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环境的女性终身教育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3

基于网络环境的女性终身教育研究

李相琴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摘要:2010年,中央和国务院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等总体目标。在此背景下,研究基于网络环境的女性终身教育已成为21世纪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的重大举措,对正确树立女性终身教育思想和传播新的女性教育观念,逐步推进女性职业素养与全面发展,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终身教育;女性教育;网络环境

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黑龙江省教育厅)“十三五”规划课题的研究成果,编号:【ZJC1316043】

终身教育是指社会每一位公民为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持续的学习过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女性作为“半边天”,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以此带来的女性终身教育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同时,早在2010年,中央和国务院研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了“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发展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等总体目标。在此背景下,研究基于网络环境的女性终身教育已成为21世纪我国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的重大举措,对正确树立女性终身教育思想和传播新的女性教育观念,逐步推进女性职业素养与全面发展,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基于网络环境的女性终身教育研究的意义

(一)女性终身教育是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是世界人口大国,女性作为“半边天”,在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女性受教育程度及文化素养普遍较低,直接影响到女性就业前途与自身发展,也就无法满足当今社会日益发展的总体需要。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相关资料显示,从2000至2016年期间,我国女性劳动力人口逐年攀升,从1980年2.18亿人增加到2016年的3.64亿人,其复合增长率为1.43%。这种女性劳动力的逐年攀升,显得大力开发女性人力资源更为重要,而女性人力资源的开发正需要女性终身教育来完成与实施。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日益发展的总体需要,以女性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针对我国女性劳动力逐年攀升情况,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女性终身教育,是构建我国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女性终身教育是提升我国女性职业素养与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女性受教育程度在逐年提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实际情况仍不容乐观。据2016年中国统计年鉴的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接受大学本科教育的女性,从2000年至2015年的15年间,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从0.88%提高到5.76%,取得了近6倍的可喜成绩,但在总体中5.76%这个数据仍然显得很微不足道。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带来了一系列产业结构的变化、企业形式的多样化、职业流动的速度加快等诸多变化,对现代女性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女性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尽可能使个体发展与时代同步。因此,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时代脚步,以女性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不断用新的知识和技术武装自己,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女性终身教育,是促进我国教育公平与竞争,逐步提升我国女性职业素养与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三)先进的网络学习环境为女性终身教育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

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传统的学校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我国现代教育模式已进入全新网络版—“跨越式”的发展阶段。主要表现为:课堂上广泛应用多媒体等先进的教育技术手段,大量采用形式新颖的数字化教学模式,学习者通过先进的网络环境随时随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促进“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等学习行为的真实发生,来满足日益变化的多样化个体发展及社会需求。这种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充分体现了我国现代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从无到有、从内容到形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这种变化,为我国广大女性学习者提供了最先进的网络学习环境及新技术平台,为我国进一步深化女性终身教育改革、提高女性终身教育质量,培养女性创新人才等各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

二、基于网络环境的女性终身教育现状分析

(一)女性终身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当今社会男性对整个社会的控制权及主导权依然很严重,我国女性接受教育的地域性差异、城乡差异也很不均衡。比如,在我国农村失学或辍学儿童大部分为女童,女童的失学和辍学率约占总人数的70%,这种现象越是到偏远地区、不发达地区就显得越来越严重。在农村,大部分女性都早早结婚生子,然后在家安心相夫教子,不再为生计东奔西跑,与社会环境严重脱节,容易产生自卑感,在竞争中处于劣势,遇见问题很容易放弃努力,再就业时经常会遇到挫折或者面临生存的挑战。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教育信息技术的日臻成熟,基于网络的现代远程教育已向社会公众开放,为广大女性提升自身能力及再就业提供了终身学习的各种机会,但由于我国女性对终身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还很不够,缺乏通过先进的网络学习环境,主动接受女性终身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尚未形成,严重阻碍了我国女性终身教育的长期稳定与发展,在此基础上建设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二)女性终身教育的质量有待于提高

近年来,经过多年实践,基于网络环境的我国女性终身教育通过多方面的努力,在提高女性的文化素养、专业水平及实践技能等方面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但存在的问题也显而易见。主要表现为:目前,在我国女性终身教育主要还停留在传统的学历教育为主,其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枯燥,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还没有专门为女性量身定做的科学合理、规范的学科体系,不能与时代同步,其适用性上存在着一定偏差。同时,基于网络的以女性终身教育为主的教学资源还很不足,其内容又偏向于专业知识,缺乏前瞻性、实质性的内容,也没有针对女性的不同能力、不同学识、不同职业进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策略,无法满足社会对女性个体发展及提升能力的总需求,也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对女性复合型专门人才的社会需求。

