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

张栋华

张栋华(安阳市第五人民医院传染病内科455000)

【摘要】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密切观察两组患者服药之后的临床疗效。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联合组的ALT复常率(80.0%)和HBVDNA转阴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ALT复常率(53.3%)和HBVDNA转阴率(60.0%);(3)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心、腹胀以及呕吐等,经过对症处理,不良反应均消失。结论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对照组,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关键词】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慢性乙型肝炎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4-0187-02

近些年来,我国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HepatitisB,CHB)患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我国慢性乙型肝炎发病人数大致在4000万左右,其中有20%-30%的患者转化为肝硬化或者肝细胞癌,严重损害了患者的生命安全[1-2]。为了提高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及时有效地治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减少患者的痛苦。本文选取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以来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经过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0-2/2011-4期间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本组全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会2005年修订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诊断标准。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炎、脂肪肝以及其他疾病引起的肝炎等患者,HBeAg、HBVDNA均为阳性,ALT是正常值的3~5倍。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联合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22~62岁,平均年龄为34.5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为21~59岁,平均年龄为35.2岁。

1.2治疗方法

联合组:每天给予联合组的患者口服100mg的拉米夫定和10mg的阿德福韦酯,连续使用48周;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的患者口服100mg的拉米夫定,连续使用一年。密切观察两组患者服药之后的临床疗效。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一年前后的ALT、HBVDNA以及HBeAg的转阴率,HbeAg的血清转换率,耐药率,副反应。

1.4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两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n平均年龄平均体重男女

联合组3034.566.91812

对照组3035.267.21614

2.2两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应答率比较:

两组患者经过48周的有效治疗后,联合组的ALT复常率(80.0%)和HBVDNA转阴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ALT复常率(53.3%)和HBVDNA转阴率(60.0%)(P<0.05),两者间的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应答率相比较

组别时间ALT复常率HBeAg转阴率HBVDNA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

联合组48周24/80.0*20/66.725/83.3*14/46.7

对照组48周16/53.3*18/60.018/60.0*12/40.0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联合组*P<0.05

2.3两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安全性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心、腹胀以及呕吐等,经过对症处理,不良反应均消失。

3讨论

拉米夫定是核苷类似物,拉米夫定上市已经有10年,其英文名称为Lamivudine,拉米夫定是核苷类抗病毒药,对体外及实验性感染动物体内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大量的临床实践证实[2-5],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是近些年来的临床研究热点,并且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抗病毒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关键,由于慢性乙型肝炎过程中容易产生耐药而变异,使得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难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均对于抗病毒具有重要的效果。

本研究发现:(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联合组的ALT复常率(80.0%)和HBVDNA转阴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ALT复常率(53.3%)和HBVDNA转阴率(60.0%);(3)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心、腹胀以及呕吐等,经过对症处理,不良反应均消失。因此,拉米夫定与阿德福韦酯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对照组,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唐兰花,赵树山,陈立章,等.阿德福韦酯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1,11(3):300-307.

[2]王亚东,赵彩彦,申川,等.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优化策略初探[J].中国病毒病杂志,2011,1(1):58-63.

[3]丁宁玲,朱翔,王勇平.拉米夫定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07(28):47-48.

[4]甄秀梅,罗光汉,吴泰相,等.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拉米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1,5(4):36-40.

[5]张鹰庆,卢秀琼,卢园华.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成本-效果分析[J].海峡药学,2009,21(11):221-222.

[6]田玉岭,赵伟,沈玲,等.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6,14(11):806-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