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并发症观察及护理

王秀兰牟宗娟

王秀兰牟宗娟(通讯作者)

(三峡大学人民医院<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443000)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并发症观察重点及干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0例的临床资料和术后观察及护理体会。结果:138例患者围手术期间出现并发症包括感染、出血、肾造瘘口的周围性漏尿等,经早观察发现和尽早采取治疗干预,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是治疗泌尿系结石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严密细致的病情观察和早期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提高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后患者疗效、减少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微创性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5-0294-02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是泌尿外科治疗上尿路结石的首选方法之一[1],与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可重复等优点而逐渐普及,有关文献报道MPCN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14%[2-3]。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行微创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138例,术后护理人员通过有针对性的病情观察,出现并发症5例,通过及早采取有效的干预治疗,均治愈康复出院,现将有关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2年3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单发肾盏结石患者138例,均伴疼痛或存在局部梗阻症状,未行冲击波治疗或冲击波治疗失败。男76例,女62例,年龄23~66岁,平均(47.5±6.8)岁;上盏结石23例,中盏结石28例,下盏结石19例。均采用MPCNL方法治疗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出现并发症的有5例,其中2例感染、1例出血、2例肾造瘘口周围性漏尿,对其实施处理措施并细心干预护理之后,患者均恢复健康并出院。

1.2手术方法患者均行腰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术前取截石位行患侧输尿管镜逆行插管,再改俯卧位,超声引导下行经皮肾脏穿刺,穿刺后见尿液滴出提示穿刺成功,经穿刺针放置导丝,扩张肾穿刺通道至F16,留置Peel-a-way鞘为工作通道,置入WolfF8/9.8输尿管镜,行钬激光碎石,碎石功率60W,并灌注冲洗,时间1-3h,术后给予密切的观察及护理。

1.3结果

138例患者手术全部顺利完成,其中126例患者一次性结石取尽,9例患者二次取石,3例患者三次取石,术后继发出血1例、尿外渗2例、感染2例,并发症发生率4%,138例患者均恢复良,康复出院。

2.观察与护理

2.1术后一般观察与护理

2.1.1患者手术结束回病房,护士应与麻醉师认真详细交接生命体征、术中出血、用药等情况及管道情况。给予持续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患者未清醒时给予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完全清醒后,鼓励患者做有效咳嗽、深呼吸,定时翻身,叩背,如痰液黏稠者,可给予雾化吸入预防肺部感染。若出现寒颤、烦躁、呼吸急促、高热等症状,应警惕尿脓毒症的发生。MPCNL术后休克是一种潜在感染下手术介入引发的特殊尿脓毒症,早期诊断重要的标志是生命体征的早期恶化表现,因此,一旦发现生命体征异常应予以高度重视[4],积极配合医生及早进行干预处理。

2.1.2加强营养,促进机体恢复:术后禁食禁水,排气后由流质逐渐改为半流质饮食。根据具体情况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应鼓励多食蔬菜、水果等粗纤维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每天饮水量不少于2000ml,预防大便干燥,减少引起腹内压增高的因素。

2.2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2.2.1出血是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5]。一般情况下术后有不同程度的肉眼血尿,通过补液、止血治疗术后1~2d可逐渐变淡,如护理人员观察到术区敷料有渗血、腹部切口有膨出情况及肾造瘘管引流出大量鲜血并伴有血压下降,脉搏快而弱,应及时通知医生,可夹闭引流管1~3h,使肾、输尿管内压力升高,形成压迫性止血达到止血的目的[6],如仍无缓解,可行高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或开放手术止血。本组1例出现术后出血,为复杂性肾结石患者,系二期碎石取石,因结石过大、手术时间过长为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经夹闭肾造瘘管,嘱患者卧床制动,并遵医嘱迅速应用止血药物而控制。

2.2.2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排便,腹压增加,减少出血发生。根据手中情况,叮嘱患者卧床休息3~7d,观察尿色变化,避免剧烈活动以免发生出血,待尿液颜色转清无明显出血迹象时可适当下床活动;对老年及体质较弱者,应尽早协助床上肢体活动。

2.3感染的观察及护理:术后感染是MPCNL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前存在感染是PCNL术后感染的主要原因,若对于术前合并基础疾病的病人就应长期监测相关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术后置有肾造瘘管、双J管和导尿管,也是造成感染的高危因素,保持各引流管通畅对预防术后感染十分重要。术后患者血压稳定让患者取半卧位,便于引流,防止引流不畅引起梗阻造成肾盂内压升高。定时更换引流装置,可采用防返流引流袋,引流袋应低于患侧腰部,并妥善固定,严格无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进一步加重病情。注意查看是否存在造瘘管周围漏尿、敷料潮湿和堵塞,有渗出及时更换敷料,保持切口清洁;定时挤压肾造瘘管及尿管,防止管腔扭曲、受压,准确记录引流量及颜色。严密观察体温变化,并做好尿道口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预防尿路感染。有研究[6]显示:手术时间长、肾盂高压冲洗、冲洗液外渗等可导致组织结构破坏,增加尿脓毒症和后续治疗的风险。因此,护士除关注患者术后情况外.还与手术医生沟通交流,了解患者术中情况,如手术时间长短、出血量多少、有无冲洗液外渗等,对手术时间长等高危因素患者特别加以重视。本组2例术后感染主要发生于术2d~5d内,体温超过38.5℃,给予双氯芬酸钠栓塞肛同时嘱患者多饮温水同时抽血并送细菌培养,行加强抗炎治疗后均得以康复,无感染性休克发生。

2.4尿外渗的观察及护理:尿外渗多由于扩张时损伤肾脏致其穿孔所致,另外血块或碎石堵塞肾造瘘管,使引流不畅出现尿外渗。术后应严密观察肾造瘘管引流液量及颜色,保持引流通畅,定时挤压肾造瘘管,如有堵塞可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注意局部敷料渗湿情况,若患者出现腹胀、腹痛等表现及有压痛、反跳痛、腹部移动性浊音等腹部体征,可能有肾周积尿的可能,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本组发生尿外渗2例,1例经向远端挤压造瘘管数次,另1例采用生理盐水低压冲洗造瘘管后引流通畅而漏尿停止。

3.讨论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因创伤小、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受到医学工作者及患者的欢迎,在临床肾结石治疗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在我们的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技术水平和经验的因素,并发症的出现是难免的,术后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有效干预,可能导致患者手术失败甚至死亡。对此,护士应有充分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多学习相关知识,对术后患者加强对出血、感染的观察和控制,给予针对性干预护理从而提高疗效、减少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是患者健康恢复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吴阶平.吴阶平泌尿外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55.856.

[2]MalhotraSK,KhaitanA,GoswamiAK,etal.Monitoringofirrigationfluid

absorptionduringpercutaneousnephrolithotripsy:Theuseof1%ethanol

asamarker[J].Anaesthesia,2001,56(11):1103-1106.

[3]刘忠泽,李世俊,张福庆,等.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手术并发症分析[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6,27(7):447-449.

[4]张丽萍,文艳,方莉萍.经皮肾镜取石术后尿脓毒症休克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3):279-281.

[5]韩振藩,李冰清.泌尿外科手术并发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452.

[6]GehringH,NahmW,ZimmemlannK,eta1.Irrigatingfluidabsorptionduringpercutaneousnephrolithotripsy[J].ActaAnaesthesiolScand,1999,43:316—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