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项目投标风险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海外项目投标风险管理

袁琪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71

摘要:本文分别就海外项目投标阶段的风险类别、海外项目投标阶段主要风险分析以及海外项目投标阶段的风险管理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海外项目;投标;风险管理

一、海外项目投标阶段的风险类别

根据海外工程综合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存在着各种不同的风险,在投标阶段通常有以下种类:自然环境风险、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技术风险、社会风险和管理风险。通过对各类项目工程的综合调查,可识别出海外工程项目中投标阶段的各类风险因素:自然环境风险包括气候风险、自然风险、环境风险及各类不可抗力风险;经济风险包括市场风险、外汇风险、利率风险及通货膨胀风险;政治风险包括政局不稳、国际关系紧张、政策多变及法制不健全等风险;技术风险包括技术能力风险、施工计划风险、工程量核实部准确风险、现场考察及市场考察风险、招标文件失误风险;社会风险包括社会治安风险、当地文化风险;管理风险包括内部合作风险、合伙人及代理人风险、投标报价组织失误风险。

二、海外项目投标阶段主要风险分析

本文以我国企业在非洲地区承包的工程项目为例,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针对主要的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因素来做具体的分析。

1、经济风险

首先,在国外的一些国家对于本国的市场通常采取保护措施,为了提高当地经济,增强当地人的就业率,工程项目的合同条款都有针对当地承包商的保护优惠政策,当地政府对于物资采购和劳务进入都有一定的限制,这些都是一些潜在的市场风险;其次,一些非洲国家对于外汇缺乏管制措施,我国企业会面临着导致成本增加、利润减少的外汇风险。受国际经济的影响,一些非洲国家的通货膨胀比较严重,企业在合同中要固定采用的调价公式,考虑到通货膨胀风险。三、我国企业往往因对项目所在国税制缺乏了解,难以预估海外项目的涉税风险,难以应对境外税务调查、税收歧视,有的甚至会造成双重征税,导致项目无法盈利,甚至亏损。

2、社会风险

非洲的大部分国家信仰原始宗教和伊斯兰教,也存在基督教和天主教。企业在投标阶段时要充分了解当地的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而在社会治安方面,很多国家持枪抢劫现象严重,尤其在施工机械、材料的安全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风险,偷盗现象时有发生,这对于项目的治安存在威胁。

三、海外项目投标阶段的风险管理

1、外汇风险管理

在项目的投标阶段应该详细研究汇率变化,为中标之后的汇率风险做好规避准备,具体为对以下情况进行调查:计算出完成此次项目应花费的各种外汇的金额总额。全面测算当地币的需求,包括工程总量要支付的现金,其中需要从当地购买的人工费、材料采购、设备费和当地支付的税费金额。一般来说,人工费要使用当地货币来支付,税费的支付也使用当地货币。材料和设备物资要对当地市场进行考察,比较当地采购和第三国进口的价格之后再确定。在综合比较时,要考虑到材料和设备到施工现场的关税、陆运、海运等综合费用。另外还要考虑到进口设备和材料是否有管制、是否需要配额。在综合确定所有的因素之后,判断出项目所需的当地币金额,从而确定了外汇总额在项目总报价中的比例。

还需要了解项目所在国家的外汇管制制度以及当地的货币近五年以来与世界主要外汇货币的汇率情况,项目合同中有关外币支付和申请的规定。承包商在合同中一般可以争取到的条件是在项目中标后到项目结束始终采取截标前28天的汇率来进行结算。在项目投标阶段如果争取到的外汇比例不高,承包商可以增加报价组合中不可预见费的比例。

2、通货膨胀风险管理

企业在项目投标阶段,要根据当地市场的通货膨胀情况来确定合理的通货膨胀系数,并且通过研究分析出调价公式中各个指数在近几年中的走向,从而估算出调价公式给承包商做出弥补的比例。调价公式如果有不能弥补通货膨胀的部分,可以增加投标中的不可预见费用,将不可预见费用来抵消得不到补偿的物价上涨损失。并且在投标的阶段应编写项目资金的流量图,合理选择收取外汇工程款的时间,以避免由于通货膨胀带来的项目经济损失。

