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矿分析化验技术研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9-19
/ 2

岩矿分析化验技术研讨

侯鑫

黑龙江省有色金属地质勘查703队黑龙江150300

摘要:在我国目前社会和经济发展中,自然资源作为发展基础能源,充分利用其特点和优势,为我国的自然资源研究取得巨大的成果。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主要将矿石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围绕矿石具有的特点和功能,开展多种研究和分析,从而将矿石中具有的多种金属元素进行分析,同时通过多种试验方法,最终获得矿石中的金属元素。在目前矿石提炼的金属元素中,将金元素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不仅是由于金元素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同时也为我国多个领域的建设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矿石;金含量;测定

前言

岩石矿物的形成主要是地壳中一种或者多种化学元素聚合在一起,其中化验过程中的成分分析是地质勘探过程中的重点内容。在具体岩石矿物分析和操作过程中,需要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全面结合,进而制定出有效的操作方案,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以岩石矿物分析为基础,对种类指标进行获取,这对于矿物回收工作的开展具备一定的指导作用。

1岩石矿物的种类分析

岩石矿物在组成上属于多种化学元素的复合体,之后在地质的作用下形成了不同种类。因此,在实际分析和化验过程中,涉及到的岩石矿物类型较多,截止到目前,已知的岩石矿物种类已经超过了三千种。该种物质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常见,其中包含氧矿物、硫化矿物等。随着相关化验技术的不断升级,对其内部结构以及化学成分分析也显得更加准确,地质勘探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从而为我国矿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2现阶段对矿石中金含量测定的主要方法

在原有的金元素含量测定方法中,使用碘量法技术对矿石进行金元素的测定,该方法能够快速的对矿石中金元素进行测定。但是根据实际效果发现,无法准确将矿石中的金含量进行测定,并且存在较大的误差。在目前对矿石中金元素测定技术中,使用活性炭富集碘量法、原子吸收分光度法作为主要两种测定技术,并使矿石中的金元素含量测定获得良好的效果。

3活性炭富集碘量法

在使用活性炭富集碘量法对矿石中金元素含量进行测定时,需要准备以下测定仪器:①自动控温马弗炉;②真空泵;③过滤装置;④原子吸收光谱仪;⑤附金空心阴极灯。同时要保证测定过程中具有稳定的环境,并根据测定环境的要求,将以下条件应用在测定过程:①波长242.8nm测定设备;②发光电灯电流保持在3.8mA左右;③使用0.2nm的狭缝带宽;④0.02MPa的乙炔压力;⑤0.2MPa的气体压力。在进行测定试验过程中,需要准备以下测定介质:①盐酸分析纯;②王水;③活性炭;④氯化钠溶液;⑤金标准溶液。准备好的测定仪器和溶液后,进入到测定环节中,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测定:①准备一个250ml的烧杯,并将99.9%的高纯金放入到烧杯中;②将10ml的王水倒入进烧杯中,并通过加热,直到使溶液出现固体状态;③然后将20%氯化钠溶液倒入烧杯中,另外倒入2ml盐酸,反复加热三次;④随后将20ml的盐酸加热溶解后,保持20%的盐酸浓度;⑤将所得的物质放入到1000ml容器中,同时倒入20%盐酸对物质进行溶解;⑥通过不断摇动,并最终获得1ml/ml的金元素溶液。准备一组100ml容器,同时根据容器上的刻度进行调整,并按照不同的刻度标准,将20ml的盐酸溶液倒入到容器内,同时也需要1ml氯化钠溶液。(1)实验方法。按照如下的试验方法,对矿石中的金元素进行测定:①先确定20g的矿石,放入到50L的试验容器内;②将容器放入到马弗炉中,并持续加热2个小时;③取出容器冷却到室温,然后将物质放入到250L的烧杯中;④加入适量的水保持物质的湿润性,然后加入100ml的王水;⑤将容器密封,放置到加热设备上,直到溶液沸腾,并保持沸腾时间为一个小时。(2)实验结果分析。利用活性炭具有的吸附作用,金元素测定试验,不仅具有良好的使用价值,同时在操作过程中缩短试验时间。所以在今后的金元素含量测定试验中,使用活性炭吸附-碘量法测定方法,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并在多种金属元素测定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4原子吸收分光度法

针对在金元素测定中出现的问题,使用原子吸收分光度法,将矿物质进行充分地溶解和稀释,随后对物质分别进行加热和冷却,从而获得较好的金元素质量。但是在对矿物质测定试验中,由于进行加热和冷却时间较长,同时在溶液试验过程中,会产生较多的污染物质,所以在进行金元素测定试验时,要根据试验标准进行正确的操作。(1)实验方法。将矿物质质量控制在10g~20g,并放置在试验容器,通过马弗炉对容器进行加热。加热温度保持在600℃~650℃,加热时间持续3个小时~4个小时。然后将加热物质冷却到室温,将物质放入到250ml的烧杯内,按照比例将40ml的盐酸、硝酸、水加入到烧杯中,不断的搅拌稀释。在完成稀释5个小时后,再加入100ml的水。随后将溶液中的残渣物质通过布氏漏斗进行过滤,在新的容器中放入活性炭对过滤后的溶液进行吸附。然后将体积3%~5%的盐酸溶液倒入到新的溶液中,将最终沉淀的物质倒入50mL瓷钳祸内,然后对锅体进行加热,加热温度提升至750度,直到物质充分挥发。在将物质冷却到室温,同样按照溶液配比,将4ml的盐酸、硝酸、水混合溶液加入到电炉中,并稳定加热对溶液进行溶解,最后对该溶液中的物质进行测定,从而获得该矿物质中准确的金元素含量。(2)最佳条件选择。在该试验中,使用石英矿或者金精矿作为试验测定物质。在进行测定试验时,需要将物质进行充分的浸泡,并持续3个小时左右。在进行测定试验时注意,将矿物质进行加热时间要控制在3个小时~4个小时内,防止铅精矿出现结块的问题。(3)实验结果分析。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度法具有的特点,在进行矿物质金属测定试验中,需要对试验器械进行调试,并严格按照试验流程操作,并对试验人员的操作技能进行培训,以提升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5总结

在具体的地质工作开展过程中,岩石矿物分析工作不可或缺,对整个采矿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升整个检测结构的准确性,工作人员首先要做的便是对相关理论知识进行全面掌握,积累操作经验,并根据实际环境制定出不同的操作流程,减少误差现象的出现,将质量控制工作层层落实。

参考文献:

[1]吴平.岩石矿物分析中微波能分解法的运用研究[J].西部资源,2018,(4):54-55.

[2]宋守鑫.分析化学法在岩石矿物找矿工作中的应用[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6):244.

[3]李辉.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分析探讨[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11):00007-0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