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风景园林的保护与建设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公共风景园林的保护与建设

翟立鹤

身份证号:23212619871210xxxx黑龙江省哈尔滨市150090

摘要:公共景观公园的建设是人们娱乐,活动和交流的重要场所。它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的融合,满足了用户对设计的需求,并在功能上满足了现代城市的基础设施。其自然艺术固有的无可挑剔的功能,以及满足人们对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需求的多样性的社会功能。如何有效保护、限制性地开发与利用风景园林也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建设风景园林并对其进行有力的保护展开讨论,并提出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公共风景园林;保护;建设

一、公共风景园林建设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西方风景园林理念的不断深入,我国的风景园林建设应该不断朝着功能更全面,更加节能的可持续发展方向发展。

1、风景园林的功能不仅仅是做艺术观赏,美化城市环境这样单一,社会总体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美的享受要求也越来越高,风景园林还可以透过开发景区内的商业功能来增强风景园林的全面功能,并且还能够更好的配合市政项目,发展城市旅游项目。城市行政管理部门应该落实多方参与制度,平衡多方面的需求,克服风景园林设计的局限性,得到公众认可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城市发展。

2、风景园林建设需要朝着更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能源危机不断爆发,节能环保的思想理念深入人心,进行风景园林设计的时候也必然要将这个因素考量进来。具体可以体现在施工过程节约能源,可应采用利用太阳能来代替其他能源。施工过程中减少不必要的建筑物设施,如楼层低矮的可以不用设置电梯,合理根据环境特点,设置相应的能源配置,最大程度的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

3、风景园林建设应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路线,风景园林建设最终受益者还是城市居民,但不能因为一时的壮丽,不去考虑后续的城市发展,城市管理部门应该在保证城市发展的前提条件下,合理的进行风景园林规划建设。

二、风景园林建设要以人为本

1综合地形因素,设计合理的景观建筑和良好的视觉效果

在对园林景观的布局进行设计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当地的地形因素,依照原有的地形特点,对园林布局进行合理的控制,尽量遵循因地制宜的开发原则。如果当地地形起伏较大,则要根据地势的起伏来设计相应的布局。另外,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还必须要考虑到周边的环境来选择合适的掩埋方法,把园林景观与当地的环境及地形进行充分的融合。

一般来说,园林的尺度以及外形等都必须要与其地形形成统一的天际线,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显示园林的整体性特点。如果地形的起伏较大,在设计时则可以把该地形作为园林的主要背景,依地势而建,使地形与园林之间形成底与图的关系。

2.合理配置植物元素,提高风景园林的美感

植物是风景园林的主要构成因素之一,因此,在对风景园林进行设计时必须要考虑到植物的重要功用。把植物运用到风景园林建设中可以实现自然界、建筑物以及人之间的有效联系,同时还可以融合周围环境中的其它要素带给人们更好的视觉体验。植物随着季节的变换其生长特征以及外部形态也会发生一定的改变,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融入植物因素可以赋予园林景观一定的自然气息,使其具有动态性。除此之外,园林的设计也要充分融合自然因素,这样才能够带给人们完整的视觉享受。另外,还要对草地、灌木以及乔木等进行合理的设计,使其表现出一定的层次性,给人带来较好的视觉体验。

在传统的园林景观设计模式中,都是以保持生态环境的完整以及保护原有植物不被破坏为基础性原则,这样绿化面积在建筑布局中所占的比例就会相应减少。这就要求设计者必须要灵活地设计园林景观,尽可能地使其和当地的生态环境协调统一。另外,在设计风景园林的布局时还可以在建筑物的外部修建部分平台,并种植与建筑景观相搭配的植物,这样不但可以使土方的挖掘面积大大减少,同时还可以有效保护自然植被不受到破坏。

3.风景园林建设要基于人们生存环境的改善

风景园林建设一项综合性的实践活动,其基础在于保护环境及对已破坏的环境进行恢复。在现代,由于高度工业化、现代化和人口迅猛增长,世界各国都面临一个十分严峻的问题,那就是城市爆炸、自然环境以及自然与人工生态系统的破坏。所以,风景园林建设的目的,就是要尽量保持人们生存环境不受破坏,自然资源不致浪费;同时对已破坏的环境进行改善,为人类创造或维持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4.风景园林建设要基于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

风景园林的建设是为人服务的,不仅要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同时也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①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压力过大,往往身心疲惫,需要一个好的环境去放松缓解。走到户外,呼吸新鲜空气,观赏花草树木,体会自然之态,已成为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生活习惯。②随着民众知识文化的提高,更多的人已经开始关注风景园林的文化艺术内涵,不仅仅满足于种棵树、栽马、菁川I科学发展观指导景同林建设实践,欣赏其意境、感受其文化、挖掘其内涵将成为人们对待风景园林的态度。③随着原有风景园林的开发,越来越多的人将通过对园林的欣赏,从传统园林中获取很高层次的艺术文化享受,这一点以对中同古典园林的欣赏最为突出

5.适当规划水元素,丰富风景园林的文化内涵

水在我国历史文化中被赋予了非常丰富的内涵,同时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水体景观也往往会选择极目远眺或者置身其中,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融入部分水体景观可以为风景园林营造一个更好的空间氛围,水的生命特征也可以使园林更具灵性。水作为我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本身就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利用水体可以有效满足现代人追求自然韵味的需要,进而大大推动我国人文及生态群落的构成,并向人们传达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风景园林的规划与设计中,可以把宽阔的水面作为景观的一个重要背景,通过与水体的融合来彰显风景园林的灵性,另外,人们对水向来都有种依赖之情,在对风景园林中的水体景观进行设计时必须要抓住人与水之间的密切联系对观景以及点景等进行比较合理的规划与设计。

三、公共风景园林的保护

风景园林,是全国人民共同的财富,任何人都不得侵占。各地要认真清查园林风景区被侵占的情况,凡是非法侵占的,不管办了什么手续,不管是谁批准的,都必须迁出。领导机关、驻军单位更要带头迁出。被破坏的园林风景区、名胜古迹,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和整修,争取尽早开放。破坏文物古迹的,要追究责任,严肃处理。

全国著名的风景名胜,有独特自然景观并具有相当规模的风景区,应列为国家自然风景区,各地还可以划定一批地方性的自然风景区。所有自然风景区都要保持完整的自然面貌,对风景区内的地形、地貌、水流、山石、动植物等要严加保护,特别是著名风景点、文物古迹、古树名木以及有保存价值的古建筑,更要精心维护。在保护区内,禁止毁林、狞猎、垦殖、开荒、放牧、开山凿石、任意开矿等破坏风景面貌的活动。电力线路、工程管网和道路,不得任意穿越园林风景区。园林、风景区附近的工厂、单位,凡有“三废”、噪声、恶臭污染来源的,必须限期治理。

结语

总之,景观,植物和水资源是景观公园建设的必要因素,在设计过程中,开发商必须将这三个因素与建筑本身完全结合起来,充分发挥景观公园在保护环境免受破坏方面的作用。有利的景观的现代化发展,保护和建设公共风景园林,使我们的土地和城市更加美丽,为全国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邓丽丽.低碳风景园林营造的功能特点分析[J].吉林农业,2012(5).

[2]包瑞清.计算机辅助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3.

[3]梁辉,杨桂英.节能环保型风景园林建设的意义、策略与方向[J].建筑经济,2009(2):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