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提高变电设备检修效率的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试析提高变电设备检修效率的策略

周凯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州市511406)

摘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使得电力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而电力部门设备检修是保障电力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部分。电力部门通过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对电力的可靠供应。而在传统变电检修时,电力设备需要停电才能进行检修,本身就会影响电力的可靠供应。因此,提高变电设备检修效率乃至进行不停电检修,是保障电力可靠供应的前提。

关键词:变电设备;检修效率;策略

一、变电设备状态检修的意义

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电网设备的数量不断增多,传统的周期性检修决策体系已经严重不适应当前电网的发展状态。为了提升设备检修的效率,状态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状态检修是根据设备的状态评价结果及预期的安全风险,决定采取相对应的检修方式和检修时间。状态评价是状态检修的基础,是根据状态检修工作的要求,选取一定数量的状态量,对设备的状态进行分级,从而为检修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当前变电设备的检修决策要求检修计划更加具有针对性,能够从众多的设备之中选择出更需要检修的设备,从而制定合理的检修计划。状态检修依据相关的技术标准,根据测量或试验得到的一系列数据,确定设备的状态和发展趋势,其主要优势是在设备未发生缺陷之前,就能够依据历史数据判断设备的潜在隐患,从而能够避免检修不及时或者过度检修的现象。状态检修与传统的检修模式相比更具有针对性,能够实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的检修决策原则,可以更好的满足电网安全可靠性以及经济性的要求。

二、变电设备检修模式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对电力运行质量要求的日益提高,改变传统落后的定期检修模式是“互联网+行动实施”的具体要求,也是实现智能检修的必然选择。因此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一种状态检修模式被电力企业所广泛的采用。状态检修主要包括:在线监测与在线诊断、设备周期管理、设备信息采集与检修决策等。具体状态检修可分为例行性集中检修、间隔性集中检修、日常维修以及突发故障或事故的检修。一般创新状态检修的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预防性试验

其主要是对输变电设备进行试验,通过试验发现存在的安全隐患,以此防止出现设备损坏及故障扩大现象。例如我单位通过对110kV避雷器进行预防性试验,发现其泄漏电流与常规存在差距,由此判断该避雷器有绝缘损伤,经检修人员认真查找发现缺陷后,排除隐患防止故障发生。

2.2在线监测

在线监测是通过计算机技术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测,通过对计算机设备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分析设备可能存在的故障。例如我单位在2016年发现某220kV主变压器C2H2含量超标,通过在线监测中心的检测数据分析,确认其存在故障,进而便于检修部门及时进行分析和更换存在的故障元件,避免了故障的进一步扩大。

2.3带电测试

带电测试是判断输变电设备故障的主要技术之一,目前实际应用中对电气设备进行测试的设备比较多,如SF6气体泄漏测试仪。

2.4红外测温

当遇到难以检测的故障时,可以利用红外测温技术,其主要是利用红外辐射原理对电气设备中的稳定变化进行测试。我们知道当变电设备出现故障时,该部位的温度往往会上升,进而可以利用红外技术对其进行测量,如果某部位温度过高或与相邻设备的同一部位温差过大,就表明其存在故障。

三、传统变电设备检修模式的问题分析

在电能传输的整个过程中,变电设备的作用不容小觑。变电设备检修效率的全面提升能够有效地降低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在变电设备传统检修中,主要采用的就是定期维修的模式。简单来讲,就是检修时间的确定化。虽然计划检修模式可以对变电设备问题予以及时发现,但是却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最终增加了人力与物力资源的浪费。对于定期检修模式而言,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定期检修需要变电设备处于停电状态,这种情况会对变电站的供电量产生影响,从而产生较大的损失。第二,定期检修模式难以对设备潜在故障及时发现,所以间接提高了设备故障的发生几率。第三,所谓的定期检修,指的就是检查计划的具体检修项目。因此,如果某种设备不属于检修计划内容,在发生故障或者是有潜在故障的情况下,难以及时消除,最终扩大设备的故障范围。最后,在传统变电设备检修模式下,对检修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要求并不高,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创新方法严重缺失,对检修工作效率的提升也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四、提高变电设备检修效率的有效策略

4.1综合考虑设备运行状态开展计划检修

在分析电网设备状态检修的过程中,若运行设备的状态正常或是设备运行未达到规定检修的时间,那么系统则能够在不停电的状态下检修设备。若设备运行的状态不正常,则需要开展停电检查工作,对有问题的设备进行详细地分析。值得注意的是,在停电前要确定出可能存在故障的设备范围,从而在停电以后对需要检修的设备进行重点检查与维修。另外,确保检修计划制定的详细性,以保证在短时间内高效的解决问题。此外,严格评价电网运行状态,若评价结果不理想,则应当评价系统中的具体设备,将评价结果作为基础确定出停电范围与检修计划。如果因变电设备的容量不足,或者是由于负荷过重因素而对评价结果产生影响,需要综合衡量实际情况,引进新的满足电网要求的变电设备。

4.2实现组合优化间隔检修

准确预测区域内的用电负荷,以保证满足用户实际需要。同时,应当积极开展经济性评价工作,确保设备在正常使用的前提下获取最大运行效益。

若设备评价的结果不理想,则必须要对设备进行停电检修。另外,在检修变电设备的过程中,最常见的系统检修单元就是变电间隔。若间隔设备评价的结果不存在问题,那么在检修变电系统的过程中则可采用不停电形式。若间隔设备评价的结果问题严重,应当针对该间隔内部各个设备进行综合评价,明确该间隔内所需要检修的重要设备;同时,还应当确定出该间隔检修的具体计划。

在变电系统中,对各间隔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若不同间隔供同一用户,那么原则上不允许同时检修这两个间隔。若不是供同一用户,则可以采用同时检修的方式。另外,如果不同间隔供同一用户,在开展状态检修工作时,最好进行组合安排。开展检修工作的过程中,在保证客户供电不间断的情况下,可以对系统采取状态检修的方式。与此同时,状态检修可以采用不同组合,正是在这种不同组合方式的作用下,对于检修操作的方法与实现要求也不同。全面优化系统各间隔检修组合方式,也同样能够实现检修效率与质量的全面提升。除此之外,选择合理的变电设备组合方式,也可以降低停电风险系数。

实现组合优化间隔检修,最重要的就是要了解变电系统检测工作的间隔组合。其中,如果间隔组合系统不同,那么实际的负载也同样存在差异。值得注意的是,检修间隔组合必须要将客户要求作为参考依据。

4.3检修条件的有效制定

将检修系统上一级的供电率设定成100%,假设检修过程中变电设备发生单一事故,那么就可以据此假设确定检修计划内容。与此同时,需要对变电设备运行信息进行全面整理与收集,进而作为在制定检修计划时的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结语

综上所述,变电设备在电力输送方面的作用不可替代,所以实际运行的状态也会对电力输送质量与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变电设备工作环境的复杂性不断提高,从而要求运行效率与寿命也同样需要提升。因此通过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变电设备检修效率就十分重要。

参考文献:

[1]刘树龙.变电检修现场危险点分析及安全防范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

[2]张云鹏.变电检修工作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科学中国人,2015.

[3]宋璇坤,吴志力,齐化锋,王冬冬,刘溪土,陈洪锦.电网新技术管控模式应用研究[J].电力建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