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农村小学生识字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1-21
/ 2

培养农村小学生识字能力

刘红英

刘红英甘肃省山丹县马场三场学校734108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因此,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使其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尤其农村小学生,由于生活环境偏僻,父母外出打工,学前教育跟不上,入学后学习识字困难重重,因而不能及早进入利用汉字阅读。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一个孩子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量的多少、质量的高低会对他以后的继续学习产生直接的影响。要达到“多识字”、“会识字”的目的,还必须把识字与阅读、生活巧妙地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帮助他们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要教给识字的方法,培养识字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一、掌握方法——学会识字

为了让小学生都想学、都会学,在教学中,我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认识事物简单、兴趣广泛、好奇心强、好动等特点,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与规律。可采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把事物原来的样子临摹到黑板上或课件出示,看这个字像什么,让学生看懂图意后,再写出这个字。如:学习“山”可以用课件或图画直观地告诉学生哪是山峰、哪是山谷;笔画稍多一点的独体字,如“鸟”,可以形象地告诉学生哪是鸟头上的翎毛、哪是鸟头和鸟身、点是小鸟的眼睛。这样的教法,小学生很容易接受,学得又很有趣味。在掌握了大部分独体字的基础上,再学习合体字时,就有了一定的识字基础,这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合体字的教学,如用比较识字法、偏旁识字法、猜谜识字法、熟字带生字、情境识字、游戏识字等。不同的生字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来识记。下面再例举几种识字法的运用。一是偏旁识字法:在学生学过合体字的基础上,基本上了解了常用字偏旁所代表的含义。如木字旁,大多是与树木有关联的字,如松、桃、梨、树等;“三点水”代表与水有关联的字,如江、河、湖、海等;“反犬旁”代表与动物有关联的字,如猫、狗、狐狸等。这样的形声字有很多,知道了偏旁的意义,看看声旁,就大体知道了这个字的读音和含义。有些字即使没学也能大体了解字义和读音。二是猜谜识字法:中国汉字很多都可以成为一则谜语或一个故事,这是教学中经常采用的一种寓教于乐的方法。三是游戏识字法:小学生模仿力强,喜欢重复、自我表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利用游戏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抽象文字符号的兴趣,不断采用儿童熟悉的、感兴趣的形式来进行教学,如找朋友、过桥、摘果子等等。将这些儿童学前生活中的游戏引入课堂,使课堂不仅成为学习的乐园,而且成为游戏的场所,让小学生们在玩中学、在学中乐,变枯燥乏味的识字为灵活生动的记忆,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学习和创造带来的快乐,使“苦学”变成“乐学”。这样日积月累就会认识很多字,也会尽快弥补农村小学生缺乏学前教育所带来的影响。

二、变换形式——激发兴趣

由于小学儿童的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占优势,我们要想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否则会把他们刚刚燃起的兴趣火花给熄灭掉。应该正确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他们的好奇心,这是促进小学生学习汉字的重要举措。尤其农村小学生学前缺少玩具,所生活的环境没有公园、游乐场、动物园等,他们接触的事物少,语言的交流也相对贫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关键来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索、玩中展开想象来创新立意。然而,具体实施中我发现,学生识字难度较大,因为方块字本来就不表音,这些汉字的出现又没有由易到难的规律可循,而且识记量大,课堂上如果不变换形式,不舍得花时间识字,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就不可能被很好地调动起来。如:有时学生单独看到一个学过的新字读不出来,但是这个字在儿歌中出现他会口中念念有词地把这个儿歌流利地读出来,等念到这个字时,就想起读音来了。这个现象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会认,离开它,学生就不会认,说明学生并没有真正学会这个字,教师要做的工作是把各种游戏渗透到相关的识字教学中,让学生能从课本会认过渡到在其它语言环境中也能认识。另外,根据农村的特殊环境,要把小学生带到他们熟悉的大自然中,让他们感悟动植物以及花草树木给他们带来的这个得天独厚的天然游乐场所,从而拓宽他们的视野,积累语言,展开联想,提高识字兴趣。

三、自主合作学习

自主合作学习一般是学生围绕某一主要问题进行分工合作,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和集体力量来解决相关问题,通过相互协调、共同合作来完成,大家集中在一起,每人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提出方案,相互启发、激励,使每个人的思维发生连锁反应,展现出创造的火花。这种课堂不能过于严肃,气氛要活跃,要让参加的学生畅所欲言。各种设想不分优劣,要全部记录下来,尤其是集中识字,学生各自说出不同的识字方法,要以量求质。最后由学生把别人的和自己的各种设想加以综合分析、改进,从中总结出最佳方案。

总之,如果识字能力没有得到较好的培养,小学生以后的学习之路将会障碍重重。在培养农村小学生识字能力的过程中,要正确把握基本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既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激发学生大胆创新、独立思考的意识,又要让学生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学科学和爱科学的精神以及创造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等,通过视觉、听觉、动手等多条渠道获取信息,从而形成对大脑的综合刺激,强化大脑各区域的神经联系和贯通,促使农村小学生的识字能力不断提高,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