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病虫害防治中农药的施用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果树病虫害防治中农药的施用技术

赵现蕾

关键词:果树病虫害防治农药施用技术

1.果树病虫害防治注意事项

1.1把握好病虫害防治最佳时期。在果树病虫害抵抗力较低、虫体群居的阶段,要采取科学性的防治措施,这样才能够达到良好的病虫害防治成效。将科学的预测作为基本性前提,按照病虫害客观形成规律来做好病虫害的有效防治,把握好病虫害防治关键阶段。例如,梨木虱在若虫的孵化强盛时期,如果虫子分布比较集中,但是没有分泌黏液,这种情况下药液能够直接接触到虫体,所达到的杀虫率是非常高的。

1.2正确科学地使用农药。因果树种植时果农在病虫害防治上使用农药的单一化现象比较严重,许多果树病虫害都形成了非常显著的抗药性,广谱农药在病虫害防治上所达到的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所以,正确科学地使用农药,严禁使用违禁农药是需要大力倡导的事情。

1.3实施区域化联防联治。当前,大部分的果树是以户为单位进行分散式经营及独立管理的,所以会形成比较集中的且联系在一起的果园,果农相互间可以实施联防联治,在特定时间内进行统一喷药,唯有如此,才能够避免各区域之间因一户或者某一户在病虫害防治工作上力度不够而形成病虫害反复侵害或者病虫害再度传播的情况,以免反复防治给广大果农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2.生物农药的合理利用

一般而言,生物农药对人、畜和各种有益生物不会产生多大危害,且安全度高,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生物农药属于绿色环保型农药,具有安全、高效、广谱的优点,既不会产生抗药性,更不会有交叉抗药性产生。

2.1合理选用生物农药。生物农药可以划分为矿物源、微生物源、动物源和植物源农药,品种非常多,特点各异,功效不同,作用也不同。因此,在选择生物农药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做到有的放矢地使用。

2.2生物农药在果树病虫害防治过程中的应用

2.2.1多抗霉素。多抗霉素是一种属于抗生素类型的杀菌剂,具有较强的内吸性。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可防治苹果炭疽病、苹果轮纹病、苹果斑点落叶病等病害。在苹果树花期到果实套袋之前,连续喷洒2次;在苹果树谢花后的7~10天开始进行喷药,在春梢时期一般喷施2次,在秋梢期则喷1次即可。如果将波尔多液与其进行交替轮换使用,其防治效果更佳。

2.2.2阿维菌素(齐螨素)。阿维菌素属于抗生素类药剂,对果树害螨有触杀和胃毒作用,但是不能杀死虫卵。为了防治苹果全爪螨(苹果红蜘蛛)和山楂叶螨,应该在苹果树落花后7~10天喷洒1.8%齐螨素乳油5000倍液,持效期约30天。同时,该类药剂也能较好地防治金纹细蛾、苹果黄蚜、二斑叶螨等害虫。

2.2.3农抗120。农抗120属于微生物源农药,对病害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施用微生物源农药时一要避免温度过低,二要避免强光,三要避免干燥,四要避免与杀菌剂混用,五要避免施药后受大雨冲刷。4%农抗120水剂600~800倍液可防治苹果白粉病、苹果炭疽病、苹果锈病等病害,在苹果树发病初期喷药,每隔15~20天喷1次。若病情比较严重,则应缩短喷药周期。

3.病虫害防治中农药的施用技术

3.1农药喷雾技术

3.1.1树冠喷雾技术。在果树的化学防治中,将农药加水调配以后,用喷雾器喷洒成气雾,使果树的全冠各个部位均匀着药,达到防治果树某一病虫害的目的即为喷雾法。喷雾技术可以应用的农药制剂有乳油、可湿性粉剂、水剂、悬浮剂及可溶性粉剂等。根据施药器械及其雾化机制,喷雾法可分为压力雾化法、弥雾法2种。压力雾化法的雾滴直径较大,用于针对性高容量喷洒,防治果树中下部的病虫害较好;弥雾法雾滴直径较小,为小容量飘移性喷洒,果树株体的上部沉积药量较多,喷幅较宽,喷洒效率高,但在喷洒时受气流和风的影响较大。

