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企业员工培训的困局浅析

/ 2

如何走出企业员工培训的困局浅析

张文涛张欣怡杨琼

(河南鼎力杆塔股份有限公司)

关键词:企业、员工、学习、培训

在组织学习过程中,培训作为更新知识、提升技能的有效手段,近年来逐渐被提升到企业战略的高度,越来越受到高层领导的重视,很多企业还设立了企业大学等专门机构,以提升培训效果。但在实际培训进程中,由于存在员工参与积极性低、培训组织不力、培训模式单一等问题,培训工作常常陷入困局,培训工作者为此承受着巨大压力。如何改进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果,成为当前培训工作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企业培训工作的困局

企业培训工作困局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低。面对这种情况,很多企业多采用“治标”的办法,比如加强考勤、工资挂钩、高压政策等,试图通过加强管理,提高员工培训参与率,提升培训效果,但往往事倍功半,招致很多或明或暗的抵触行为。同时,员工在一个相对消极的状态下参加培训,人在心不在,取得的“培训效果”也都是表面文章,缺乏实质内容,遑论实际效果了。在这一过程中,企业浪费了资源,员工浪费了时间,对双方来说都是净损失。

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低,问题产生的根源往往还是在于培训本身。究其原因,培训一开始就是“老板的单相思”,老板一厢情愿的谆谆教导很难点燃员工内心的学习欲望。往往都是培训模式不适应员工学习的特点、不能满足员工成长的实际需要。企业员工是成年人,其学习动机、方式不同于在校的学生,往往具有功利性、基于经验学习、时间紧张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企业培训要采用适合企业特点的模式和内容,否则就会适得其反。因此,企业培训工作者必须首先深入研究、把握员工学习真实心声,然后在此基础上调整培训模式,搭建灵活多变的培训渠道,设计多姿多彩、寓教于乐的培训课程,才能形成企业培训与员工成长的良性互动、互惠共赢。

二、企业员工学习的特点

1、具有功利性的动机。显而易见,企业开展培训学习最根本的目的是提升广大员工的知识和能力,适应企业发展需要,从而促进企业业绩增长。企业负责人开展培训的原始动机实质上还是为了企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功利色彩。但企业在开展培训时候往往唱高调,粉饰初心,宣传的都是打造高素质团队,培养多面手人才等等。所以一定要把这种功利性,转化为员工内在的需要,才能真正淡化功利色彩,促使员工自觉自愿地参与学习。

2、具有自我导向的特点。企业员工一般都有社会经历,相对成熟而独立,对自身学习有较强的自我意识,能主动分析自己的学习需要,形成学习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课程资料,并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评价的能力。对于进一步的学习来说,这些经验既具有积极意义,也可能成为学习障碍。员工学习大多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经验的有机结合,所以培训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员工已有经验的唤醒、提高和升华。

3、对学习效率有较高的要求。员工学习普遍存在“工学矛盾”的问题,员工既要完成担负的工作任务,又要分心于家庭、社交等因素,还要抽出时间来“充电”,确实很辛苦。他们大多期望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知识的补充和技能的提高,相应地,对培训内容的针对性、高效性、简练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实际工作帮助小、过于冗长甚至疲惫的培训,都会降低员工培训的积极性。

4、一般都采用强制的方式要求培训。目前很多企业开展的培训都普遍存在着强制色彩,企业管理者为了推动下属完成培训工作目标,往往把培训任务与工资、绩效、晋升,甚至股权等相挂钩,这也导致员工不得不参与培训学习,但大多数内心有抱怨和抵触情绪。强扭的瓜不甜,强制学习的实际效果也肯定会大打折扣。

三、走出困局的路径

1、结合员工学习动机,合理规划培训课程。不同的企业,员工有不同的职业发展阶段、发展节点(比如职位晋升、职位转换等),培训工作者要善于识别员工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学习动机,与员工职业发展的重要节点有机结合,规划员工培训课程,充分利用员工职业发展动机,因势利导,有效转化为内在的学习意愿,帮助员工持续提升工作能力。

2、加强调研与策划,提高培训内容的实效性、启发性。培训内容要理论联系实际,立足于帮助员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由“课程中心”向“问题中心”转化。要由“急用先学”入手,在取得“立竿见影”效果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延展、提升,帮助员工提高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力求取得“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

、优化培训管理,服务员工自主学习。培训管理需要由原来“管过程”向“管两头”转型,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工作需要确定培训课程,同时对学习成果提出明确要求。同时,放开学习过程,由员工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安排,企业要在员工学习过程中提供讲师指导、资料提供、资源匹配等支持,帮助员工学有所成、学以致用。

4、融入工作之中,形式灵活多变。培训不仅仅局限于在一个窗明几净的课堂上,讲师把教案讲解传授给员工。在企业工作中,开辟更多元的渠道反而有助于丰富培训体系,更加潜移默化地传道、受业、解惑。比如讲话、晨会、内刊等平台,还有以会代课、以练带学、以师带徒等渠道,都可以有的放矢,有意识地把需要培训的理念、知识和技能融入到这些日常工作之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5、选择最佳环境,尽量带薪培训。现代社会是一个高压力、快节奏的时代,员工往往因为工作繁忙,或家庭、社交等原因,而无法静下心来像学生一样单纯地学习。所以选择合适的场所、环境、时间、方式是保障培训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的重要因素。同时采取带薪培训也能激励员工自愿培训,把培训当作一种福利去享受。

6、验证培训效果,巩固学习成果。培训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应知应会和岗位综合技能,从而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所以不能一培了之,一定要实实在在、认认真真去验证培训的效果。通常我们可以采取考试、考核、现场操作、课堂互动等多种方式对培训效果进行验证,对组织好、学习好、考试好、应用好的部门和个人一定要及时奖励,反之要给予处罚。一定要奖罚并重,激励为主,处罚为辅,这样才能刚柔相济,正向引导,打造松弛有度的学习环境。

7、最后一条,如果采用以上措施,有的员工仍然无动于衷、滥竽充数、不思进取的话,那企业管理者也必须痛下决心,奖勤罚懒,淘汰这些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南郭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