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式心理护理在儿科的应用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1

激励式心理护理在儿科的应用观察

赵小云

贵州省思南县民族中医院贵州思南565100

摘要:目的观察激励式心理护理在儿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10例儿科住院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激励式心理护理。对比两组的遵医行为、满意度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遵医行为优良率和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则较对照组短。结论激励式心理护理有助于儿科患儿对医疗工作的配合,有利于其的临床恢复。

关键词:激励式;心理护理;儿科

多数儿童都认为,医院是最可怕的地方,因为在医院中要适应陌生的环境、要接受侵入性治疗(皮试、肌注、静注等)、服用口感不佳的药物,甚至要面临死亡的威胁。为减少儿科住院患者由于住院所带来的各种心理应激状态,对日后的人格发展和就医有正确的认识,我们特对患儿采取激励式心理护理,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7月-2013年6月的110例儿科住院患儿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4~12岁,平均(6.83±1.62)岁;疾病类型:扁桃体炎17例,流行性感冒10例,肺炎12例,腹泻16例。对照组男32例,女23例;年龄5-11岁,平均(6.71±1.06)岁;疾病类型扁桃体炎14例,流行性感冒11例,肺炎13例,腹泻17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等一般情况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即在患者人院后1h内由有经验护士到病房中了解患儿和患儿家属情况,并给予常规的医疗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激励式心理护理:(1)患儿在接受侵入性治疗和服药时,嘱家属在旁安慰,给予其情感支持。(2)介绍病房当中其他正在接受相同治疗但依从性较高的患儿,让其他患者树立可以学习的榜样。(3)在接受治疗和服药时,播放儿童爱看的音乐和电视节目,以分散患儿的注意力,从而降低其疼痛感。(4)建立有效的奖励制度,根据患儿的喜好,采用小红花的形式对配合治疗的患儿进行奖励,并在病房内开展小红花评比活动,从而促进患儿的竞争积极性嘲。(5)护士在进行操作时,可以通过幽默的语言和轻松的面部表情,以减轻患儿的紧张心理。对比两组的遵医行为、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患儿的住院时间。

1.3判定标准

1.3.1遵医行为[1]主要包括对各种检查、侵入性治疗、服药的配合及休息和进食是否按时。均以优、良、差三级进行判断。

1.3.2满意度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以满意、一般、差三级进行判断。

1.4统计学处理本研究里所有数据均由SPSS13.0数据分析软件处理而得,计量资料用±s表示,差异性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以P<0.05为表示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遵医行为优良率和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则较对照组短,见表1。

3讨论

由于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者的工作中心更多地关注到患者的心理状态,心理护理的作用日益重要[2,3]。而心理护理的实施重点所依靠的是护士的表情、语言和行为等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的影响。激励式心理护理指的是对人动机持续激发的心理过程,通过有效的激发令机体始终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当中。其用于儿科可对患儿进行积极的健康教育和树立榜样增加患儿的依从性,同时采取奖励和相互比较的方式激发患者的竞争意识,分散患者由于各种原因所造成的恐惧心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和缩短病程。在生理上,当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便会更积极地调动体内各种能量以应付疾病,促进机体有效的恢复。在心理上,被激励后的个体精神处于兴奋状态,可以提高对疼痛耐受的阈值,并且对疾病治疗保持乐观的心态,其遵医依从性也会随提高,从而保证了治疗的顺利开展,故较好的缩短了患儿临床恢复的时间,同时也增加了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本组资料中使用激励式心理护理的一组患儿遵医行为的优良率、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都高于行常规护理的一组,同时住院时间也明显比行常规护理的一组短,P<0.05。因此,我们认为激励式心理护理有助于儿科患儿对医疗工作的配合,有利于其的临床恢复,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肽芝.激励式心理护理在儿科住院患儿中的效果[J].中国医疗前沿,2011,06(17):79-80.

[2]曾繁霞,李金霞.儿科护理中的心理护理及人文关怀探讨[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5):428-429.

[3]杨清玲.儿科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的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6):15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