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水稳碎石基层在公路施工中的技术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分析水稳碎石基层在公路施工中的技术控制

汪晓波黄丽

湖北省谷城县公路管理局

摘要:水稳碎石基层是公路施工中的重点内容,具体施工质量关系公路施工整体性能与安全。但,由于水稳碎石基层施工涉及内容相对较多,容易造成施工问题阐述,威胁功能安全。故此,文章展开对水稳碎石基层的研究,分析具体的技术控制方式,旨在综合提升水稳碎石基层的可靠性,降低施工成本,规避安全隐患,并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稳碎石基层;公路施工;技术控制;质量

水稳碎石基层是一种具有较好耐久度、干温缩较小等特点,符合当前公路施工的基本需求,这也使得水稳碎石基层在公路施工中得到广泛运用。但是,实际水稳碎石基层施工中,质量问题干扰其性能,甚至带来隐患,亟需改进。基于此,本文展开对水稳碎石基层的研究,分析具体技术控制,详细内容如下。

1水稳碎石基层的相关研究

1.1涵义

水稳碎石基层即为水泥稳定碎石层,其主要选择水泥固结级配碎石,借助压实等施工完成施工。在具体的路基结构中,水稳碎石基层主要处于路基与面层之间,借助水稳碎石基层,可为路基提供一个稳定层。主要是因为,路基在实际的使用中,变形的几率较大,且容易受到水的侵蚀,造成路基功能降低。借助水稳碎石基层,可达到稳定基层,并保护基层受水侵蚀,保障路基性能。

1.2水稳碎石基层的材料

水稳碎石基层,在实际的使用中,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其具有良好的耐久、干温缩小和施工简单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水稳碎石基层的应用价值。而具体施工材料则是关系水稳碎石基层性能的关键。现对具体水稳碎石基层材料进行研究,保障其性能。

(1)水泥。它是水稳碎石基层中唯一凝胶材料,为确保具体水稳碎石基层的性能,在水泥选择中,需将初凝时间、终凝时间等,纳入到选择体系中。如可选择初凝时间>3h,终凝时间>6h,且标号较低的水泥类型。值得注意,水稳碎石基层必须规避早强、快硬等型号的水泥。

(2)碎石。同样是施工的关键,具体需控制粒径,为粒径≤31.5mm,压碎值≤28%。且碎石包括粗集料与细集料。粗集料用于增强底基层的坚实度,进而增强路基可靠性。而细集料,则表面光滑、粒径小。

2工程概况

为研究分析水稳碎石基层在公路施工中的技术控制,本文结合某一具体工程为例,本文工程具体的起讫桩号为K1+250-K1+900,基层为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下基层工程量总计:5325m3。且具体施工中,水稳碎石基层为5.5%的水稳碎石基层,其中,基层的最大干密度2.301g/m3,最佳含水率为7%。具体施工技术包含施工准备期间的技术及具体施工阶段的技术类型。现文章主要对施工准备阶段及施工阶段进行研究与分析。

3水稳碎石基层在公路施工中的技术控制

结合上述工程的基本情况,本文对水稳碎石基层的具体施工技术展开控制,达到提升质量,控制隐患的目的,增强水稳碎石基层的可靠性。

3.1施工前准备

施工准备阶段涉及的内容较为驳杂,其中包括具体技术准备、设备准备和材料准备等。其中,设备准备主要是完成对施工机械设备展开检测检验,确认设备的状态,对状态不佳的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对于技术准备,包括全面技术交底,施工技术审核等内容,保障施工技术合理,符合施工需求。前期准备中的测量技术,对后续的施工影响较大。本工程测量中,线路前进方向选择全站仪分节进行测量,并将其分布在前进方两侧40cm处,并于边桩防治钢钎,加装可自由移动的横杆,在架设基准钢丝,直径为3mm,并对其进行捆扎,从而完成标高测定,之后计算出虚铺系数。

3.2施工阶段

对于施工阶段,同样需要采取有效的技术控制,保障水稳碎石基层的可靠性,降低隐患发生。

3.2.1水稳碎石的拌制

在具体水稳碎石的拌制中,需要对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进行确定,需展开有效的测试工作,合理准备烘箱,保障测试效果。之后展开基层击实试验,可以得到如下表1的基本情况。

表1:基层击实试验

干密度(g/cm3)2.242.312.342.322.282.30

平均含水量(%)2.83.84.95.96.87%

借助上述基层击实试验,本工程在具体的水稳碎石拌制过程中干密度及最佳含水率的确定,按照干密度2.301g/m3,最佳含水率为7%选择,为具体施工提供基础。

具体拌制中,选择机械进行混合料拌制,拌制期间严格按照设计配合比进行搭配,并保障加水量大于最佳含水率,从而保障水稳碎石的拌制效果。

3.2.2摊铺

摊铺是水稳碎石基层施工中的重点技术类型,具体摊铺作业主要以机械摊铺的方式。具体摊铺时,需要合理展开对应的高程控制标杆,便于具体作业中的厚度控制。摊铺后,为确认路面的压实度,需要随时展开虚铺厚度。并注意对摊铺机的行进速度进行控制,保持匀速慢行,且中途不得停车。

3.2.3碾压

具体碾压过程中,本工程主要选择光轮压路机、振动压路机完成碾压作业。具体的碾压作业中,需要遵循“先轻后重,先慢后快”的碾压原则。首次碾压择取光轮压路机,之后,再选择振动碾压,为先弱振后强振,最后一次碾压选择光轮碾压完成终压。水稳碎石基层碾压中,通常碾压6~8次,碾压方能达到目标密实度,第1~2次碾压时,速度控制在1.5~3km/h,对于最后2次碾压,速度控制在2.0~3.0km/h。碾压完成后,为确认合格度,需要进一步展开对路面压实度的检测,确保水稳碎石基层满足施工标准。

3.2.4成品后期的养护

碾压完成后,需要展开有效的养护工作,碾压完成后覆盖土工布,2h后洒水,7d内始终处于湿润状态。28d后则给予正常养护。值得注意的是,洒水过程中,需要选择喷雾式,避免高压喷。另外,为避免松散问题,除去洒水车外的车辆,均不得进入公路。

结束语

本文研究分析水稳碎石基层在公路施工中的技术控制,本文主要从水稳碎石基层入手,研究具体水稳碎石基层,再结合具体公路情况,研究水稳碎石基层最佳含水率及干密度确认,再对具体施工中摊铺、碾压和养护等技术进行控制,保障公路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推动水稳碎石基层的合理运用。

参考文献

[1]王智.水稳碎石基层在公路施工中的技术控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7(5):180-182.

[2]郑军.水稳碎石基层施工技术的要点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5):19-20.

[3]郑敏.水稳碎石基层施工中控制要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0(5):45-45.

[4]高瞻.抗裂性水稳碎石基层的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0(6):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