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航空摄影测量数据采集及精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关于航空摄影测量数据采集及精度

黄敏陈强

江西省地理国情监测遥感院江西省南昌市330000

摘要:在航空摄影测量数据采集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渐进入数字测量时代,对传统的测绘技术进行了全面的优化和颠覆。其实,航空摄影测量数据采集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飞机航摄仪器对地面连续摄取像片,结合地面控制点测量、调绘和立体测绘等步骤,绘制出地形图的作业,从而有效的提升了相关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对其工作效率也有着显著的提升,其工作量也有着一定程度上的降低。因此,本文对航空摄影测量数据采集的一些相关内容,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阐述,以此提升了航空摄影测量数据采集的准确性。

关键词:航空摄影;测量数据;采集及精度

1航空摄影测量的含义及任务

1.1航空摄影测量的含义

航空摄影测量主要是借助航空飞行器,从飞行器上俯拍区域的图像,从而获得地面信息,并形成地形路,将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以形成数据信息库。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航空摄影测量在我国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在相关的测量技术以及测量设备上也逐渐朝着自动化及全面化的方向发展,使得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现代地形测绘、道路测绘以及森林测绘等的应用效果越来越突出,通过航空测量获得更为客观、立体的地面信息,其测量成本与技术优势远远优于传统测量方式。

1.2航空摄影测量的任务

现阶段我国航空摄影测量主要包括地形测量与非地形测量两种类型。地形测量是航空摄影的最主要任务,主要是通过对地形进行高空摄影,对地形获得全面的了解,并且还能够对摄影的对象进行一定比例尺寸的准确缩小及放大,通过航空摄影获得的地形数据能够实现测量区域图像的真实还原,这为相关的工程建设以及城市规划提供重要参考。非地形测量就是不与地形测量为目的的测量工作,而是通过对地形摄影来得出地形的变化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在现代军事中,常常使用航空摄影测量来侦查某一区域是否存在武装组织或者军事设备,此外航空摄影技术还应用于工程领域,通过勘测活动区域是否存在矿物质能源,以便实现区域的合理开发及利用。

2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科学性分析

在开展航空摄影测量活动时,首先对航空摄影测量方面准确性提出非常高要求,那么,在实际的航空摄影测量过程中,需要保证摄影目标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在正式进行航空摄影活动时,需要选择更好的摄影位置,在航空摄影测量方面,需要做好拍摄角度的掌握工作,这样直接的影响航空摄影测量效果以及航空摄影测量计算等等。在开展航空摄影的测绘工作过程中,需要结合客观实际以及实际情况,做好课题资料正确反应工作,这样能够更加有效获得数据,同时还能够选择更加合适比例来进行科学还原。同时,在实际的摄影过程中,需要加大大比例数字图使用频率,为航空摄影测量合理性和正确性提供保障。在进行数据还原过程中,需要谨慎选择还原方案,保证材料整理工作与资料收集工作符合实际情况,在绘制图形过程中,需要避免注意力集中在图像上面,可以恰当利用视频资料来为航空摄影测量技术科学性与精确性提供保障。

3航空摄影测量数据采集分析

航空摄影测量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对航空摄影的质量是有着一定程度上的要求,其要求主要为:航空摄影所获取的影像和信息,是航空摄影测量数据采集的重要参考依据。其质量与航空摄影测量数据的精准度有着直接联系。其实,在航空摄影测量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影像构成的质量,几何图像的质量,表观质量等方面,都是影响航空摄影测量数据精准度的重要因素。但是,在航空摄影测量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影像的倾斜角。在航空摄影测量的过程中,其影像是存在一定的倾斜角的,一般情况下,其倾斜角为3°,主要是由影像边缘的水准器影像中气泡多处的位置,对其倾斜角进行全面的判断。同时,在航空摄影测量数据采集的过程中,无水准器所记录的影响,若是没有发现任何的质量问题,那么可以在图像上选择相对明显的标志,并且利用摄影测量的方式,进行全面的抽查,这样可以避免其数据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差,保证了数据的精准度。

(2)航摄比例与航高。在航空摄影测量数据采集的过程中,由于其影像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其地形相对较为复杂、较为起伏,其比例也就会相对较为复杂,并且所指的位置也是一个相近的概念。同时,在航空摄影测量数据采集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地体比例尺的形式,将影像上的一线段l与地面上相应线段L的水平距离之间的比称为航摄比例尺:,其中H为相对测区平均水面航高;f为航摄机主体焦距。另外,在航空摄影测量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其航摄的比例并不是随意而定的,主要是根据测图的比例,大致与比例尺是一致的。同时,在制定航摄飞行计划的过中,选定航摄机和航摄比例以后,主要根据上述公式,确定航高的位置H。但是,在航空摄影测量数据采集的过程中,按照相应之前确定好的航高进行飞行,也会存在着一定程度上从差异。因此,应当对其差异,进行全面的控制,一般情况不得小于5%,航高的偏差不能大于50m左右。

4航空摄影测量数据采集精准度分析

(1)在航空摄影测量数据采集的过程中,要想提升其精准度,并且达到我国相关标准,就要对每一个航摄拍摄过程的精准度,进行全面的提升,这样主要体现在该项工作展开的细化程度。同时,在航空摄影测量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对其相关数据构建相应的模型,对其模型进行全面的测量,保证两者的数据处于一致的状态,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航空摄影测量数据的精准度,避免出现一定的误差。

(2)应当在映像上添加密点的数量,但是在添加的过程中,应当根据影像位置上的相关要求,其要求主要分为以下几点:第一,在每个位置上应当设置6个定向点,若是情况相对较为特殊的话,可以设置4个定向点;第二,加密点的位置应当在过主点方位线,同时航空摄影测量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其偏离过主点的垂直与方位线不能大于1cm。在选点相对困难的时候,其点位不能小于1.5cm,距离方位线应当不能低于3.5cm,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航空摄影测量数据采集的精准度。

(3)在航空摄影测量数据采集的过程中,会存在着一定的限差,主要为:标准点上上下下视差主要为0.005mm,检查点的视差为0.008mm;同时,在航空摄影测量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内定残余的误差主要的分为平面、高程等两个方面,其中平面应当在0.41mm左右,高程应当在0.68m左右。但是,绝对定向的平面不能低于0.3mm,若是情况相对较为特殊的情况下也不能低于0.4mm。另外,在航空摄影测量数据采集的过程中,也应当对所测绘地貌、地物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并且在影像上,进行全面的标注,避免发生遗漏的现象,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航空摄影测量数据采集的精准度。

结束语

航空摄影测量是数据采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形式,主要是利用遥感测量测绘的方式。在航空摄影测量的过程中,若是一个地区的面积相对较大,传统的技术形式经常会受到时间、地域等方面的限制,这样就会导致航空摄影测量的数据产生一定程度上的偏差。然而,在航空摄影测量数据采集的过程中,主要是利用空中摄取地面的影像,并且构建相应的地面模型,再通过利用相应的软件形式,在模型上面进行全面的测量工作,从而获得相应的数据,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航空摄影测量数据采集的精确度,为我国测绘行业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崔耀辉.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困难地区的应用[J].价值工程,2016,12:178-179.

[2]赵杰,张聪聪.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影像数据快速处理方法[J].山西建筑,2016,25:191-192.

[3]王峰.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在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探讨[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03:121+123.

[4]滕惠忠,于波,李海滨,郭忠磊,闸旋.海岛礁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应用研究[J].海洋测绘,2016,06:20-2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