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213例体会

/ 2

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213例体会

李慧珍赵艳伶杜立文张海英张威威李春红

北京市顺义医院重症医学科101300

ICU的重症患者中需行气道开放的病人逐渐增多的,而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是常用的方法。气管插管存在着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和并发症,如不便于口腔清洁、口腔分泌物过多,增加误吸机会等,医生和患者对长期气道开放者首选气管切开术。气管切开术避免了气管插管的不足,同时减少了人工气道的长度,节省呼吸功,从而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1】。传统的开放性气管切开(OpenTracheostomy以下简称OT),多在手术室进行,重症患者如ARDS呼吸机条件较高,运到手术室过程中有生命危险,即使在床边进行,因手术切口大,需切开皮肤、分离颈前肌肉,显露甲状腺、气管,直视下行气管切开术,并发症较多。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DilationalTracheostomy以下简称PD)为临床提供了一个简便迅速的气管切开方法,近年已广泛应用与临床【2】。今年我院ICU也开展了此项技术,并将传统气管切开术与经皮气管切开术做前后对照,目的是将OT与PDT进行比较,评价PDT在ICU中的应用价值。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截取我科2005.3.1至2016.3.1,因各种原因行气管切开的共计213人,其中男149人,女64人,年龄最大83岁,最小17.5岁,平均年龄;OT法10人,PDT法10例;适应症有:插管上机大于14天的例,多发伤合并重型颅脑损伤例;多发伤合并胸部损伤;脑血管病昏迷合并肺部感染、高位颈髓损伤患者、心肺复苏术后患者等,详见下表

表1气管切开适应症

1.2研究方法采用一段时间内符合做气管切开病例,做前后对照,比较OT组,PDT组,两种手术方法在手术所需条件、手术时间、并发症、与气管切开手术相关的死亡率等方面做比较。OT大多数需耳鼻喉科医生完成,手术相对较大,有条件应在手术室完成,尤其体型肥胖者伴有甲状腺增大者,操作更为困难,需灯光、电凝等设备;PDT则由ICU医生完成,操作方法简述如下:患者平卧,颈肩部垫起,头后仰,镇静镇痛,颈前消毒铺无菌巾,局麻后于2~3气管环切开皮肤皮下1.5cm,带套管的穿刺针穿刺,颈前组织、气管前壁,回抽有气泡,拔出穿刺针,沿留置针腔放入导丝,导丝放入10~14cm,拔出留置针腔,沿导丝放细粗扩皮器,顺序顺时针方向旋转至气管前壁,抽出导丝,再有特制的尖端带孔的气管扩张钳,沿同一隧道直至气管前壁,用力撑开气管及气管前组织,沿导丝传入配套的气切套管,拔出导丝和管芯,清理下呼吸道,固定气管插管,不用缝合切口,切口仅能容纳气切套管,因此很少出血。

2结果

PDT组和OT组与气切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见表2,并发症的发生率4.4%和40.6%,与操作相关的死亡率两组都未见。PDT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OT组。操作时间OT组15~50分钟,平均时间25分钟,PDT组操作时间4~17分钟,平均9分钟,PDT组操作时间明显少于OT组。

3讨论

气管切开术对于意识障碍、缺乏气道能力,或肺部严重感染、ARDS上机时间较长的患者是必要的。气管切开较之气管插管的优势:1.舒适,对清醒患者更适宜;2.便于口腔护理,减少二重感染;3.减少了人工气道的长度,节省呼吸功,缩短了机械通气时间。所以总结气管切开的适应症归纳为五大类:①机械通气大于14天者;②昏迷时间估计大于14天;③上呼吸道梗阻者;④需建立人工气道但不能经口或经鼻气管插管者;⑤气道保护能力差的患者,气管切开术是这部分病人的无法回避的选择。本组数据显示传统的气管切开术(OT)又有诸多的风险,如相对手术创伤较大,出血多,感染、术后气管狭窄等并发症,OT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0.6%,而PDT组仅为4.4%,文献报道【3】气管切开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6%~66%,与我们的统计项目更多有关;另有报道,有的患者因进行开放性气管切开而致死,其死亡率为0~5.3%。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法于1950年由Sheldon教授等提出,经多年的发展与完善,已经越来越成熟,而且广泛的应用于重症医学科中,由ICU医生完成,不用等耳鼻喉科会诊,快捷方便,创伤小。为了使PDT更安全,近年来随着重症超声的发展,术前超声评估气管周围关系,能够变原来的盲穿为看的见的操作过程,床边超声能评估甲状腺峡部厚度、食管位置、气管前后径等,减少了忙穿带来的出血、气管食管瘘等并发症。就因为有了更多的辅助手段,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基本代替了开放的传统的气管切开术,方便了ICU临床抢救的同时使病人获益,并发症少,远期效果更好了,气管狭窄发生率也明显减少了。ICU医生可以大胆的开展此项技术,使更多患者获益。

参考文献:

[1].JorgeL,RodriguezM,StevenM.Electivebedsidesurgeryincriticallyinjuredpatientsissafeandcost-effective.Surgery,1990,108:655.

[2].QuintelM,RothH.Tracheostomyinthecriticallyill;clinicalimpactofthenewprocedures.IntensiveCareMed,1999,25:326.

[3].GriggsWM,MyburghJA,WorthleyLI.Aprospectivecomparisionofapercutaneoustracheostomytechniquetracheostomy,IntensiveCareMed.1991.1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