(三)女性终身教育的相关政策及法规有待于完善

实践证明,以女性终身教育理念为主导,建设我国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需要把终身教育理念转化为终身学习行为,而终身学习行为就必须依靠相关政策及法律法规才得以实施。因此,女性终身教育的立法与法治问题是构建我国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的关键所在。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目前,针对女性终身教育我国还没有这方面的必要的法律支持,政府尚未发挥“第一推动力”的主导作用,只有终身学习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等,这些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律法规,女性终身教育的立法的权威性从来都没有真正树立。由于我国缺乏这种专门针对女性终身教育的法律法规及监督机制,不能科学、合理地通过政府执行力来进行相关的宏观调控及微观管理,加上财政预算中这方面的教育投入也微乎其微,导致政府及机构不能很好地发挥其作为执法机关、行政机构的监督作用,无法保证我国女性终身教育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构建与完善我国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更是任重道远。

三、基于网络环境的女性终身教育几点建议

(一)更新观念,加快建设女性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的女性终身教育,需要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结合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通过广泛的宣传,引起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只有正确树立女性终身教育的新观念、新思想,全面提高女性终身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并形成一种自觉主动的女性终身学习的社会氛围时,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才得以变为现实。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很难一次性解决落后贫困地区及偏远地区的教育公平问题,因此,行之有效的女性终身教育宣传尤为重要,只有教育公平体现在男女平等上,才能保证我国女性在社会各方面都拥有同等的权利及公平待遇。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网络的远程开放教育也得到大规模普及,我们应充分利用这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将我国女性终身教育的触角伸向更广大地区、教育欠发达地区和受教育不利人群,除了传统的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之外,还要发展女性学前教育、女性社区教育和女性老年教育,使更多的女性自觉主动接受终身教育、学会终身学习,以此促进我国女性各类学习型组织的建设,最终形成我国女性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

(二)进一步提高女性终身教育的质量

为了更好地提高我国女性终身教育的质量,以女性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根据不同女性群体及社会需求,进一步加强基于网络的远程知识服务体系,改革女性终身学习的内容及方法,合理定位女性终身教育的人才目标,努力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女性专门人才,使更多的女性融入到各行各业的社会经济活动中,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一方面,以社会和女性学习者的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标准,针对女性的不同层次、不同素质、不同行业确立不同的终身教育及终身学习的职业规划,做到分层次、分对象地进行针对性教学,逐步提升我国女性的职业能力、业务水平和文化素养,为构建我国女性终身教育的学科体系、证书教育体系、个性化学习体系等提供多种选择。另一方面,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女性终身教育的质量,加快建设专门针对女性的网上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整合与共享,合理配置,优化结构,通过广泛宣传,提高女性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更多的女性主动参与到网上学习,学会终身学习,最终达到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对女性专门人才的社会要求。除此之外,还要把更多的女性终身教育目标投入到人际交往与合作共事的能力,组织、规划、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全方位提升,为建立我国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建立与完善女性终身教育的相关政策及法规建设

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女性终身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需要发挥政府“第一推动力”的作用,尽快建立专门针对女性终身教育的相关政策及法规制度,把我国女性终身教育的建设真正落到实处。一方面,先从国家层面总体规划专门针对我国女性终身教育的战略方针,然后再制定强有力的女性终身教育的各项政策及法规制度,将女性的发展意识纳入到决策主流,使我国女性终身教育的发展逐步实现制度化,并加大这方面的教育投入,形成与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满足我国女性终身学习需求的,稳定而可持续发展的女性终身教育的长期有效机制。另一方面,根据我国女性个体发展与社会需求,建立健全女性终身学习的成果认证、评价机制及转换制度,逐步建设知识与能力、技能并重,学历资格与技能资格相互沟通的国家级职业认证体系,推动我国女性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的全面提高。除此之外,需要广泛调动社会公众参与监督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相关执法机关、行政机构的监督作用,进一步完善我国女性终身教育体系的监督机制,为我国女性终身教育的长期而稳定发展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常云,常欢:远程教育质量监督体系的构建:[J]学理论,,2015,(14):160-161.

[2]冯蕾,赵彦彬:基于终身教育的成年女性教育研究[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7(10).

作者简介:李相琴,女,(1969年-),朝鲜族,哈尔滨市人,现为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审计学教授,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会计、审计、财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