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沙流体悬浮床在临床中的应用与护理

/ 2

矽沙流体悬浮床在临床中的应用与护理

黄成美周异铭卜海燕赵杨

黄成美周异铭卜海燕赵杨(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烧伤科617067)

矽沙流体悬浮床是利用流体流动悬浮原理设计的具有治疗作用的病床,主要用于各种烧伤病人,病情危重休克期病人,躯干、背侧软组织损伤的病人,缛疮预防及治疗等。我科于2004年8月开始应用矽沙流体悬浮床治疗大面积烧伤患者至今,效果良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2004年8月至2011年8月我科48例烧伤患者应用了矽沙流体悬浮床,其中男性33人,女性12人,小儿3人,烧伤总面积16%—100%,创面深度为深Ⅱ-Ⅲ度。合并轻度吸入性损伤8例;中度吸入性损伤11例;重度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8例。其中2例因脏器功能衰竭死亡,其余均治愈出院。

2准备

2.1放置悬浮床的环境准备将悬浮床置于单人空调房,房间物表紫外线消毒,湿式打扫,尽量减少不必要人员的流动,门口放置含消毒液的鞋垫,专人护理。保持室内空气洁净,室温保持24℃~30℃、湿度40%~50%,避免过湿拖布拖地,雨季等潮湿天气使用除湿器。天气炎热或寒冷时可通过空调保持室温的恒定,床温与室温的温差不超过6-8℃,以减轻悬浮床的工作负荷。(物品准备:除湿器、加湿器、温湿度计)

2.2悬浮床的准备

2.2.1接到有患者卧悬浮床的通知后,取出过滤网,对微球粒过筛,检查有无潮湿及油污;床内矽沙是否充足。环境潮湿及油污污染,易使矽沙凝集成团,矽沙凝集成团和矽沙量不足都会影响悬浮效果。铺上干净的滤单,用橡皮套罩紧,防止微粒球漏出。再在滤单上铺上一次性无菌单及无菌烧伤纱垫,防止渗液污染。在2个患者交替期间至少要保留24h的悬流,以达到消毒防止交叉感染的目的。[1]

2.2.2提前1~2h启动悬浮床,使床缓慢升温,根据病情及环境把床温调节至30℃~32℃,一般夏天28-30℃,冬天30-32℃。观察床的悬浮情况,用手去感觉力度大小,微粒是否均匀。

2.3患者准备烧伤患者因疼痛等原因焦虑、烦躁,并且一开始不了解悬浮床的好处与性能,可能会不配合。所以在入卧悬浮床前,应耐心讲解使用悬浮床的目的、意义使患者有思想准备并愿意接受。给患者讲清使用悬浮床治疗花费较高,但由于创面愈合比使用普通床及翻身床快,发生感染的机会大大减少,有利于降低应激反应如烧伤病人最常见的消化道溃疡出血及各种并发症,减少换药次数,缩短住院时间,实际大大降低病人住院成本;且提高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3护理

3.1严密观察创面情况防止大出血卧悬浮床患者一般采用暴露疗法,干热的空气可以透过滤单倾泻到创面上,一般患者使用悬浮床24-48h创面即变干燥结痂,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创面会越来越干燥。在为患者换床单等变换体位的操作时,容易导致干燥的创面出血如:耳廓、枕部、肩胛部、肘部、臀部等部位,病人往往毫无感觉。所以,进行各项操作应轻柔,避免四肢创面过分挤压而出血。仔细观察创面情况,若创面出血,可用无菌纱布加压止血,避免大出血的发生。[1]

3.2准确记录出入量、预防高渗性脱水卧悬浮床的患者由于床内持续干热气流使机体水分失去增加,据估算可比正常增加2倍以上,水分补充不足,易引起患者高渗性脱水。因此,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解释原因,鼓励其多饮水,并准确记录出入量,注意补液量的调整及监测有无电解质的紊乱。补液量可参考悬浮床说明书推荐的补液公式:每天补液量(ml)=3×烧伤面积(%)×体重(kg)+2000ml含钠液(每升溶液含钠45mmol)[2]。并注意尿量及末梢循环的观察,尿量的观察仍然是目前烧伤病人治疗中病情观察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能较为客观地反映机体内循环的灌流量和肾功能的情况,在观测尿量过程中还要注意尿颜色的变化,出现血红蛋白尿时要及时报告医生,以作相应的处理,了解肢端的皮温、甲床的充盈情况,以便及时发现是否存在机体缺水或组织受压,结合每小时尿量及末梢循环的情况,保证有效循环。

