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2016年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碘缺乏病监测结果分析

杨红梅

西双版纳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景洪666100

摘要:目的综合了解分析景洪市重点人群尿碘、盐碘水平以及甲状腺肿大率等情况,及时掌握人群碘营养状况,为消除碘缺乏病提供依据。方法对全市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在每个片区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盐样检测采用硫代硫酸钠直接滴定法。尿样检测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甲状腺检查采用B超法。结果2016年全市共监测盐样300份,碘盐覆盖率为100%,合格碘盐食用率为100%,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为0%,200份尿样尿碘中位数为243.23μg/L,其中<100μg/L占9%,≥300μg/L占33%。孕妇100份尿样尿碘中位数为174.87μg/L,其中<150μg/L占21.5%,≥500μg/L占0.2%。结论景洪市8~10岁儿童总体碘营养处于高于适宜量,孕妇总体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

关键词:碘缺乏病;监测;分析

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是历史上碘缺乏病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碘缺乏病的主要病因是环境缺碘,人体摄取碘不足所致。多年来,通过实施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人群碘营养状况总体得到改善,碘缺乏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膳食营养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为进一步了解人群的碘营养状况,积极推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和科学补碘的防控策略,按照国家《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及《云南省碘缺乏病监测方案的通知》(云卫疾控发【2016】26号)文件要求,景洪市于2016年7-8月开展了碘缺乏病监测,现将监测结果分析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监测对象

监测点居住半年以上常住人口中的8~10岁儿童和孕妇。

1.2监测范围

将景洪市辖区按东、西、南、北、中划分5个抽样片区,在每个片区各随机抽取1个乡镇(即大勐龙镇、景哈乡、街道办事处、勐罕镇、景讷乡。),每个乡镇随机抽取1所小学校,每所小学随机抽取8~10岁非寄宿学生40人。在所抽取的5个乡(镇)中每个乡镇随机抽取20名孕妇。

1.3监测方法和判定标准

1.3.1盐样检测:采集8~10岁儿童和孕妇食用盐样共300份,每份30~50克,工作人员现场进行半定量检测,然后送至实验室进行定量检测,采用《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碘的测定》(GB/T13025.7-2012)硫代硫酸钠直接滴定法滴定,海藻盐及其他强化食用盐采用仲裁法。根据《食用碘盐含量》(GB26878-2011)标准并结合云南省确定的食用盐加碘量进行合格碘盐的判定。含碘量低于5mg/kg为非碘盐,合格碘盐含量为18~33mg/kg。

1.3.2尿样检测:采集8~10岁儿童和孕妇尿样共300份,每份至少5毫升,送至实验室,采用《尿中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WS/T107-2006)进行尿碘含量检测。参照《碘缺乏病消除标准》(GB16006-008),儿童尿碘:碘中位数<100.00μg/L为碘摄入不足,100.00~199.99μg/L为碘营养适宜,200.00~299.99μg/L为高于适宜量,≧300.00μg/L为碘过量。孕妇尿碘:碘中位数<150.00μg/L为碘摄入不足,150.00~249.99μg/L为碘营养适宜,250.00~499.99μg/L为高于适宜量,≧500.00μg/L为碘过量。

1.3.3甲状腺检查:由乡镇卫生院专业人员采用B超法检测。判定依据为《地方性甲状腺肿诊断标准》WS276-2007。

1.4统计分析

使用Excel2007进行数据录入,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中位数和频数分布,并对结果进行秩和检验。

1.5质量控制

调查人员经过统一培训。甲状腺超声检查由乡镇卫生院专业人员完成。尿碘、盐碘样品检测由全国碘缺乏病实验室外质控考核合格实验室完成。

2监测结果

2.1儿童甲状腺肿情况

景洪市5个乡镇共调查8~10岁儿童200人,未检出甲状腺肿大儿童,甲状腺肿肿大率为0%。见表1。

3讨论与分析

少年儿童的甲状腺大小是人群碘摄入和代谢的一个良好的指标。这次B超结果显示没有发现儿童甲状腺体积异常,表明景洪市较好的巩固了消除IDD防治成果,也进一步说明实施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碘缺乏病是行之有效的。

本次检测的300份盐样中,没有不合格盐样,均数在26.98mg/kg,碘盐中位数27.10mg/kg,这个结果表明景洪市在打击和杜绝私盐和无碘盐进入市场的力度和效果是明显的。并且随着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碘盐存储、保管知识的普及,也降低了不合格盐样的检出率,提高了碘盐合格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

尿碘水平是衡量人群碘营养状况的一个客观指标,也是评价碘缺乏病危害和干预措施效果的重要依据[5]。本次调查发现,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为243.23μg/L,并且≥300μg/L占33%,提示大部分儿童出现了碘富裕的苗头,这与当地饮食习惯是否相关还需进一步调查。儿童尿碘<100.00μg/L占9%,说明部分儿童机体内依然存在碘摄入不足,不能满足其生理和自身对碘的双重需要。因此,上述现象在碘缺乏病宣传工作中应引起重视,尽快纠正这些儿童碘营养普遍偏高、部分偏低状况,使该地区人群尿碘水平最终达到100.00~199.99μg/L的理想状态[6]。

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74.87μg/L,尿碘<150μg/L占21.5%,其中,街道办事处和景讷乡的孕妇尿碘中位数低于WHO推荐的碘营养水平下限(150μg/L),处于碘营养欠佳的状态,需适当提高碘的摄入量,改善自身碘营养水平。孕妇怀孕期碘缺乏最大的健康危害是使处于生长发育期的胎儿、婴幼儿、儿童及青少年的智力发育损伤,且这种损伤一旦发生就不可逆转,无法治愈。有研究表明,充分供应碘可以改善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育龄妇女的碘缺乏症状[7],因此,在没有特殊医嘱的孕妇,在坚持食用碘盐的同时,还应通过海带、紫菜等食物适量加强碘营养摄入(最少2周食用1次),以提高碘营养,保证胎儿智力的正常发育[8]。

综上所述,2016年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已顺利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目标,但仍存在碘摄入不足或摄入过量的情况,建议相关单位应该继续加强健康教育,有针对性的对重点乡镇,重点人群,如孕产妇及儿童,普及碘缺乏病知识。

参考文献:

[1]刘守军.从2011年和2014年碘缺乏病监测结果看盐碘含量下调的正确性[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5,34(9):632-635.

[2]申红梅.中国普及食盐加碘20年碘缺乏病防治历程及展望[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5,34(9):628-631.

[3]王健辉,阚忠媛,刘长晟,等.辽宁省2014年碘缺乏病监测分析报告[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5):481-484.

[4]谭璇,刘军,曹庆云,等.2012年衡阳市居民户碘盐监测结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3(6):154-156.

[5]江穗宁,苗思慧,刘素芬,等.新碘盐标准实施前后全市居民盐碘、尿碘含量调查[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3,7(6):326-328.

[6]吴惠忠,李丽,尤文宁,等.宁夏5类重点人群尿碘水平监测结果分析[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1,30(2):173-175.

[7]高金霞,杜琳琳,张育富(介评),等.纠正碘缺乏,改善儿童生长[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08,29(1):48-48.

[8]赵晓春,林丹,王黎荔,等.2014年浙江省温州市碘缺乏病高危监测分析[J].中华地方病学杂志,2016(1):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