3.1.2低容量喷雾法。低容量和超低容量喷雾,是指用迷雾喷雾机等机械进行弥雾喷雾,用药剂型较窄,多为专用的高浓度乳油剂,喷出的雾滴极细,黏附力强,溅落的极少,对防治对象的锁定率、覆盖率都较大。对活动性大的害虫防治效果较好,对病害、移动性较小的介壳虫之类的害虫防治效果较差,低容量和超低容量的喷雾法可以大幅减轻劳动强度,不受水源限制,但仅限于没有上升气流和小风的情况下使用。

3.2农药喷撒粉技术

3.2.1喷粉技术。喷粉技术,即使用喷粉机将分散度合乎要求的粉剂制剂均匀地喷撒到防治对象上。喷粉技术是否达到要求,要看是否有较多的药液均匀而持久地沉积在果树植株的表面上。喷粉器的进风速度快、进料快,喷幅宽,喷出的粉量就越大。喷粉技术不受水源限制,在大面积防治时速度快。在自然风的风速达到1.0m?s-1时,不宜采用喷粉技术。果树植株有露水时,有利于药粉附着。喷粉24h内如果有降雨,应予补喷。

3.2.2地面撒粉技术。地面撒粉主要是毒土,药剂为粉剂时可以直接与细土拌和;药剂为水剂时,应事先将药液稀释成4~5倍的溶液,用喷雾器喷到细土上,拌匀后进行撒施。地面撒粉应当在晨露未干时进行,用手撒毒土时应当有防护手套。地面撒粉防治面积大,药效持效期长,对在土壤里越冬的害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3.3农药灌注堵塞技术

3.3.1灌注技术。灌注技术是用注射器将药液慢慢注入果树树体韧皮部与木质部之间,或用输药药液瓶挂于果树植株上,针头插入适当的部位将药液注入。灌注技术在果树植株个体发生病虫害时应用,不适宜病虫害大规模发生时防治。

3.3.2堵塞技术。当果树植株发生病虫害时,将所需药液用注射器直接注入害虫钻蛀的孔洞,或用竹、棉签、木签等加脱脂棉蘸上药液,塞入虫孔,然后封闭空洞,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

3.4药液涂抹包扎与毒饵诱杀技术

3.4.1农药涂抹包扎技术。在春季果树发芽前后树液开始向上流动季节,将用于防治的药剂配成一定的浓度涂抹于果树的主干上,然后用塑料薄膜包裹涂药部位,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此法主要用于刺吸式口器的害虫,如红蜘蛛、蚜虫、介壳虫等,或者用于缺乏某种营养元素等害虫防治。此法用药主要选定具有内吸性的药剂。值得注意的是,果树果实采收前70d不得用此项技术进行防治,已结果的果树,不得用剧毒农药进行涂抹。

3.4.2毒饵诱杀技术。毒饵诱杀技术主要用于害虫和有害的软体动物等。将具有胃毒作用的药剂与毒饵拌和成一定的比例(1:5),于傍晚和雨后分散均匀撒于果园之中,用以诱杀地下地面上的害虫和有害动物。

综上所述,果树种植是我国植物种植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病虫害问题在果树种植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实际的果树种植的病虫害防治和农药使用方面,相关人员应该注意农药的使用时间、使用剂量和使用方式,科学合理的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参考文献:

[1]梁秀玉.园林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措施[J].乡村科技.2017

[2]焦勇力.园林病虫害防治对策[J].中外企业家.2017

[3]唐黎标.果树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山西果树.2015

[4]张和,杨自方.果园病虫害防治的误区[J].现代园艺.2015

[5]田立军.果树病虫害防治误区及对策[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