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3

《道德经》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

严玉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00

摘要:《道德经》一书汇聚着老子的主要思想,书中倡导的“清静无为”、“谦下守柔”、“致虚守静”等思想,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的处世哲学,更体现了关注人们心理健康的意识和倾向,也能从心理学的角度为人们提供心理疏导的方法和启示。

关键词:《道德经》;老子;心理健康;“道”;清静无为

正文:

《道德经》一书汇聚着老子的主要思想,书中倡导的“清静无为”、“谦下守柔”、“致虚守静”等思想,几千年来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的处世哲学,更能够从心理学的角度为人们提供心理疏导的方法。

一、《道德经》中蕴含的心理健康思想

一提到心理治疗,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来自西方的心理治疗技术,如人本主义心理疗法、认知主义心理疗法以及行为主义心理疗法等等,甚至连心理学也是一个外来词汇。在心理层面,人们多汲取西方文化的养料,对于中国本土传统文化关注的少之又少。然而其实早在《道德经》中,已经体现出老子对于心理问题的关注和重视。如《道德经》第十二章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1]其中,“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意思是纵情狩猎,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第五十九章中说:“治人事天,莫若啬。”[1]即治理百姓和养护身心,没有比爱惜精神更为重要的了。这说明在中国古代传统思想《老子》中,已经注意到人的心理问题,并给予了一定的论说,体现了老子思想对于人们心理问题的重视。

不仅如此,《道德经》中还提出了心理健康的标准。在《道德经》中,不止一次地提到过“婴儿”、“婴孩”的理想纯真状态。如第十章中:“专气致柔,能婴儿?”[1]第二十八章中:“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第四十九章中:“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1]这里的“婴”、“孩”都体现着道家对于质朴纯真的心灵世界的肯定和追求,这无疑也看作是道家心理健康的标准。

二、《道德经》中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

《道德经》不仅仅是关注到了人的心理问题,而且还提出了一系列保持身心健康的方法。林语堂先生曾说:“道家学说给中国人心灵一条安全的退路”,“是用来慰藉中国人受伤心灵的止痛药膏”。《道德经》中突出体现了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它通过辨证地论说,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清静无为的纯净的精神家园,倡导的是一种淡泊名利、少私寡欲、顺其自然的身心修养方式。

1.明“道”——顺应客观规律

“道”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它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宇宙;二是指物质世界或现实事物运动变化的普遍规律。在老子的思想中,“道”的普遍规律自古以来就支配着现实世界的具体事物,要认识和把握现实存在的个别事物,就必须把握“道”的运动规律,认识“道”的普遍原理。理想中的“圣人”能够掌握规律,驾驭现实存在,是因为他悟出了“道”。而万事万物想要长久,也是因为顺应了“道”。如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第十四章说到:“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1]第十六章中的“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1]等等,都体现了《道德经》中提倡明“道”的思想。明“道”即可以理解为认识客观规律、顺应客观规律。通过明“道”,顺应规律不妄作,才能“道乃久,没身不殆”,即达到身与心的和谐统一。

2.少私寡欲,知足知止。

老子认为造成心灵困扰的重要原因就是欲念太多。如第十二章中的“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1]第三章中的“不见可欲,使民不乱。”第四十六章中的“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1]老子认为,人生而有欲,而欲望挑拨人的内心,人心不必生是非。唯有“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四十四章)

因此他提倡“少私寡欲”和“知足知止”。“少私寡欲”重在强调要减少自己的欲望,从根本上减少扰乱心灵的可能。而“知足知止”重在强调对当下的满足,知足才常乐。如果只是减少欲望而不懂得知足,那么人们的心灵还是不会归于宁静安乐。这两者看似相似,实则有着不同的侧重,只有二者相互配合,才能保持心理的健康,缺一不可。