3.3呼吸的监测和呼吸道的护理

3.3.1严密观察病人呼吸情况仔细观察其胸廓起伏的幅度,特别是胸部有创面的患者。有无焦痂限制呼吸,认真观察病人呼吸的深浅度、频率、节律及方式,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3.3.2充分的气道湿化。由于悬浮床内持续热流及干燥的空气,引起呼吸道粘膜干燥,因此要充分湿化气道。有气管切开的患者予气道内24h持续湿化,即用0.45%生理盐水250ml+庆大霉素8万U+糜蛋白酶4000U持续滴入。根据病人痰液情况及空气干燥程度等原因调节滴速,但滴速过快易使病人不可赖受导致呛咳(一般不超过10滴/分),可使用湿化器提高空气湿度。目前临床气道湿化液,最普遍的是生理盐水。但等渗的0.9%氯化钠当其进入呼吸道后水分蒸发成为高渗溶液,氯化钠沉积在气管壁上影响纤毛运动,痰液脱水变稠而不易咳出,甚至形成痰痂、痰栓,?使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弱,肺部感染随气道湿化程度的降低而升高[3]。我科用0.45%氯化钠液代替生理盐水。因为0.45%盐水属低渗溶液,水分蒸发以后,留在呼吸道内的水分渗透压符合生理需要,保持了呼吸道纤毛运动活跃,不易形成痰痂及痰栓,对气道及肺组织的损害最小[3],较少引起刺激性咳嗽,并且缩短了吸痰时低氧血症的持续时间。部分患者能自行将痰咳出,大大减少了气道黏膜损伤出血的危险。无气管切开患者,可采用雾化吸入。

3.3.3预防误吸的发生。卧悬浮床患者,应以透气的沙垫稍垫高头部,头偏向一侧,防止发生咽喉部坠入性水肿,影响呼吸道通畅;气管切开或插管的危重患者,应采用带气囊的气管套管,并经常检查气囊有无漏气,防止呕吐物误吸[4]。

3.3.4预防肺部感染由于体重的原因使身体下沉,处于中凹卧位,肺部的运动有不同程度的受限,因此要协助患者翻身拍背,咳嗽排痰每日4次。鼓励患者主动间断性做深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

3.4特殊观察护理

3.4.1床温的监测悬浮床的温度可根据患者的感觉及需要进行调节。但是床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床温的监测不能单看操作屏上的温度显示,应根据患者的自身感觉以及温度计测试床内的实际温度与床显示的温度是否相符来监测。如高于或低于设定的床温,均应查找原因,以防悬浮床的产热和散热系统失常,所以床温的监测及循环水是否通畅应作为交接班、巡视患者的重要内容之一。

3.4.2体温的观察给患者测体温时,要考虑体温计放置的部位是否会受到床温的影响,对体温过高或过低的患者以测肛温为宜,因腋温易受到床温、创面渗出液等因素的影响。

3.4.3防止胃扩张小儿胃肠功能发育不健全,而且表达方式差,使用悬浮床易发生口渴、饥饿现象,常吵闹要进食,如不查明原因适当控制,易发生胃扩张,胃扩张时导致呕吐,甚至发生窒息。因此,告知家属喂养要有计划性、时间性、量化性[4]。

3.4.4大小便处理悬浮床治疗中患者若要排便,护士应协助患者居悬浮状态,将便盆置于臀下再关机,便毕先用消毒液洗净会阴部,再开机取出便盆。我科对于臀部有创面的患者都采用在臀部下方用力按压后停机,就会出现一个凹槽,在凹槽内铺上塑料袋就可以嘱患者解大便。解完后将塑料袋收走,做好肛周护理后在开机。该方法比较简单且能有效保护臀部创面。

3.4.5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及家属使用悬浮床的注意事项1.保持床单元清洁、干燥,避免水、油等污染床单元,污染后会导致矽沙凝集成团,而影响悬浮效果。2.避免在床单元上使用利器,以免划破虑单,导致矽沙漏出。3.保管好手机、手表等物品,不可将此类物品放置在床单元上,以免矽沙进入导致物品的损坏。

3.5专人负责保养悬浮床

悬浮床停用后应专人负责保养,定期检查空气过滤器的洁净度,进水滤清器及集尘器的情况,及时更换滤芯。取出槽内的过滤网过筛矽沙、异物、结晶体,并补充矽沙以保证浮力。潮湿天气应启动悬浮床工作1—2h,达到除湿的目的。取下滤单用中性的肥皂水清洗,忌刷洗、搓揉,并检查滤单的完整性,避免利器置于滤单上。设立使用登记本,详细记录每次使用的起始时间,每使用1000h需停机4h。厂家维修人员上门跟踪服务,定期保养、清除故障。

4小结

对于各种烧伤病人及各种原因引起的躯干、背侧软组织损伤的病人;缛疮预防及治疗、皮瓣移植等病人,使用矽沙流体悬浮床能有效避免创面受压,保持创面干燥,加快创面的愈合,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在使用矽沙流体悬浮床的过程中,要做好相关的各项准备及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其能积极的配合治疗,严格观察各项注意事项,保证悬浮床的正常工作,给患者带来更安全、放心、优质的治疗和护理。

参考文献

[1]魏丽君.严重烧伤病人应用流体悬浮床的特殊观察与护理70例.实用护理杂志.2003,19(7):16-17.

[2]徐萍.大面积烧伤患者悬浮床的应用及护理.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1):100.

[3]梁慧梅,黄明英.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护理进展.护理学报.2008,15(9):36-38.

[4]程道荷,王芳.应用流体悬浮床治疗重度烧伤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现代护理.2006,12(27)2571-2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