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绘画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尊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团体绘画治疗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自尊水平及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

黄玉莲杨昆城黄芸

贵港市人民医院黄玉莲杨昆城黄芸

[关键词]团体绘画治疗;青少年;抑郁症;自尊水平;认知功能

[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6-CR

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近年以来越来越高,患者在生活中常常表现出失望、焦虑、不与人交际等症状,甚至会有自杀的情况,而患者自身和其家人朋友常常没有意识到疾病的出现,直到造成了不良影响。这表明了抑郁症对青少年正常生活影响的严重性,也说明找到好的方法来改变这种严峻现状是十分有必要的。有关研究表明较高的自尊水平及认知功能能有效预防或者减轻抑郁症[1]。绝大多数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都不愿意与人交往,更享受独处,与他人之间的沟通障碍很大,我院以团体绘画治疗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研究在团体交流与合作中患者的自尊水平及认知功能变化情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贵港市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2018年1月至5月与2019年1月至5月收治的100例住院青少年抑郁症患者,随机抽男、女均等分为2018年为参照组与2019年为实验组,每组各50例,所有患者年龄均位于12-24岁,实验前自尊水平及认知功能无明显差距,且均对药物无不良反应,无严重精神病症等其他因素干扰影响本实验。实验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平均年龄为(18.34±3.45)岁;参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为(18.27±3.71)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首先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2次/周、2h/次、共计8次的团体绘画治疗[2],自尊水平方面课程包括初步认识1次,通过团体自我认识以游戏方式让成员之间互相了解,加强团队意识、自我刨析2次,在团体无意识暴露中释放自己心中的不良情绪,调整至更好的状态、发散思维1次,在仅有的条件下绘出心中的图、自我接纳3次,从自己和他人等角度了解自己接纳自己,树立信心、全新开始1次,绘出自己的或者团体的未来,或者能表达自己的感受的图;认知功能方面进行视觉记忆测验和情绪管理测验。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自尊水平、视觉记忆测验及情绪管理测验情况,自尊水平用自尊量表(SES)评价。

自尊量表如下表1。(总分40分,分值越高,患者自尊水平越高。)

表1自尊量表

评分内容非常符合符合不符合完全不符合我感觉我是有价值的人,与其他人一致4321我感觉我有很多良好品质4321我觉得我是一个失败者1234我感到自己可以自豪的地方不多4321我对自己持肯定态度1234我对自己较为满意1234我时常感觉自己毫无用处1234我失常认为自己一无是处1234我可以将许多事情做好4321我渴望能为自己赢得尊重4321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资料均纳入SPSS21.0软件分析,以t进行检验并用(±s)表示,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4周后实验组自尊水平、情绪管理测验评分、视觉记忆测验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详细数据对比转见下表2。

表2实验4周后两组自尊水平、情绪管理测验评分、视觉记忆测验评分对比(±s,分)

组别例数SES评分视觉记忆测验评分情绪管理测验评分实验组5029.18±3.4730.49±4.0210.96±0.87参照组5023.74±4.1527.58±3.599.85±1.69t-7.1113.8184.130P-0.0010.0010.001

3讨论

传统上治疗青少年抑郁症的方法为心理咨询,这种方法主要是消除抑郁症患者的症状,而本实验的主要想通过提高画着自身的自尊水平和改善认知功能从而减轻抑郁症,让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从疾病的折磨和困扰中走出来找到真正的自己,回归正常生活水平,享受他们这个时候应该有的快乐。有研究表示[3],艺术创造对抑郁症患者提升自尊水平及认知功能有积极作用。我院此次采用团体绘画治疗方法,对患者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合作上都进行了一定的训练磨合,让患者在绘画过程中持续地思考和表现自我,锻炼了患者注意力、思维能力、想象力、表达能力等,在绘画这门艺术中找到满足感,调整到积极乐观的心态上,意识到自己个人的价值以及在团队里发挥的作用,加上专科常规的护理及治疗,从而明显提升了自身自尊水平及认知功能。我院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实验组的自尊水平及认知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参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团体绘画治疗具有提升患者自尊水平及认知功能的作用。

综上所述,实践中可以应用团体绘画治疗青少年抑郁症患者,患者的自尊水平及认知功能有明显改善,此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桂娟,魏迎东,陈之杨,等.绘画分析与治疗在青少年抑郁症中的应用进展[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8,18(9):669-672.

[2]袁文颖.青少年时期高发抑郁症的机制探讨[J].心理学进展,2017,7(7):909-917.

[3]马燕娟,张莉,李玲.药物联合音乐治疗对青少年首发抑郁症的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J].四川精神卫生,2019,32(1):42-46.

document.getElementById('cnt-ad').style.display='n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