3.无为不争,宠辱不惊

“不争”也是老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在《道德经》中多次出现。如第八章中的“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第六十六章中的“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1]第八十一章中的“圣人之道,为而不争”[1]等等。“不争”可以从心理矛盾本身和人际关系两个方面起到对心理健康的疏导作用。从最直接的心理角度去说,老子认为,如果人们不去争夺,就不会引起过错从而招致批判,造成心理压力、焦虑或者矛盾。同时,“不争”也是博大胸怀的体现,蕴含着一直无私奉献的精神。此外,“不争”也可以作为为人处世的方式,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不必为了争夺利益而勾心斗角、互相伤害。而良好的人际关系会使人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给人精神上带来愉悦满足,有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

老子还提出了“宠辱”观,主张“虽有荣观,燕处超然”,“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1]面对“荣观”,超然处之,面对屈辱,知足淡然,不为荣辱所左右,反之则“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由此可见,荣辱会让人患得患失,危害人的身心。因此,人们应该保持一种宠辱不惊的心太,让自己得到超脱,使心灵得到安顿,让心理处于和顺的境界,保持一颗进退自然的平常心。

4.返朴归真,致虚守静。

上面提到过,老子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达到“婴孩”纯真质朴的心灵状态,因此他主张“返朴归真”,使人们的心理回归到最初的像婴孩般质朴无暇的状态之中。第二十八章:“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1]“复归于婴儿”、“复归于无极”、“复归于朴”就是在强调要回归本初的状态,呼唤心灵纯真本质的回归。此外,老子还强调要“致虚守静”。《道德经》十六章中提到:“致虚极,守静笃”,这里虚和静都是形容人的心境是空明宁静状态,但由于外界的干扰、诱惑,人的私欲开始活动。因此心灵蔽塞不安,所以必须注意"致虚"和"守静",以期恢复心灵的清明。第四十五章中的“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也可以作此理解。通过这两点,老子是在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外界事物的诱惑而迷失方向,失去真我。

总之,不论是“返朴归真”还是“致虚守静”,都体现了老子对于心理世界纯真宁静的追求,这既可以是一种心理健康的标准,也可以是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人们很容易在浮躁之中迷失自我,造成心灵和精神的困扰,而“返朴归真”和“致虚守静”则为恢复和保持心灵的清明宁静提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方法,让人们能够在浮躁之中沉淀下来,固守本心。这也正是我们常说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老子的“致虚守静”绝不是一种停滞,而是以静制动,走的更远。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老子思想不仅为人们保持心理健康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方法和理论,而且呈现出一定的系统性——“道”是万事万物的起源和根本,也是万事万物正常运行的自然规律,而明“道”则成为了保持心理健康的最基本的前提。而“少私寡欲,知足知止”是从心理不健康的原因角度阐述的,是保持心理健康的根本方法。基于此,老子还提出了其他方法,即“无为不争,宠辱不惊”等,这是达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手段。最后,在达到心理健康后,“返朴归真,致虚守静”是人们保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心理健康的最高标准和境界。不论是以上何种方法,最终老子都主张人们的心理应该归于和顺宁静,因此“返朴归真和致虚守静”也是心理健康的最终状态。因此说,老子的思想呈现出了一定的系统性和层次性。

三、《道德经》的心理思想与西方心理辅导技术的相通性

1.“道德经”与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是20世纪中叶在美国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心理学派,注重“人”本身,强调人的本性、潜能、尊严和价值。人本主义学派中有两大重要理论,即罗杰斯的以自我概念为基础的自我理论和马斯洛的以需求层次为基础的自我实现理论。这两大理论与《道德经》中的思想都有着一定的相通之处。

(1)老子的“人贵论”与罗杰斯的“人本主义”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提到:“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1]老子认为,宇宙中有四种东西是最重要的,而人占据其中之一。从这一点上来说,老子的“人贵论”思想已然意识到了人的尊严和价值。这种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肯定,与罗杰斯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本性、潜能、尊严和价值如出一辙。

(2)老子的“无为”、“贵柔”思想与罗杰斯的“来者中心疗法”

①“无为”的治疗手段

罗杰斯的“来者中心疗法”不太注重治疗技巧,他坚持治疗者不用自己的理论去影响甚至强加给来访者,不去强制干涉来访者的内心,而是为来访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来访者自己内心世界发生变化。治疗者做的更多的是倾听理解,而不是像行为主义疗法那样去对咨询者的行为进行调整和干涉。这无疑体现着一种十分鲜明的“无为而治”的思想。

