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因子及防控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因子及防控措施

李龙惠

茂名市茂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茂名525000

摘要:自2001年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广东省发现以来,我国南方的大部分区域对该病的防治策略一直在不断优化,收益也大相径庭。本文所述即为通过对该病的发生的发病症状、发病特点、流行因子以及影响水稻发病因素的研究,提出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黑条矮缩病;南方水稻;流行因子;防控措施

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Southernriceblack-streakeddwarfvirus,SRBSDV)是在2001年首次被发现于广东省阳江市,是近几年我国南方稻区危害性较大的一类新型病毒。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在2009年,发生在我国广东、湖南、海南、江西、广西、浙江以及福建、等水稻主产省区,严重影响着我国水稻主产区的健康发展,该类病毒覆盖面积较大,大约33.33万hm2的水稻区都被荼毒,而水稻区基本失收面积为6666.67hm2[1-2]。根据相关人员调查、实验,该病毒的传毒介体主要依靠白背飞虱,而这种白背飞虱在获得毒性后,便会终生携带该毒性,虽然该虫类无法经过排卵传播毒性,但该虫类的幼虫、成虫都可传播毒性。白背飞虱分布较为广泛,几乎覆盖我国全部水稻区,白背飞虱每年都会进行往返迁飞[5],因其迁飞特点,南方黑条矮缩病扩散较快、并且种植人员很难进行监测防控,因此,南方黑条矮缩病对我国水稻产区造成的危害以及损失非常严重。

1.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作症状

分蘖变多,分叶宽阔、短小,叶子变为深绿色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主要症状,并且叶子的叶脉及静杆上有呈现出蜡白色,之后变为褐色瘤状呈短条状凸起,抽穗小或根本不抽穗,结实率低,感染后症状在不同生长阶段也有不同。苗期发病后,心叶生长缓慢,叶短而宽,叶硬而密,叶绿而硬,叶脉呈蜡白色且有不规则凸起,瘤状,后变为黑色、褐色,短根,短株,无头,常早逝。分蘖期出现过多分蘖,主茎和早期分蘖仍能抽出较小稻穗,但稻穗常藏于叶鞘内部。若在拔节期发做,其穗颈缩短,其叶变短变宽,且结实率较低。在叶和茎的背面有短条状结节。水稻病害后的典型症状是植株短,叶片呈现出深绿色,叶柄背面呈乳白色或蜡白色条状,茎节处有小的深褐色突起,分蘖较多,不抽穗或抽穗不良,结实率低。在剑叶或叶顶可见凹凸褶皱。在一蔸中约有1到4根水稻植株比健康植株短约1/3,半全穗。

典型症状:病株叶色深绿,上叶表面凹凸不平(多在叶基部)。病株地上神经节有倒立的须根和高节的分枝;病变干细胞表面有大小约1-2mm的乳白色结节(明显手粗糙感),结节纵向排列成蜡状斑点,早期呈乳白色,其后发育为褐黑色;病变结节的位置随易感期的不同而不同,感病期越晚,结节位置越高。

苗期症状:稻苗呈深绿色,心叶生长缓慢,叶短、硬、密,叶脉呈不规则蜡白色结节性突起,后期呈黑色、褐色。枕叶距离缩短,下叶鞘包裹叶鞘。植株较短(不到正常植株的1/3),后期结实率低,且经常提早死亡。

分蘖期症状:病株多分蘖较多且上部分出的叶片与叶枕重叠,心叶被出下叶叶鞘或从下叶的枕口呈螺旋状生出,叶子短而硬,顶端扭曲。主茎和早分蘖的病株仍可抽穗,但穗难以结实,或包穗,或小穗,如矮秆病。

抽穗期症状:主要表现为萎缩簇生,病株或可抽穗,但抽穗小、实粒少、结出的实粒轻,稻粒被半包在叶鞘中,旗叶变短、变硬;叶片基部、上叶以及中叶可见垂直褶皱;而茎秆下部节间、节上会有蜡白色、黑褐色结节[2]。

2.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作特点

1)从近三年内的发生情况来看,单季晚稻对该病的抵抗力最弱且最易发生,连作晚稻次之,早稻的抵抗力最强,这主要与水稻生长时节和白背飞虱的习性有关。一般本季晚稻在5月下旬播种,6月中旬移栽,而6月上、中旬是携带毒性的白背飞虱初期迁入的第一个高峰期,而此时单季晚稻正处于秧田中、后期和移栽期,稻田中白背飞虱密度较高,稻株易受感染,而此时处于拔节期的早稻即使受到病毒感染,也不会有特别明显的症状,而连作晚稻正处于播种和秧田初期,受虫密度小,因此受影响较小[3]。

2)同一区域的单季晚稻在不同的播种时间内受到的影响也不同,有早播田块受影响较重,晚播田较轻的特点。经2010到2012年3年调查的结果显示,出现较重病情的田块一般是5月5~15期间播种、管理粗放的单季晚稻田,调查显示2012年兰溪柏社乡在5月10日播种0.13hm2水稻,由于播种前期监管较弱,因此并未对稻田进行任何防治措施,病情指数高达48.5%,水稻产量约为64%;而2010年婺城区沙畈乡于5月份播种0.10hm2水稻,发病的稻株占70%,基本绝收[3]。