3、现场考察及市场考察风险管理

在现场考察和市场考察的工作中,企业必须做精做细,考察前尽可能全面的罗列考察事项清单,尤其注意项目实施标准是当地标准,还是使用中国标准。如采用当地标准或欧美标准,还要做好相关标准、规范等的收集整理。仔细调查项目所在地区的施工情况和施工环境,慎重地调研施工现场的状况。企业需在项目的当地设立机构,派出专业人员长期调查当地的市场环境。同时承包企业要善于通过可信赖的当地分包商和代理商,选择和判断各类市场信息。在配置考察人员时,要调配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同时精通当地语言,熟悉投标与报价的程序。对于每个国家和片区的现场考察人员要遵循长期化和固定化。

4、社会治安和文化风险管理

海外一些国家社会治安问题严重,在工程项目中经常出现抢劫和偷盗现象。企业在投标阶段要额外的增加风险费用,一般估计至少占投标的1%,用来建设工程营地、工程保管及与当地的政府和警察局沟通协调。同时还要做好对工程实施阶段工作人员的全额投保,采取全面的安全措施,保护财产和人员的安全。例如工作人员要尽量居住在一起,聘用保安人员和营地警察;工程的材料设备集中存放;在工程作业时采用群体行动,同时有警察保卫;实行严格的财务管理,强化资金保卫制度等。如是项目所在国属于防范恐怖主义国家,企业还应在现场条件费中考虑防恐措施费用。

企业在进入项目所在国家时,要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聘请当地的顾问对中方员工培训,熟悉当地的礼仪和风俗习惯,了解当地的文化和禁忌,同时也要向当地的员工传达中国的文化,做到双方互相尊重,减少文化风险的发生。

5、内部合作风险管理

一些海外项目是牵涉到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的总承包项目,而一些企业可能擅长于其中一个方面,现阶段大部分海外承包企业的传统领域都是施工方面,这也就存在着一定的内部合作风险。针对这种风险,首先要达成一致的目标,双方要根据协议规定,如果项目中标,对分包商要支付约定比例的费用,如果不能中标,则各自承担在投标阶段的支出费用;其次在组织结构上,牵头企业要全面负责项目的运作和协调,并且指定专业的人员来负责与分包商的沟通协调,跟踪、监督分包商的进度,及时沟通业主的指示和需求,保持信息畅通。为了规避这种内部合作风险,国际的工程承包企业一般会与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加强企业间的沟通,互相交流专业人员,注重维护稳定的合作关系,在进行具体的项目投标时权责分明,以达到互利双赢的目标。

6、投标团队投标失误风险管理

海外承包商企业应认真组建投标团队,选取本公司岗位稳定、经验丰富的人员来加入到投标报价队伍,在项目承揽的基础上完善业务流程,例如在投标过程中增加风险评估机制,组建风险评估小组,全面评估项目的技术、经济及项目所在国国情等各方面情况,提前做好预判。不断提高项目投标报价团队的人员素质,维护好行业中的发展秩序,以避免出现团队组织投标失误现象。

结束语:

随着海外项目的不断增加,我国企业更多地参与到国际工程项目的建设中,对于海外项目的管理也更加重视,而海外投标的风险因素范围很广,工程的每个阶段都存在着不可预测的因素,在投标阶段的风险管理更为重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风险管理还存在较大差距,承包商面对这情况复杂的海外承包市场,在参与投标的过程中要能够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冷静分析项目所面临的各种风险,采取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措施,降低风险对项目的影响,减少在项目中标之后可能存在的隐患。而项目的结束并不代表风险管理的终止,项目中阐述的风险可以作为下个项目的问题来进行研究分析,因此在项目结束之后也要进行风险管理的总结归纳,建立良好的风险反馈系统,从而完成更有效的风险管理。

参考文献:

[1]洪伟民,朱志伟.基于模糊AHP的国际工程项目投标风险评价[J].煤炭工程,2008,(4).

[2]王林琳,杨修.海外项目投标风险管理[J].铁路技术创新,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