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英语预习习惯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2

培养小学生英语预习习惯的策略研究

黄瑶

浙江省浦江县大溪中心小学322200

[摘要]小学英语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由于知识的连续性,交际性和学时的缺少,让“预习”,尤其是“课外预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预习的意义、预习的策略两个方面讲述小学生英语预习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预习的意义;预习的策略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新课标指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交给学生,取得尽可能大的效果,而是首先在于教给学生怎样学习,学习发展自己,以利于离开学校后继续学习发展。而学会学习的基本途径是善于自学。小学英语是一门比较特殊的学科,由于知识的连续性、交际性和学时少等特点,让“课前预习”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要更新观念,确立学生是主体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中大胆实践和探索。

一、预习的意义

(一)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在预习过程中,学生带着问题,带着任务进行自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推动学生主动学;在课堂上,如果学生课前有准备,那么听起课来就主动了,课堂记录就有了重点,对老师的启发性问题的反应就快,预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培养自学能力。

预习在培养自学能力方面有显著的作用。在预习时,要学生独立去听录音、读教材,独立去解决老师设立的疑问,长期以往,定能提高学生接受新知的能力。

(三)提高听课质量。

通过预习,学生了解到自己在那些方面已经能说、能答了,哪些方面还不行,做到了心中有数。学生在预习中碰了避,回过头来,会期望在课堂中找到答案。带着问题上课,能大大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推动教师的课堂效率。

(四)扩大课堂参与面。

如果不通过预习而直接上新课,对于部分中等生、后进生而言,课堂的参与能力不够,只有小部分的优等生在撑张门面。进行了预习,一些中下生就能根据任务,有了充足的思考时间,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参与资本,从而在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参与意识,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二、预习的策略

(一)给学生明确的预习指令。

对于预习,老师必须要非常清楚地下达指令,即要求学生在预习时有哪些要求,要完成哪些任务。学生在老师明确任务的指引下,才能将预习的框架搭建好,并积极而认真的预习反馈,好的学生还可以在此基础上,有自己更多的思考和构建。

(二)教给学生基本的预习方法。

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要想让学生具有自学的本领,作为教师尤其要重视方法的指导。根据英语学科文本构建结构,可以对不同内容的文本作一个基础化地方法指导:

1.词汇课的预习策略。

词汇课的教学重点是能让学生能听、说、读、写词汇,并能在简单的句型中运用新授单词,目标简洁明了。我们要好好利用配套光盘、向上网线上跟读作业,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预习。

2.对话课的预习

对话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在相似的生活场景中,用英语进行交流。对话课的预习,要让学生先听课文录音,以锻炼自己的听力能力,不要求完全能听懂,能听懂个只言片语也是进步的阶梯;再听录音读课文,反复聆听难读部分。并做到心中有数,以便下次课堂上的重点关注;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解决老师预留的问题,个别层次高的学生可以自编相似对话。

3.阅读课的预习。

阅读课是学生预习最棘手的内容,也是课堂教学的难点所在。一篇阅读课文,往往包含了许多新的词汇,尤其是六年级。面对阅读课,学生总会有一种畏难情绪,过多的词汇和句子成为学生学习的拦路虎,也直接影响了教师的课堂教学。该如何开引导学生清扫这些预习中的障碍呢?首先,应降低预习要求,阅读理解,只要求能理解大体内容,不精确到字字句句,回家仔细听录音,有疑惑的地方带回课堂,重点关注;最后,根据上、下文意思理解大致内容,能回答老师预留的具有代表意义的问题。

(三)预习的内容要具有层次性

在预习设计时,可以依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将对部分预习内容分成三个层次:缓进生、发展生、快进生,每一个层次都有明确的预习内容和要求,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能力,进行自主选择。由于是基于学生实际能力设计的预习内容,学生对这样的预习充满了热情,所以做作业时格外投入和关注,预习的质量和效果也会有所提高。

(四)引进激励机制,激发预习热情。

小学生都有较强的好胜心理,而且还是敢想敢做,教师要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一心理特点。在预习中适当地采用竞赛的形式,如,看哪组的同学词汇掌握的好,哪个同学能把老师预留的问题答得好,谁能较流利地朗读对话等,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小奖励,并把预习情况与学生的平时成绩及学期中、末的推评“英语小天使”挂钩。

(五)注重与家长的合作,提高预习效果。

要注重与家长的合作,作为英语教师,有必要利用家长会、日常交流的时间,对家长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做好预习,展开必要的辅导,指导家长在学生英语预习时,要做些什么,赢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提高预习效果。因而,将预习指令书面化,在此环节中也显得非常重要。书面化地要求,能使家长更好地监督,帮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

现代社会倡导终身学习的思想。自主学习能力是终身学习的前提,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的必经之路。“授之一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一生”,让我们切实从预习工作抓起,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孩子们走入社会之后能够真正实现自主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及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陈正芳.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初探[J].中国人民教师.2015,(6)。

[3]朱永娟.小学阶段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初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