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心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孩子爱心的培养

卜静

(岫岩县兴隆办事处中心小学辽宁岫岩114300)

【摘要】本文根据现代社会关系中所缺少的爱的情感,结合“五爱”的学习及现代教学中如何培养孩子的爱的情感为基础,阐述了爱的重要性及要培养孩子的爱心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个是使儿童在接受中体验爱,理解爱,另一个是在此基础上主动表现爱提高爱的能力。爱心的培养是一个细致,持久的工作,它需要所有家长及幼教工作者重视。为了未来社会永远充满爱,我们要共同努力,做好培养孩子爱的情感教育工作,使未来社会永远充满爱。

【关键词】培养;爱心;体验;理解;表现;创造

Thedevelopmentofkid'sbenevolence

BuJing

【Abstract】Thistextaccordingtomodernsocietyrelationmediumwantforofloveofemotion,combine"fivelove"ofstudyandmodernteachinginhowdevelopmentkidofloveoftheemotionisforthefoundation,theimportanceforelaboratedloveandwantdevelopmentkidofthebenevolencewanttobeginfrom2:1istomakethechildisinacceptexperiencelove,comprehensionlove,anotherisactiveonthisfoundationperformanceloveexaltationloveofability.Thedevelopmentofbenevolenceisameticulous,holdoutforlongtimeofwork,itdemandallparentandpreschooleducationworkervalue.Forthesakeoffuturesocietybefullofloveforever,wewantjointeffort,workwellemotionthatdevelopkid'sloveeducationworkandmakefuturesocietybefullofloveforever.

【Keywords】Development;Benevolence;Experience;Comprehension;Performance;Creation

“爱”指的是对人,事,物有深挚的感情,这种感情在人的个体成长中,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她使人类从愚昧落后的远古时代,大踏步地跨入了先进文明的今天,没有爱,人类一天也不能生存。

爱的情感,从儿童出生时就开始逐渐体验到,现在看来,更多的孩子享有爱,他们幸福快乐地生活着,通过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实践,我感受最深的一点是:现在的孩子,在他们充分享受爱之后,有没有爱心?会不会爱?有没有爱的能力?我感觉这是一个非常重要并是承待解决的问题。

爱心的培养不是一时一事就可以完成的,它需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个是使儿童在接受中体验爱理解爱;另一个是在此基础上主动表现爱,提高爱的能力。

1.在享受爱中体验爱

心理学家指出,要给儿童三种食品,即营养,知识和爱,而爱是造就儿童健全人格的关键因素。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决定着他需要教师,父母的关心,体贴,在这里他们体验到了人间幸福,美好,由些他们得以健康地成长。

对幼儿来说,他们接受的这些爱会千差万别,这些被动接受的爱对他们爱心的形成,发展影响是很大的。通过实际调查,我们发现,现在父母对儿童的爱有几种不好的现象。

如:溺爱。溺爱就是过分宠爱,对幼儿来说,我吃饭妈妈会笑,我不高兴妈妈会心疼;我哭了妈妈会把我搂在怀里;我要东西,妈妈会不惜一切代价去满足;我没有做“错“的事情,并且我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由于对孩子过分的宠爱,无休止地满足孩子的一切需要,不舍得批评,使他们感受不到,体验不出生来就有的这种爱,并逐渐娇气﹑任性﹑独占﹑争强好胜﹑不讲道理。当教师和同伴没有满足他某一方面的需求时,他会不理解,产生消极的态度更缺乏爱心。我认为,在儿童爱的情感发展中,儿童亲身体验喜怒哀乐等多种情感反映,不能只有欢乐。因为人生的路对于孩子来说还很长很长,因为孩子以后的生活及艰巨的任务做好准备。完全泡在蜜糖里是不行的。在溺爱中,孩子的自理能力就更差。

