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建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陈宇

陈宇

广东佛山

摘要:本文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体制不完善、缺乏规范意识、人员管理等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讨,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的管理人员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建筑管理,问题,解决方案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蓬勃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绩。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完善,建筑市场主体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市场竞争越来越大。我国建筑行业涉及到众多国计民生的领域,其中主要有住宅、商场、桥梁公路等都是建筑行业的范畴,建筑行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目前,建筑行业在管理存在许多忽视的地方需要管理者多加注意,这些问题都对建筑业未来的发展与建筑工程的质量有重大影响。

二、建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产业是国家经济腾飞的关键产业,对于国民经济的拉动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但是随着国际化和信息化社会的加快到来,许多建筑管理问题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不断暴露,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2.1、建筑管理体制不完善

作为建筑管理的基础,缺乏完善的建筑管理体制对于建筑项目规划、成本控制、质量与安全管理等都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的建筑项目管理的计划色彩仍然较浓,采用的是封闭式的管理模式。由于建筑管理制度的缺失,对于各种信息的处理存在任意性。并且往往只是在内部进行处理,对于其他企业的发展状况、企业运营等信息都不了解,无法把握市场的发展趋势,在决策上无法做到合理科学,对于一些市场变化也无法准确把握。管理体制不健全就会导致人力、财力和物力资源的配置达不到最优状态,就会出现管理人员分配不足,管理不当的情况。

2.2、建筑管理的相关规范缺失

建筑管理涉及的领域众多,从招投标到施工、再到竣工验收、直至最后的销售及售后服务等过程,都显示出了建筑管理的艰巨、繁琐和复杂性。如果建筑管理缺乏一定的标准和规范,那么对这些管理项目将形成非常混乱的局面。对一些建筑企业来说,在项目管理规范上存在严重的缺失,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与质量管理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操作规程。许多管理人员无章可循,对于违章操作现象无法进行有效的治理。对于工程招投标也缺乏相关规定,虚假招标、挂靠等现象屡禁不止。对于相关建筑企业的社会形象产生严重的损害,并且对于工程质量与安全有着极大的负面效应。

2.3、建筑人才管理的问题

建筑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其涉及几十个生产领域,对于综合经济的拉动作用非常巨大。由于其生产作业量巨大、项目繁多,因此对其管理需要高端专业人才,保障管理的有序性。但是我国目前建筑市场对于管理人才的重视程度不足,无法提供较为优异的工作条件,不能满足市场对于管理人才的需求,传统的理念限制了高薪聘请专业人才招募形式的发展、对于建筑管理往往由资质不高的人员进行掌握,无法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管理水平低下、目前。我国的建筑管理仍然是低层次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2.4、建筑质量管理的问题

许多建筑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一些漏洞,这种情况导致了有些并不具备施工资质的企业进入到建筑行业中,致使建筑行业在发展过程中施工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品牌和信誉,出现行业发展不稳定等情况。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常常不重视施工的管理,对误工与返工情况不严格管理,导致施工中成本不断增加。还有一些企业对新的设备和工艺在认知方面存在误区不肯吸收和借鉴先进技术,最终影响施工质量和速度。

2.5、管理部门分工不清、职责不明

目前,我国部分建筑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存在部门与部门之间分工不清、职责不明的情况,容易产生利益纠葛。并且没有落实项目质量管理责任制度,项目质量与个人绩效没有相挂钩。没有分清建筑管理的重点与关键,权责利不一致的管理形式导致责任推诿、扯皮等现象屡有发生,极大地影响了建筑管理的效率。目前,我国建筑管理存在许多漏洞和缺陷。但是相关项目负责人却没有充分重视,直接导致了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问题丛生。

三、建筑管理存在问题的针对性措施

3.1、建立健全建筑管理体制

作为建筑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建筑管理体制的建立健全应该从管理层率先入手,建立生产安全责任制度。并且健全相应的配套制度,如考核机制、奖惩机制等。通过制度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工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责任人。在此基础上应该努力提高管理层人员的素质,引进高素质人才。

其次,加强对一般管理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充分激发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调动每一个管理工作者的潜能,建立素质高、纪律性强的管理队伍。最后,应该对各项项目设置合理的制度机制,做到进度安排合理、检查严格有序、安全防范措施严格落实,提高工程整体的质量与安全性能。

3.2、健全项目管理的相关规范

目前,我国建筑管理中的一大问题在于项目管理的相关规范缺失,亟需加入各类建筑管理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范。对于项目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做到有章可循,管理有序、责任落实。从施工阶段到销售及售后服务阶段,都要有相应的规范条例,作为管理人员的管理准则。另外,建筑施工的勘察、设计、施工、验收等环节都要纳入规范化建设的轨道中。

3.3、加大建筑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管理人员是建筑管理的一线工作人员,应该有意识的加大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聘请管理经验丰富的专家对企业管理人员进行授课或其他形式的培训。多举办管理经验的交流座谈会,由各个项目负责人对本项目管理经验、心得进行介绍,交流成果提高管理效率。

3.4、实行监控管理

对建筑施工过程实施全程监控管理,可以把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监督部门等联合起来,组建成质量保障一体化团队,确保施工操作有章可行、规范高效。建筑企业应把工程质量放在首位,从而作为扩大市场、提高竞争力、企业长远发展的根本手段。在施工过程中,通过严格控制管理,防止因误工、返工与返修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与工程质量。建筑施工企业应勇于舍弃落后的工艺与设备,引进先进的技术与设备,使企业效益达到最大化。

3.5、创新和细化管理形式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对于建筑企业的工期进度控制、造价管理、质量与安全控制等方面,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越来越深入,利用计算机作为管理的辅助工具有利于促使管理形式更加精细化。众多项目的管理必须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从粗放型管理向集约型管理转变,对于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要严格遵守一定的技术标准。施工工艺要严格符合相关标准,有效地克服项目管理的漏洞。提高建筑管理整体质量,促进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应用更加深入,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建筑企业要想保持竞争力,必须提高建筑管理的整体水平,克服建筑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创新管理形式,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促使管理体制更加完善,对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找到解决的方法,促进建筑企业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水中.建设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探析[J].国际城市规划.2013(05)

[2]尹建平.浅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1(10)

[3]艾芳玲.浅析当前工程招投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2(03)

[4]袁伟凡.浅析工程设计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城市规划学刊.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