3)从水稻发生黑条矮缩病发生在时间和地域的跨度上几乎没有规律可循,这也是该病毒难以防治的原因之一。该病首次发现时间为2001年,发现于广东阳西县。后来,在2008年海南、广西、江西、安徽以及湖南、等地均发现该病。之后该病经鉴定其病原属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新种类。2009年该病在我国南部多个省区发做,覆盖面积为180多万亩,造成1.2亿斤产量损失;而该病毒多发作于晚稻,在2010年云南富宁县就曾发生,经调查文山州广南县、硕山县、富宁县、红河州蒙自县、建水县,玉溪市元江县等地于8月份均发现黑条矮缩病毒[4]。

3.影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流行的主要因子

经浙江省金华市2010至2012年6月份白背飞虱迁入量以及带毒率的调查显示,白背飞虱迁入量变高,发病稻株面积就会越大,而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作率约在90%以上,一般发作在单季晚稻秧田中,并且稻株发病率与白背飞虱所带毒率为正相关,意味着该飞虱数量相同时,其带毒率越高,稻株发病率同样会升高。不仅如此,水稻发病率与梅雨季降水量有关,经调查显示,水的含量影响白背飞虱的繁殖与活性,而6月正是南方梅雨时节降水量最高的时期,因此,梅雨时节降雨量越高,白背飞虱的数量越少[5]。

综上,水稻的易感期主要在秧苗期以及本田初期,把节后不易感染,而随着病毒的分布范围的扩大,发生会逐年加重,且中晚稻以及连作晚稻病情重于早稻,发病的轻重主要与白背飞虱的迁徙习性以及梅雨时节的降水量有关。

4.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的防治、防控措施

结合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作特点、携带因子,应采取治虫防病、治秧田保大田、切断传毒链等防控策略。以秧苗期、本田初期为关键时期,进行科学防控。在实际防治中,应加强对白背飞虱的实时监控,对重点田采用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科学防治策略,同时保证化学农药的合理使用,以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开展防治工作,防治南方黑条萎缩症的技术措施具体包含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对秧苗进行组织化管理程度,对秧苗进行统一防治。①对植保专业合作社的建设进行大力推动,对秧苗进行统一的预防与治理,对秧苗进行统一插秧、统一培育、统一治虫防病、统一施肥的管理模式,对秧苗的每一阶段进行实时防治。②加强对散户的农技指导和宣传工作,让每一位农民都能深刻了解到水稻的发病危害以及水稻早播所带来的风险,使得农民在适宜的时机播种,降低水稻的发病率。③加紧对粮食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土地的统一规划管理,以达到从组织上迅速提高防治水平,保证秧苗科学生长,达到粮食安全产出的目的。

2)清除杂草,切断传毒链。上文中提到,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主要白背飞虱携带,与白背飞虱的迁徙有关,水稻的各个生长时期都可能被感染,其中对水稻产量影响最为严重的是水稻在秧苗期以及分蘖前期受到感染。由白背飞虱寄主和毒源主要是水稻中的杂草,因此,切断传毒源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清除杂草。用科学的除草剂、人力拔除都可以对秧田、大田边杂草进行清除。

3)做好重点田块在水稻分蘖前期对白背飞虱的预防工作。相对来说,一个地区内单季播种的水稻尤其是早于播种时节且分散播种的田块秧苗的发病率更高,因此对此类稻田应进行重点有效预防治理。首先要做好的是对白背飞虱的预防工作,其次,如果出现大面积的飞虱灾害,必要条件下使用效果显著的除虫剂。从理论上讲,在苗期和田间进行良好的选种和病虫害防治可以有效地减少病毒的传播。苗田和早田病害指数可控制在6%以下,比对参照田低87.5%。产量损失可恢复到每667平方米380公斤。

4)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发现疾病,高毒力或疑似病害的苗木应在苗期弃栽。做好田间检查工作,及时拔除病株,在移植后半个月内进行定期进行田间调查。当病害在田间发现时,应及时将病害植物(灌木)拔除,深埋于田间的泥中,然后重新种植强壮的幼苗,或者从健康的植株上剪下一半的分蘖,把它们移植到稻田里。同时,加强管理,利用水稻补偿机制,促进水稻幼苗种群恢复增长。对于病情极其严重的田块,应当及时进行放弃水稻的耕种,改种其他农作物。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特点对其进行防控时要做到预防为主、治理为辅,根据流行因子的特性,制定出长期、有效、科学、环保的防控策略,是保证水稻产量的必要条件,是提高水稻产量的前提条件。

参考文献

[1]欧阳水平.影响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发生流行的因子分析[J].乡村科技,2017(13):61-62.

[2]邓瑶,刘玉娣,王香萍,等.感染和未感染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的白背飞虱成虫唾液腺转录组比较分析[J].昆虫学报,2018,61(4):449-457.

[3]王璐丰,胡奎,贺华良,等.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诱导的水稻挥发物及白背飞虱成虫对其组分的行为反应[J].昆虫学报,2017,60(4):412-420.

[4]陈卓,李向阳,俞露,等.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防控药剂的创制与应用[J].植物保护学报,2017(6):905-918.

[5]兰汉红,洪小静,黄燃燃,etal.水稻矮缩病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J].福建农业学报,2017,32(10):1165-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