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识伴孩子成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赏识伴孩子成功

孙仁风

青岛人民路第二小学山东青岛266033

哲人詹姆士曾经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赏识正是肯定一个人的具体表现。赏识教育就是通过激励、表扬等手段,肯定孩子的优点、长处,鼓励他不断追求成功。赏识教育是使人将自身能力发展至极限的最好方法。教师对孩子的点滴进步能否给予充分的肯定与热情的鼓励,不仅仅是一个方法的问题,更是一个教育观念的问题。

记得在一部电视剧中看到这样一句话:“我不是小草,是大树还没长高;我不是小鸟,是雄鹰还小。”是的,我们的学生是没长高的小树,是没长大的雏鹰。他们和阳光、空气、水一样是构成这多彩的世界不可缺少的,我们都在期盼着他们早日长成参天的大树、展翅的雄鹰。然而,我们没有注意到他们在想些什么、他们喜欢什么,我们总是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他们,让他们按照我们为他们设想的路去走,让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殊不知,他们的小心眼里有着他们自己的世界,他们爱幻想,任自己的思绪天马行空;他们爱自由,做一些常常让大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

我们一些恨铁不成钢的做法,在不知不觉中扼杀了孩子的天性,埋藏着他们的理想。有人说:“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把我们的期望用另一种方式表达出来,效果就会和原来大不一样。那就是专找孩子的优点,用“夸”的方法来教育他们。当然,也不是夸大其辞、望风捕影地去一味地迎合他们,而是在他们身上寻找闪光点,让这点点的光闪出灿烂的光芒。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困难,这时得到老师的赏识则是他们最为需要的精神营养品了。一位教师在关键时刻给学生一句鼓励的话语或一个赞赏的眼神,也许会改变这个学生的一生,这就是赏识的神奇魅力。

我们班有个男孩叫邵滨,他是个心理上比较特殊的孩子。父母离异,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这孩子思维活跃,热爱劳动。缺点是做事没有持久性,特别是不爱完成作业。他家人的处理只有一种办法——打和罚,而孩子的做法是我行我素。连续多次的恶性循环之后,不但没有什么效果,反而使他的抵触情绪更浓,学习成绩也下滑了许多。而且整天阴沉个脸,在班里淘气、捣乱样样少不了,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玩,老师也经常批评他。

一段时间里,我尝试了各种方法,都不太见效。偶尔一次,我和他谈话,他说出了让我惊异的话:“……同学们都看不起我,老师都不喜欢我,爸爸也讨厌我,活着真没意思……”听着这消沉的语句,我沉默了。我想:虽然这个孩子的缺点多,但他也是有自尊心的人,他也需要爱的滋润,需要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思考良久,我对他说:“孩子,你那么聪明,又善于动手,应该取得良好的成绩。没有人看不起你,也没有人不喜欢你,更没有人讨厌你,大家都希望你能认真完成作业,取得优异的成绩。我更相信你会努力使自己成功的,对吗?”我又提笔在他的本子上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不要做‘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要做‘默默无闻的、行动的巨人’。”没想到,从这以后,孩子慢慢变得开朗了,一点点有了进步。取得了一点成绩,我又及时地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给他以自信。我同时还与他爸爸联系,让他爸爸也改变以往的教育方法,试着找一找孩子的优点,常常夸奖一下孩子。一段时间以后,孩子慢慢地能够独立完成作业了,不用家长和老师每天看着做作业,也能独立思考了。

记得有这样一段话:一个孩子如果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一个孩子如果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一个孩子如果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害羞;一个孩子如果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实践告诉我,鼓励和认可对一个成长中的孩子是多么重要。

李翔是班里有名的捣蛋大王。由于家长对其的过度溺爱,养成了他很多不好的习惯。任课老师们常常拿他没办法,作为班主任的我也感到头疼。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了一种“无错原则”的教育方法。这种“无错原则”告诉我们,孩子本身没有错,只是在某些事情的处理上不妥当,所以老师们不要被学生的行为所激怒,应该心平气和地跟学生谈,帮他们分析错误的原因,找到合理的解决事情的办法。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事情了,犯的错误也就越来越少了。

我把这种教育原则用在了李翔身上。当孩子在学校生活中出现不当行为时,我总是能静下心来耐心教导和说教。每次耐心的教育行不通时,我让他坐在我的面前,问清他这么做的原因,试着跟他讲明道理,和他谈心,让他自悟到自己的错误所在。李翔是个聪明的孩子,每一次的教育都能使他清楚地认识自己的错误,但这个孩子忘性大,有时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经常重复以前犯过的错误。因此,我又采取了“表扬鼓励法”。对于他的每一次进步,我都会通过细心观察给予及时的评价,甚至发动全班同学对他进行鼓励。平时很少受到表扬的他面对这么多同学的鼓励和表扬受宠若惊,使他逐渐改掉了一些不好的习惯,并且犯过的错很少再次发生。同时,每次对他的教育我都表现出对他的信任,明确表示:相信李翔一定会改正错误,并且不再犯同样的错。当然,李翔没有让人失望。看着李翔一天天懂事起来,我感到无比欣慰。各任课教师也都看到了李翔的明显进步,不断给予鼓励,从此李翔再也不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孩子。

通过对这个孩子的教育,我终于明白孩子需要的是老师耐心的教育和心平气和的谈心。只有用耐心和信任去浇灌孩子的心灵,才能使孩子健康、快乐地向正确的方向成长。

学生好比赛场上的运动员,当他冲出起跑线,全力往前冲进的时候,他需要的是热情澎湃的“加油”声和经久不息的掌声。但愿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做到赏识学生。当他们一千次摔倒的时候,也要相信他能一千零一次地站起来。夸夸孩子,我们没有失去什么,反而会使我们得到更多。我们何乐而不为呢?让赏识伴孩子成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