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米非司酮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

徐晓燕张忠平(

徐晓燕张忠平(海阳市计划生育服务站山东海阳265100)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1-0160-01

1病历摘要

患者,31岁,因停经63天于20011年4月20日来我站门诊要求终止妊娠,G2P1,月经:153~4/28~30,LMP:20011年2月17日,色红、量中,无痛经,门诊检查:T36.5℃,P80次/min,BP113/75mmHg。外阴(-),阴道清洁度好,宫颈光滑着色,宫体中位约7.5cm×6cm,质软,活动,无压痛,双附件未见异常。B超显示:宫内妊娠,孕囊12mm×13mm。血、尿常规正常,出凝血时间正常,既往无过敏史,故决定用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药物出厂说明书中规定的顿服法,购药后患者回家,于当日上午10时口服米非司酮150mg,10min后出现全身不适、眩晕、忽冷忽热、面颊潮红,下午6时自测T39.3℃,休息观察,一夜未见好转,于次日上午9时入院,查T38.5℃,P120次/min,R24次/min,BP113/75mmHg,呼吸急促,面颊潮红,精神紧张,神清合作,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心音有力,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全腹无压痛,阴道无出血,血常规:WBC6.8×109/L,L0.927,S0.073,Hb136g/L,尿便常规、电解质正常,心电图正常,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考虑为米非司酮所致不良反应。予以支持疗法和心理疗法,严密观察,但效果不佳,体温波动在38.2℃~38.9℃,面颊潮红,眩晕、全身不适,倦怠乏力,忽冷忽热,但血压平稳,第3天中午,体温达39.7℃~41℃,出现神志不清、谵语,躁动不安,故加用地塞米松10mg静滴、物理降温、镇静等对症治疗,症状逐渐好转,5天后体温降至37.5℃~38℃,7天后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发病以来从未腹痛和阴道出血,因反应严重,未用米索前列醇,于第10天行刮宫术,宫口松弛,术程顺利,出血约20ml,住院13天,痊愈出院。

2讨论

米非司酮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新一代甾体口服抗早孕药,是一种新型子宫内膜孕酮受体拮抗剂,具有显著的抗早孕、软化宫颈、扩张宫颈的作用,疗效确切,使用方便,目前国内外已广泛使用,其副作用较轻,主要是胃肠反应、恶心、呕吐,勿需处理,像本例反应如此严重,实属罕见,尚未见报道。

本次患者所服的含珠停系半合成米非司酮片,患者服本品后10min出现不良反应,且渐加重,48~72h最严重,持续时间长达7天,这与本药在体内生物药代动力学特点有关,据临床动力学研究,孕妇口服150mg后,生物利用度高,口服吸收迅速,平均0.75h达血药峰值,释放良好,血药峰值浓度为2.42mg/L,消除缓慢,半衰期为36.6h,服药后72h,血药水平可维持在0.2mg/L,仍具有药物活性,同时其代谢产物有8种,其中最主要的N-单去甲基(RU42848)也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本病例属敏感体质,所以反应严重。

米非司酮口服后,主要分布在大脑和垂体、肾上腺皮质、卵巢、子宫内膜,所以本病例胃肠反应并不重,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症状,高热、眩晕、神志不清、谵语、倦怠、无力等。

根据国外资料表明米非司酮一次大剂量服用,不良反应大,与本病例相符。建议临床应用米非司酮行流产时,宜小剂量分次服用为好,以减少不良反应,不宜大剂量顿服。

参考文献

[1]仙居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含珠停(米非司酮片)抗早孕临床应用常规.含珠停(临床应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