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农业在农业环保中的优势及改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传统农业在农业环保中的优势及改进

边爱春

山东郓城县农业农村局山东菏泽274700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演进和诸多问题的加深,可持续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农业是人类生存繁衍、经济发展、物质文化以及社会进步和人类尊严的基础,在人类持续生存和发展中举足轻重。近年来,许多国家把目光转向东方,转向中国,回归“天人合一”。提出生态农业、环保农业、绿色农业等各种“生态型”发展模式,以寻求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农业持续发展道路。中国传统农业从人与自然的“和合”、“共生”关系出发,提倡天、地、人、物系统的整体平衡和协调,坚持农业生产实践活动、农作物及农作物生长环境的协同配合,维持农业持续稳定发展。这是传统农业生态思想的基点。可以为当今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传统农业概述;农业现状;优势;改进措施

引言

农业环保生产,必须发展可持续的绿色产业。我们要加大对耕地的保护,提倡农家肥,减少化肥的使用,减少农药量,引导人们正确使用土地,同时最大程度地去改善与农业生产相关的环境和条件,做好农业的环保工作,实现农村以及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从传统农业技术在农业环保生产存在的问题着手,有针对性的解决问题,推动农业环保生产。

1传统农业概述

1.1传统农业的定义

传统农业是在自然经济条件下,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铁器等为主的手工劳动方式,以农民世代积累的传统经验来发展的自给自足的小农业经济为主的农业。

1.2传统农业基本特征

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是低能耗、低污染。它在当今社会仍然具有重要作用。其生产的主要动力是畜力,并由此形成一整套技术措施,如良种选育、有机肥的制作及使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土壤改良、轮作制度、病虫害防治、农机具改进、自然能源的利用等。

1.3传统农业技术

1.3.1传统农业讲求精细的土壤耕作和田间管理。

1.3.2传统农业重视选用良种

几千年来中国选育和积累了大量适于不同农田条件和经济要求的品种,从丰产、优质到抗逆等各种类型都有,作物品种资源居于世界首位。

1.3.3传统农业强调施肥的重要和保持地力

充分利用人畜粪便、种植豆料绿肥、桔秆还田、人工沤、烧制熏土等,以及把一切生活消费后的“废物”归还土壤。

2农业环保产业存在的问题

2.1没有做到真正的环保

近些年来,我国因为大力开发农业,并使用各种政策,增加农民收入。但在各种化肥生产出来后,为了提高农业产量,很多农民花了很多钱为了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农民的而收入,与此同时,因为化学肥料造成环境未然严重,导致土质和水质下降,长期使用反而会降低农业产品的产量。目前存在最严重的问题就是乱用化肥的现象。

2.2缺乏管理

在国家提出开展生态环保农业的时候,我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到如何提高农产品的产量的额问题上去了,而忽视了环保问题,为了提高农业产量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与此相关的环保部门更是没有把这个问题当做一回事,由此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2.3农民缺乏环保意识

农民大多数都是很少关关注国家政策的,对环保这方面的严重缺乏意识,不懂得环保的重要性。在他们严重提高农业产品的产量才是最重要的,而环保的相关人员也没有进行宣传,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3改进措施

3.1对农业实施清洁生产结合先进的技术

农业清洁生产是一种环保战略,主要特征为全过程控制和对污染源头的治理,以此避免产品使用、服务、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和产生,从而消除对环境的危害。另外大力倡导对绿色环保农产品的使用,例如使用降解地膜、绿色肥料和生物环保型农药、从源头进行治理等措施。

3.2推广生态农业的发展

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走生态农业建设道路。生态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的建设,生态农业主张少用甚至不用生长调节剂、化学农药、饲料添加剂和化肥等,保障生态环境和农业的平衡。主要施用的作物营养源是来自牲畜的粪便。农田中的杂草等也利用相关的机器设备进行铲除,病虫害的防止也靠食物链中的病虫的天敌来消除。

3.3结合先进技术修复已污染土壤

由于农药污染的普遍性和严重后果,因此要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对已被污染的水源和土壤进行修复。应用生物修复技术,通过微生物等将水中和土壤中的有害物质分解转化成无害物质的有机系统。是普遍认可的安全、有效的污染土壤修复技术。

3.4科学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

在农药化肥的实际施用过程中,由于操作的不规范和技术的落后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因此要根据农作物的实际需求,采用相应的施用技术和方式进行农药的施用。在农药和化肥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少和高质量农药,在农药施用器材上也要选择安全有效的器械,防止由于器械的质量较差而加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现象的发生。

3.5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环保工作的领导,增强农业环保的忧患意识和紧迫感

农业环保是一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边缘学科。农业环境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一方面环境是进行农业生产的必需场所和基础。没有农业环境,农业生产就无从谈起,良好的农业环境能促进农业生产的良性循环,并能使生产出的农产品达到优质、高产、高效和安全。而劣质的农业环境,会对农业生产产生负面影响,制约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合理使用农化物质。只要按照开发保护和增值并重的原则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科学地进行农业生产,就能维护生态平衡,为永续开发利用农业环境资源创造有利的条件,并使开发利用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农业生产具有现实性、具体性、见效相对较快,而生态环境保护综合性强、外延广、内涵深、效益慢,但影响深远,由于长期以来人们对农业环境与农业生产之间的辩证关系认识肤浅,致使农业环境保护工作长期滞后。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转变观念,准确认识和把握农业生产与环保的辩证关系,把农业环保工作真正提到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上,摆到国策的位置上,牢固树立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观念,加深对破坏和污染生态环境就是破坏和制约生产力发展理解,居安思危,进一步增强对农业环保工作的紧迫感、危机感和责任感。

结语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迅速发展,取得了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育约占世界22%人口的举世瞩目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系列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改革,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我国农业走向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所以大力发展农业环保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杨学津,刘明.环保产业指标体系中的关键指标水平[J].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4,(09).

[2]胡川.马生鹏.浅谈环保产业指标体系中的影响分析[J].人民黄河,2015,(15).

[3]聂哨兵,张世忠,当今农业用地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J].农村科学实验,2017年月10月.

[4]杨金砖,农业环保生产存在的问题[J].湖南农机,201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