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养阴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3-13
/ 2

益气养阴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黄燕

黄燕(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201908)

【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治疗小儿慢性咳嗽的疗效。方法:对照组50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50例以川贝、杏仁、沙参、麦冬、砂仁、黄芪、白术、五味子等为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0%,对照组总有效率86.O%。两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益气养阴方为主治疗小儿慢性咳嗽,适宜辨证为气阴两虚型患儿。本文综合分析了近5年中医药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文献,重点论述中医理论对该病的认识、中医药治疗分型、非药物治疗手段以及中医预防和护理方法。

【关键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医药疗法综述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3-0323-02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简称“复感儿”,是指在单位时间内上、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超过规定次数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小儿1年内上、下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多见于6岁以下的婴幼儿,在冬春两季易于发作。临床以反复感冒、久咳不愈、自汗、神气怯弱为特征。该病发病症状重,病程长,缠绵难愈,严重影响小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中医中药在对该病的防治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尤其在减少复发率、改善免疫功能方面的疗效突出。本文综合分析了我院2011年3月~2012年12月中医药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文献,综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所选100例病例均为我院儿科门诊和病房就诊患儿,全部符合《实用儿科学》中小儿慢性咳嗽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4~13岁,其中病程最短4周,最长6个月;对照组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4~15岁,其中病程最短4周,最长5个月。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分类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中医辨证属咳嗽(气阴两虚)临床症状:发热已罢或低热绵绵,咳嗽迁延不愈,咳嗽频频,夜间尤甚,咳少量白痰,或咳痰艰难,喉间作痒,五心发热,面颧发赤,口唇干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1.2诊断标准参照1987年全国第一届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呼吸道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每年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分别为0-2岁≥7次,3-5岁≥6次,6-l2岁≥5次。每年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分别为0-2岁≥3次,3-5岁≥2次,6-l2岁≥2次。上呼吸道感染第2次距第1次至少7d以上。若上感次数未达到标准,可加下呼吸道感染次数,反之则不成立,至少观察1年。

1.3排除标准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儿;先天性呼吸道畸形患儿;合并有心、肝、肾或造血系统严重原发性疾病者;近1个月内及治疗过程中曾用过免疫抑制剂及免疫增强剂者。

2治疗方法

2.1治疗组益气养阴方为主辨证加减,益气养阴方基本组成为:川贝母、杏仁、桃仁、白术各l0g,沙参、麦冬、枳实、防风、黄芪、五味子各6g,砂仁、芍药各5g,甘草3g。加水煎煮两次取汁,合并两次煎液待用。每日3次,每次用量<3岁10~20ml;3~6岁每次20ml;>6岁每次30ml。两组均以3d为1个疗程。

2.2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发作时采用利巴韦林片10-15mg/(kg•d),分3次口服,疗程3-7d。若有感染时加用抗生素(-内酰胺类或大环内酯类)。

2.3观察指标观察患儿两组治疗前后发病次数,血液免疫球蛋白IgG、IgM和IgA;血液I、Ⅱ组病例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IgG、IgA及T细胞亚群CD、CD4+、CD、CD+/CD8+比值的变化。1个疗程结束后,每两个月采用定期门诊或打电话随访1次,观察病情及发作情况,随访1年,汇总后对比分析判断临床疗效。

2.4统计学方法所有资料均输入SPSS13.0软中,采用X2检验与t检验。

3结果

3.1疗效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显效:用药24h临床症状明显好转,72h无临床症状;有效:用药48h临床症状明显好转,96h无临床症状;无效:用药72h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

3.2治疗结果两组临床疗效对比结果见表1;两组毒副作用对比结果见表2;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球蛋白指标变化比较结果见表3;两组治疗前后血液T细胞亚群指标变化比较结果见表4。

4讨论

4.1中医理论对本病的认识

4.1.1生理病理特点古代中医药文献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的记载十分丰富。《灵枢•逆顺肥瘦篇》曰:“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小儿病源方论》中更为详细地描述了婴儿的特点:“小儿一周之内,皮毛、肌肉、筋骨、髓脑、五脏、六腑、荣卫、气血皆未坚固。”《诸病源候论》称: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骨气未成,悲啼嬉笑,变态不常。”《育婴家秘》记载:“小儿血气未充,……脾胃薄弱,……神气怯弱。”清代名医吴鞠通将上述特点归纳为“稚阳未充,稚阴未长”。所谓“稚阳”,是指体内各脏腑的功能活动均幼稚不足和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所谓“稚阴”,则指精、血、津液以及脏腑、筋骨、脑髓、肌肤等有形之质,皆未充实完善。因此,中医认为“稚阴稚阳”是小儿的生理特征。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机体和功能都较脆弱,所以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小儿五脏六腑功能皆属不足,尤其以肺、脾、肾三脏为突出。小儿脾常不足,若护理失宜,乳食失节,可致脾胃虚弱,纳运失常,气血生化乏源,土不生金,肺气亦虚,卫外功能薄弱,易受外邪侵袭。如《证治汇补•伤风》中说:“有平昔元气虚弱,表疏腠松,略有不慎,即显风症者。”而且小儿发病后传变迅速,初为感冒,若失治误治可迅速转化为咳嗽、肺炎喘嗽等症;倘继续调治不当,可致病情迁延,时轻时重,反复难愈,损耗正气,更易感受外邪,形成恶性循环。正如《诸病源候论》中指出:“小儿气血脆弱,病易动变,证候百端。”《温病条辨•解儿难》中将这种特点概括为“脏腑薄,藩篱疏,易于传变;肌肤嫩,神气怯,易于感触”,这是小儿的病理特征。

