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问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公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问题分析

李莹炜雷永军

山东省公路桥梁建设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32

摘要:若想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出行更为便利,地区间能够实现互通,则要对公路桥梁建设工程予以重点关注。而在展开公路桥梁施工之时,混凝土的应用是较为普遍的。当然,在施工的过程当中有不少的因素会对混凝土产生影响,进而导致其出现裂缝,这样就会导致工程的整体质量变得低下,而且行车的安全也无法得到切实保证。有鉴于此,本文即对公路桥梁施工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展开深入的探析,对混凝土裂缝造成的具体危害予以阐述,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之策,从而使得公路桥梁的施工能够有序展开,质量得到切实保证。

关键词:公路桥梁;混凝土裂缝;防控措施

序言

我国的城市基础建设正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的进步,公路桥梁在此背景下更是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在进行公路桥梁施工之时,混凝土这种复合材料的应用是较为普遍的。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是水泥、凝胶材料,适当加水之后予以搅拌混合就可使用。其生产工艺是较为简单的,适用性较高,而且价格方面也具有优势,所要投入的资金可得到有效控制。混凝土的优势较为明显,然而一旦出现裂缝,则会对工程质量产生较大影响。分析裂缝成因,找出针对性解决措施,严控公路桥梁混凝土裂缝,成为了推动我国公路桥梁建设的关键之一。

1公路桥梁混凝土施工中的常见裂缝及成因

1.1收缩裂缝

(1)塑性收缩:因为受到水化反应的影响,出现泌水的状况,在短时间内,水分就被蒸发,此时混凝土就会收缩。

(2)干缩裂缝:因为混凝土表层以及内部的水分损失并不相同,这样一来,表面所承受的拉力就会变大,如果混凝土所具有的抗拉强度较小的话,那么表面就会出现收缩裂缝。

(3)自生收缩:混凝土硬化之时,水泥和水产生了化学反应,此时混凝土就会自生收缩。

(4)炭化收缩:在二氧化碳和水化物产生反应之时,便会出现收缩变形。

1.2荷载裂缝

荷载裂缝可分为两种,即直接应力裂缝、次应力裂缝。

(1)直接应力裂缝。导致直接应用裂缝出现的原因有两个,首先是在施工之时所使用的材料以及机具并未不是十分适合的;其次是在使用之时,过桥的车辆重量超过了设计载荷。

(2)次应力裂缝。导致次应力裂缝出现的原因也有两个,首先是因为受到外荷载的作用,对结构物工作之时的实际情况和常规计算所具有的差异未能予以切实关注,从而使得一些部位出现次应力,结构出现开裂的状况;其次是在对桥梁结构进行凿槽、开洞,以及设置牛脚之时,未能有效完成模拟计算。

1.3工艺质量裂缝

在进行公路桥梁施工之时,导致工艺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①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较大,这就使得承受负弯矩的受力筋保护层变得更厚,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在受力钢筋的垂直方向上产生裂缝。②混凝土未能得到有效的振捣,密实性、均匀性也较差,导致钢筋出现锈蚀的状况。③混凝土的浇筑太快,硬化之前未能沉实到位,浇筑之后就会产生裂缝。④因为搅拌、运输花费的时间太长,导致混凝土产生收缩裂缝。

2公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2.1优化混凝土原材料与配合比

(1)在确定混凝土原材料以及配合比之前,要确保了解工程的大概状况,同时要将工程设计要求、承载力标准予以明确,进而依据相关的信息来确定配合比财力。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选用的水泥在品种、等级方面达到要求,如果等级太低的话,则会使得混凝土刚性、强度无法得到保证,工程质量当然也就受到影响。如果等级太高的话,那么释放过量水化热则会导致裂缝的出现。另外来说,砂石之类的材料选择也不可忽视,要保证全部材料均能够满足施工的实际需要。

(2)在确定所要使用的膨胀剂之时,要依据工程现状、混凝土配合比来予以确定,同时要对膨胀效果、掺料予以关注,确保配置和工程是相吻合的。

2.2严控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度

温度会对混凝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对混凝土当中的水量配比予以切实关注。在温度较高之时,混凝土表面的水分会在短时间内蒸发掉,此时表面温度就会大幅下降,进而使得内外形变无法保持均匀,裂缝也就会出现。此时要及时对混凝土进行水分补充,确保其内外的温度不会出现较大的差别。在温度较低之时,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在凝结之后就会出现体积变大的情况,此时就会和混凝土强度的冲突变大,裂缝也就会出现。此时就要对混凝土当中的水分予以有效控制,这样可使得裂缝发生的几率降至最低。

2.3加强混凝土施工过程工艺控制

混凝土浇筑前要先对模板进行检查,保证足够的刚度和牢固度以免胀模变形。混凝土浇筑时须保证有足够的坍落度和流动性,不得随意改变水灰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搅拌、运输、浇注、振捣、养生等各个工序,控制浇筑厚度、宽度;控制混凝土入模温度并加强振捣,严格控制振捣时间,移动距离和插入深度,振捣要均匀,保证振捣密实,严防漏振及过振,确保混凝土均匀密实。施工时,混凝土应尽可能一次浇注,不设施工缝,如因故必须间断,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时间。混凝土浇筑完成后,为避免混凝土失水引起早期裂缝,应立即用塑料布或草帘子覆盖,并在终凝后立即进行洒水养护;养护期间应控制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度不超过75℃;为缩小混凝土的内部温差,应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发生剧烈变化;混凝土表面不宜浇水养护时,应涂刷保护层,如薄膜养生液等。

2.4重视并落实混凝土裂缝修补

(1)表面修补。在进行表面修补之时,就是对表面进行涂浆出来,一般来说,涂抹的是水泥浆,部分工程也会使用环氧胶泥来涂抹。若想使得防腐效果得到保证的话,在涂浆之后还要及时进行刷漆处理。

(2)嵌缝法。此种修补方法的效果是较为突出的,具体的做法是在出现裂缝的地方开槽,继而将止水材料填充到槽中,如此就可使得裂缝得到切实封堵,同时还可保证外观显得更为平整。

(3)结构加固法。在很多公路桥梁工程中,有些裂缝的产生,会严重改变混凝土结构性能,对公路桥梁寿命以及使用性能产生严重影响。此时对于公路桥梁混凝土裂缝,必须采取结构加固法来进行混凝土加固。

结语:

公路桥梁工程中裂缝问题的存在不但会影响到公路桥梁的施工效果,还影响后期的使用性能。因此,必须要把握公路桥梁施工各个环节,对其混凝土施工进行控制和管理,最终保证公路桥梁裂缝现象得到有效防治,提高公路桥梁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左健.路桥施工混凝土裂缝原因及改进措施[J].四川水泥,2018(04):250.

[2]朱玉飞.探析道路桥梁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改善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12):243-244.

[3]杨军.关于路桥施工中混凝土裂缝问题[J].四川水泥,2016(01):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