②“有为”的治疗目的

老子的“无为”并非不作为,而是不妄为,“无为”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还是实现“有为”。而罗杰斯的“来者中心疗法”也是如此,虽然他反对操纵和支配来访者,从来不给来访者什么回答,但是他是通过这样一种方式让来访者能够自由地感受情感,发现自己内心的问题,寻找解决方法,从而解决心理问题,最终也是达到了“有为”。

③“贵柔”的治疗过程

罗杰斯的治疗技术是反对操纵支配来访者的,他主张激发咨询者的情绪,使咨询者有能力进行合理的选择和治疗自己,而不是运用指令性治疗技巧直接对咨询者的行为进行干涉。这与老子“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的“贵柔”思想相近,如果咨询师过分干预咨询者,刻意控制某些行为的发生,有可能会让咨询者的防御心加强,不利于心理咨询的进行。

(3)《道德经》的情欲观与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现代心理学认为,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而马斯洛将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的需要,他认为每个人因需要的满足与否而处于不同的情绪状态,并对心理健康起着不同的影响。如果一个人的需要合理适度并常常得到满足,那么他往往感到愉悦、满意等正面情绪。反之如果一个人的需要过多、不当而难以满足,那么他会陷入到消极情绪的困扰之中,不利于心理健康发展。这与上文所提及的老子的“少私寡欲,知足知止”原理如出一辙。

综上,虽然现代心理治疗技术均来自于西方,但其中一些观点和原理都能在《道德经》中得到体现,他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相通性。因而,从一定意义上讲,《道德经》的思想对促进西方技术的本土化会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四、《道德经》中心理健康思想的意义

《道德经》中有关于心理健康的思想在解决人们心理问题的同时还起着很多积极意义:

1.去功利化

人心浮躁、过分追求功利是当今社会人们常常提及的社会问题,而老子“少私寡欲,知足知止”的思想则有利于人们在浮躁之中合理对待欲求,减少贪欲。让人们能够对欲望与成就进行适当超脱的处理,减少社会的功利风气。

2.尊重客观规律,促进社会和谐

上文提及的明“道”观念,有利于人们意识到认识客观规律、把握客观规律、顺应客观规律的重要性。并且通过这些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身身与心的和谐统一。此外,老子“不争”的思想有利于形成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这些都最终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风气的形成。

3.树立敬畏之心

中国在精神信仰方面是与众不同的,国人没有统一的宗教信仰。有人认为宗教信仰是可怕的,它有时会让人迷狂。但其实,没有信仰一样可怕,没有信仰意味着缺乏敬畏之心,若是没有敬畏之心,人们很容易为所欲为,造成许多不良的后果。而老子认为“道”是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顺道者昌,逆道者亡”,这种思想正填补了敬畏之心的缺乏,有利于人们树立起对自然、对规律的敬畏。

五、结语

如今社会飞快发展,在经济水平、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人们面对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人们对于自身心理问题也越来越重视。而《道德经》中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思想和方法,有利于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这同时也启示我们,当我们在引用西方心理治疗技术的同时,不妨也从中国传统思想中汲取养料,促进西方技术的本土化,提出更加符合国情,适合国人的心理治疗手段。

参考文献:

[1]老子道德经注[M].中华书局,(魏)王弼注,2011.

[2]付婷.试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和道家思想之契合[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0(05):31-32.

[3]吴卫国.论道家心理健康思想及其现代价值[D].杭州师范大学,2010.

[4]朱虹,刘延金,杨红驰.道家中的心理健康思想[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32(07):38-41.

[5]张奕.道家和儒家价值观对生活事件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

[6]杨树英.道家的心身观及其与现代心理治疗学的比较[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

[7]董云波.中国古代心理健康思想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6.

[8]张静.当代大学生儒道传统价值观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09.

作者简介:严玉,1997年5月16日出生,女,汉族,陕西省大荔县人,现就读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