4.1.2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体质特征、遗传及其他先天因素是发病的主要内因。如素体虚弱、正气亏损的小儿发病率高;父母体质虚弱、妊娠时患病次数、早产、双胎等肾虚型小儿易发本病。气候突变、空气污染、被动吸烟等环境的影响;人工喂养或过早断乳、饮食失调等导致的营养不良;用药失当、护养失误等原因,是发病的主要外因。中医认为,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在肺、脾、肾三脏虚损的基础上,感受外邪而致营卫失和,脏腑失调所致。其病机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①先天禀赋不足,肾气不充,素体虚弱;②后天调护失宜,乳食失节,损伤脾胃以致脾胃气虚,纳运失常,气血生化乏源,土不生金,肺气亦虚,营卫失充。脾胃虚弱又造成肝旺积滞,邪易入侵;③在肺、脾、肾三脏虚损的基础上,正气不足,加之婴幼儿本身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肌肤柔弱,卫外不固,外感六淫之邪而为病。④肺、脾、肾虚而致气虚血瘀是本病发病的关键因素。本病常反复发作,“久病及肾”,肾为元阳之根,肾虚更致肺脾不足,则“先天滋后天”、“后天养先天”、“金水相生”等功能失常,致使患儿在出现肺脾气虚或肾阳虚证候的同时,又出现气虚血瘀的证候。也有医家认为祛邪不尽,热毒仍伏,又易外感,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也是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4.1.3中医药治疗辨证分型中医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发作期的治疗原则是“急则治标”,按风寒、风热、肺热、痰湿4型辨证,风寒咳嗽以杏苏散加减;风热咳嗽以银翘散加减;肺热咳嗽以清金化痰汤加减;痰湿咳嗽以二陈汤加减,力求邪去。缓解期的治疗原则是“缓则治本”,通过健脾、固肺、清肝、补肾,改善患儿体质,增强抗病力,防止再次感染。

4.2益气养阴方治疗机理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病因相当复杂,基本因素是免疫功能低下或紊乱,均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有关。本病好发于学龄期儿童,冬春季多发,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异。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大多数是病毒,机体抵抗病毒主要靠细胞免疫,故是其反复感染的原因之一翻。而反复感染导致免疫球蛋白消耗增多,可能使其降低的又一原因,二者形成恶性循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不仅导致抗生素的滥用,而且不利于激发儿童自身免疫系统的作用,同时也严重影响小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因此提高免疫功能是治疗和减少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手段。

益气养阴方中川贝母化痰止咳,沙参、麦冬养阴润肺,益气生津为主药;杏仁入气分,以肃肺降气止咳平喘,桃仁入血分,活血理气止咳,根据“气虚(滞)则血瘀”的理论,二药合用,一理气一活血,气血畅则咳,喘自平共为辅药;玉屏风散加白芍、五味子三味药意在“阳在外阴之使,阴在内阳之守”,玉屏风散益气固表,白芍、五味子固精敛阳为佐药;方中加用砂仁意在固护胃气。因咳嗽日久脾胃受损,砂仁中含有挥发油,而砂仁挥发油有芳香健胃作用,能促进胃液分泌,缓解抗生素对胃肠道刺激作用,并可消除消化道积气,和甘草同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养阴、润肺、止咳之功效。

总之,本观察结果表明,益气养阴方能明显改善小儿呼吸道感染患而的临床症状,激发患儿自身免疫系统,使IgA,IgG,IgM分泌增加,从而提高患儿机体体液免疫功能,从而改善患者的免疫力、减少发病次数,可重复性强。且益气养阴方为中药制剂,可长期服用,无明显副作用产生,临床使用易于被儿童接受。

参考文献

[1]孙京惠;玉丹荣心丸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气阴两虚型的临床和实验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

[2]邓雪梅,陈凤媚;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防治体会[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3年02期

[3]夏立红;益气活血法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5年

[4]刘善洪,李崔平,薛万华;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研究[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张英茹;何璇;李文君;张裕民;;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血铅水平及其对免疫系统的影响[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年15期

[6]刘桂琴;翁坤荣;;婴幼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全血铁的测定及儿康宁疗效观察[A];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4年

[7]吴福玲,蒋少锋,孙秀华,张鑫雨;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头发微量元素及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J];滨州医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8]梁爱萍;张玉珍;王方方;泛福舒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73例疗效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1(02)

[9]宋兆英;黄芪精口服液加鱼肝油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38例[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08(21)

[10]周海银;罗海燕;杨梅雨;玉屏风散颗粒治疗60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