儿童需要爱,但是爱得适度,虽然儿童是被动接受爱,但会陶冶他们的感情为他们爱心的表现及创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另一种现象是缺乏爱,这主要表现在父母离婚的家庭,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孩子父母离婚后,他跟父亲在一起,有一次,这位父亲喝完酒就睡着了,直到第二天早晨起床,才想起到儿童园接孩子的事。可想而知,这位父亲对孩子的爱是多么微不足道。离婚率上升,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想象,但孩子们需要爱,需要父亲母亲的爱只有用充满爱的感情去教育影响孩子,他们才能真正懂得爱,诚挚地去爱人。

然而却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能获得师生,父母的重视,被爱着:而一个成绩不好的学生则若无其人地被“忽略“着,爱与他们无缘。殊不知,正是这样的学生更需要人们的爱。因为他们有苦恼,甚至于自卑。他们的心中,有更多需要被人理解的东西。

一次在一位学生的作文本里,我看到这样一段话:“……我被班里的一些同学命名为‘木头脑瓜’,任人喊来喊去,在家里常常遭到父亲的打骂,虐待,在学校里常常受到老师的讽刺挖苦。这些都是因为我的学习成绩不高,才得到一些人得冷眼呢?冷眼,奚落除了能使人感到痛苦,还会得到什么呢?拉我一把吧!我将努力赶上来……”从这位学生的字里行间我仿佛看到了他那痛苦和忧伤的面容。是啊,他太需要爱了。挽救他只需要爱就够了。我们的父母,我们的老师快快把爱洒向这些学习的落伍者吧!

要知道,爱可以化冷漠为热情,化忧郁为奋斗,化悲伤为喜悦,化懒惰为勤奋。爱是真正促使人复苏的动力。这样爱每个人应该贡献,每个人应该获得。

当然,爱这样的“差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牺牲一些时间,花费一些精力。但是这样爱更有价值,更为人称道。

或许,这种爱,未必一定能在学习上显出效果来。但是,它使人心热,使人不再陷入消沉痛苦,从而产生积极地效果。

2.表现爱,创造爱

当儿童被爱时,他们会感到欢乐,愉快,这一过程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怎样去爱,使他们由接受爱变成创造爱,使他们逐渐克服自我中心,逐渐感到别人的需要更为重要,给予比接纳更令人满意,更令人愉快,爱人甚至比被人爱更为重要。那么怎样使他们逐渐产生这种情感呢?在幼儿园我们搞了以下活动。结合孩子的特点,从小班开始,我们相继搞了“可爱的家”,“我爱家乡岫岩”,“祖国妈妈我爱你“,”我是幼儿园小主人“等活动。例如:我们先让幼儿直到自己的家,自己爸爸妈妈的工作,以及他们的工作给别人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孩子们讲述中了解了父母,更加深了对父母的爱。有的孩子说,我妈妈是医生,她每天都很累,她要给病人看病。有的说,我妈妈是纺织工人,我们穿的漂亮衣服,就是妈妈他们劳动创造的……。孩子们为自己的父母而高兴,更为他们给人们创造出财富而骄傲。在这里,他们认识了各行各业的人们,以及他们的劳动成果对社会的意义,从而尊敬他们,爱戴他们。

当孩子第一次想给爸爸妈妈做点什么,唱支歌儿,画一幅画时,我们感到这是对么可贵,在儿童的思想中,第一次由被爱变成爱人,由接受爱变成创造爱。我们还相继搞了小朋友之间的友好帮助活动,打开年龄界限,使他们从中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及对他人的爱。通过几次活动,幼儿园上上下下形成了友爱,团结的良好气氛。这些活动使他们充分享受爱、体验爱、理解爱、表现爱、创造爱。

爱心的培养是一个细致、持久的工作,它需要所有家长及幼教工作者重视。为了未来社会永远充满爱,我们要共同努力,做好培养孩子爱的情感教育工作,使未来社会永远充满爱。

参考文献

[1]董奇著《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年。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释放大学出版社。

[3]马铁林:《努力创建素质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教育评价》,1997年第4期。

收稿日期:2010-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