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呼吸道感染72例病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反复呼吸道感染72例病因分析

朱冲成

朱冲成(东源县灯塔中心卫生院广东东源517000)

【摘要】目的分析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以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72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资料,观察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发病原因。结果全身免疫功能与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不足、微量元素(主要是锌、铁)缺乏、人工喂养、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缺陷、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激素、治疗不彻底过早停药等是其主要病因,各占79.2%、63.9%、51.4%、20.8%、16.7%、12.5%、11.1%。结论RRI与小儿免疫、营养等内部因素及环境、病原微生物等外部因素相关,为不同病源微生物导致,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决定疾病的发生。免疫治疗是临床安全、有效方案之一。

【关键词】反复呼吸道感染儿童病因

【中图分类号】R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4-0160-01

临床儿科常见呼吸道疾病类型中,反复呼吸道感染(RRI)占有较高的发生比例,发病率达20%左右,以2-6岁儿童最常见[1],其病因复杂,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为进一步探讨RRI的病因,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我院对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72例RRI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择的患儿共72例,男43例,女29例;年龄2-8岁,平均(4.5±1.2)岁,均与《反复呼吸道感染诊断标准》[2]相符合。病程1-5年。其中上呼吸道感染47例(65.3%),下呼吸道感染25例(34.7%);前1年上呼吸道感染平均发作(4.8±2.4)次,下呼吸道感染平均发作(4.0±0.7)次。排除佝偻病、贫血、营养不良等患儿。

1.2治疗方法所有患儿均予常规对症支持、积极抗感染等治疗。采用胸腺肽针20mg肌内注射,隔日1次,联合多种微量元素针剂应用。如患儿发生呼吸道感染,可根据所患疾病、咽拭子培养结果及血清学检验结果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和相关对症处理。

1.3疗效评定标准根据《儿科学》(第七版)RRI的疗效评定标准[2]。所有患儿随访观察12个月,每年复发<2次为有效,≥2次为无效。

1.4统计学分析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结果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发病原因本组72例RRI患儿中,存有呼吸系统解剖生理缺陷(如咽喉、气管腔狭窄,肺弹力纤维发育差,肺功能指标储备能力低等)12例(16.7%);全身免疫功能与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不足57例(79.2%);与微量元素(主要是锌、铁)缺乏46例(63.9%);环境因素(包括内环境不稳定和外环境不协调)15例(20.8%);人工喂养37例(51.4%);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激素9例(12.5%);治疗不彻底过早停药8例(11.1%)。

2.2转归及预后本组72例RRI患儿,有效68例,治疗有效率94.4%;无效4例,治疗无效率5.6%。治疗期间未发生肝、肾功能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随访亦未见明显后遗症。

3讨论

RRI是儿科常见疾病之一。发病患儿体征表现各异,常伴有呼吸道外合并症,病情易反复,治疗难度较大。明确其发病机制及临床特点,早期发现有基础疾病的肺炎患儿并给予有效的抗感染治疗及呼吸道管理,是降低本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通过临床观察发现,RRI与小儿免疫、营养等内部因素及环境、病原微生物等外部因素相关,为不同病源微生物导致,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决定疾病的发生。研究显示[1-2],本病患儿多有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存在,常伴有T淋巴细胞降低、血清免疫球蛋白减少,诱发呼吸道反复感染。而在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细胞免疫功能强弱起着重要作用,免疫处于较低水平是机体易再次感染,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多项实践已证实硒、锌等微量元素可使机体免疫功能提高。当机体呈缺锌表现时,除引起患儿消化功能障碍、智能及体格发育迟缓外,且可使细胞免疫受到抑制,引起免疫器官萎缩。锌参与体内100多种酶的合成,是机体大多数酶类的辅酶,对T、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硒为人体重要的谷胱甘过氧化酶组成部分,在辅酶A和辅助Q10合成中参与,可促进T淋巴细胞发育成熟,保护生物膜。

总之,针对其发病因素,RRI患儿在日常生活中应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加强体格锻炼;多去室外晒晒太阳和呼吸新鲜空气;喂养要采取母乳,因为母乳中所含免疫球蛋白A能抵抗细菌、病毒的侵袭,对预防呼吸道感染有独特的功效。多吃富含维生素、精纤维的食物,饮水量要充足,少吃甜食、冷食,少喝饮料,控制油炸食物,作到营养均衡。平日注意口腔清洁,幼儿每日刷牙早、晚各1次,每餐后用清水嗽口,以预防咽部感染。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概念和处理原则(修订)[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2):108-110.

[2]陈汶,卢亚陵,郑红,等.103例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病因分析及临床意义[J].重庆医学,2008,4(37)7:759-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