对比护理后结果很显然,采用系统护理的干预组的患者发生漏尿的情况大大减少,患者对于护理满意程度非常高。从这两组数据看来,干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要好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实验也表明了,系统的护理干预确实能够对留置尿管患者漏尿情况产生好的治疗效果。

在对患者进行留置尿管过程中,有很多因素都会引起漏尿。这个情况就要求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正确判断出患者漏尿的原因,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但是在一般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总是会忽视患者漏尿的危险性,导致患者发生漏尿,最终使得产生尿路感染。这样不系统的护理使得患者的痛苦大大加深,同时也会对于患者的治疗产生很大的影响。

不仅仅是通过实验这一个方面来证明,我院在对此类病症的临床治疗中,通过大量翻阅资料得出经验,并且根据每一位患者的不同情况,在对尿管的选择、气囊注水量的多少、插入的深度、夹管的训练以及对尿路的冲洗这些方面都进行了系统的护理。结果也表明,患者对于系统护理的满意程度明显要高于普通的护理。总而言之,护理干预能够对神经内科留置尿管患者漏尿的预防产生好的效果,值得被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王薏,杨宏.护理干预对预防神经内科留置导尿患者漏尿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28):3-5.

[2]陈建芸,戴兴珍,陈宏珍等.神经内科患者长期留置尿管漏尿原因分析及护理干预[J].医药前沿,2011,01(23):323-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