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2

探析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比较

王丽波

黑龙江省讷河市中医院,黑龙江讷河161300

【摘要】目的:分析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子宫腺肌患者和9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为腺肌组和肌瘤组。结果:腺肌组和肌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中,腺肌组在宫腔操作史、痛经、子宫大小出现、触痛、癌抗原以及B超图像上的表现腺肌组都比肌瘤组的患者明显。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分析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临床特点,可以加强对两种疾病的认识。有效地提高术前的诊断率、降低误诊率。

【关键词】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临床特点

Comparisonofclinicalfeaturesbetweenadenomyosisanduterineleiomyoma

WangLibo(Nehe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eilongjiang,China,161300)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clinicalfeaturesofadenomyosisanduterinefibroids.Methods:fromFebruary2015toFebruary2016,90casesofpatientswithuterineadenomyosisanduterinefibroidsinourhospitalwereselectedastheresearchobject,respectively,thegroupofadenomyosisandleiomyomaofthegroup(n=90).Results:comparedtheindexesrelatedtoglandmusclegroupandmyomagroup,glandmusclegroupinthehistoryofuterinecavityoperation,dysmenorrhea,uterinesize,tenderness,andultrasoundimagesofcancerantigenontheperformanceofglandmusclegroupthanthemyomagroupsignificantly.The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byanalyzingtheclinicalfeaturesofadenomyosisanduterinefibroids,wecanstrengthentheunderstandingofthetwodiseases.Itcaneffectivelyimprovethepreoperativediagnosticrateandreducethemisdiagnosisrate.

[Keyword]Adenomyosis;uterineleiomyoma;clinicalfeatures

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是当今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且一般多发在育龄妇女中。子宫肌瘤患者病程长,且病情反复。两种疾病的误诊率较高,极易发生混淆。本文选取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子宫腺肌患者和9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现将具体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子宫腺肌患者和9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为腺肌组和肌瘤组。其中腺肌组患者年龄27~62岁,平均年龄(39.16±3.19)岁;病程3.5~9.6y,平均病程(4.61±1.23)y。肌瘤组患者年龄28~64岁,平均年龄(41.38±2.47)岁;病程5.5~12.6y,平均病程(6.79±1.23)y。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一般方法

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和临床表现进行分析,进行基本的妇科检查、B超检查以及癌抗原的检测,并奖这些资料进行分析比较。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基本指标的差异以及临床特点。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检验;计量资料采取均数±方差()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腺肌组和肌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腺肌组的患者在年龄以及临床表现上经量增多、月经紊乱与肌瘤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宫腔操作史、痛经、子宫大小出现、触痛、癌抗原以及B超图像上的表现腺肌组都比肌瘤组的患者明显。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讨论

3.1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临床表现

3.1.1子宫腺肌病临床表现

子宫腺肌病是由于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虽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症状上有些相似,但两者的发病机制等方面还是存在一些不同之处,属于独立的妇科疾病。

3.1.2子宫肌瘤临床表现

子宫肌瘤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是当今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且一般多发在育龄妇女中,子宫肌瘤患者病程长,且病情反复。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都为当今妇科常见肿瘤疾病[1]。

3.2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临床特点比较

从上述腺肌组和肌瘤组患者相关指标比较(表1)可得出,腺肌组的患者在年龄以及临床表现上经量增多、月经紊乱与肌瘤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宫腔操作史为56.7%,肌瘤组为17.8%;痛经为81.1%,肌瘤组为12.2%;子宫大小出现为87.8%,肌瘤组为8.9%;触痛为75.6%,肌瘤组为17.8%;B超图像上的子宫弥漫性增大、宫壁增厚以及包块形成比例分别为85.6%、90.0%以及8.9%,肌瘤组为16.7%、10.0%以及87.8%。腺肌组患者比肌瘤组的患者临床表现上更为明显[2]。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子宫腺肌病的特点为:首先,宫腔操作史明显高于子宫肌瘤患者,人工流产以及刮宫的操作都有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引发患者产生子宫腺肌病。其次,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继发性痛经明显高于子宫肌瘤患者,与患者在月经期子宫内膜的大量脱落,血液不能正常地流出,导致子宫过度收缩有重要的关系。再次,子宫腺肌病患者在临床表现上为有质硬的子宫,触痛明显。最后,在B超的诊断上,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弥漫性增大、宫壁增厚以及包块形成的比例明显高于子宫肌瘤患者[3]。

综上所述,通过分析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临床特点,可以加强对两种疾病的认识。有效地提高术前的诊断率、降低误诊率,让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尽早康复。

参考文献:

[1]吴丽.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特点比较[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0(16):1288-1289.

[2]鲁凤春,金宝玲.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的临床对比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13):49-50.

[3]储勇伟.子宫腺肌病与子宫肌瘤特点比较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19):1582-1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