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颌第一磨牙不同类型残根的修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下颌第一磨牙不同类型残根的修复

孙亚蕾

孙亚蕾(江苏省扬州市中医院口腔科江苏扬州225000)

【中图分类号】R781.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0-0144-01

【摘要】目的探讨下颌第一磨牙不同类型残根的临床修复效果。方法我院口腔科于2009年6月~2012年6月间对53例下颌第一磨牙不同类型残根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用铸造金属核桩、全冠修复。结果经过半年—3年的观察,53例患者中51例下颌第一磨牙残根经完善根管治疗冠桥修复,取得良好的固位和咀嚼功能。失败2例。成功率为96.23%。结论下颌第一磨牙残根保留有重要的修复学和生物学意义,完善的根管治疗是残根修复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下颌第一磨牙不同类型残根修复

下颌第一磨牙残根是临床上常见的牙体缺损,分为髓室底穿通和未穿通两种类型。以前大多数残根被拔除,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牙体牙髓学的发展和义齿制作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磨牙残根保留的技术日益成熟。对下颌第一磨牙不同类型残根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用铸造金属核桩、全冠修复,可恢复牙冠正常解剖外形,行使咀嚼功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口腔科做第一磨牙残根修复患者53例。其中24例为髓室底穿通残根,29例为髓室底未穿通残根。

1.2磨牙残根选择标准

残根端面未被牙龈包埋,松动度不超过2度,x线片显示至少有1个牙根周围的牙槽骨吸收不超过根长的1/2,能利用的牙根长度大于8mm,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并观察1周以上无不适症状者。

1.3修复方法

(1)髓室底穿通残根。首先用分根车针与牙长轴平行,在两根间颊舌向分割开髓室底,形成独立的近远中单根牙,修整分割面,使其有一定间隔。刮除分叉处病变肉芽组织和该处根面结石、病变牙骨质,冲洗创面,压迫止血。常规完成根管治疗。2周后,将治疗好的近远中残根分别进行根管的预备,采用低速车针,去除根管充填材料至少保留4mm,再用高速车针修整残留牙冠,并去除倒凹,尽量保留冠部的牙体硬组织,每根根管预备分别制作独立的金属桩核,与根管口精密贴合,核的底面与残留根面一致,预留烤瓷冠牙体预备高度,且两个桩核之间留有间隙。观察1个月后,待两根之间的牙龈长平整,将粘结好的两个桩核按烤瓷桥的预备要求预备,完成联冠,要求联冠颈缘呈“w”型,便于牙根间的清洁。(2)髓室底未穿通残根。常规完成根管治疗,选择2个以上较粗的根管(应分别在根分叉两侧),按根管各自的方向预备,根尖保留4mm的充填物,残根锐尖锐边适当调磨,制作插销式分体桩核,桩核就位后按全冠的要求进行牙体预备,取模后制作冠桥。

1.4评价标准

成功:患者无不适主诉,患牙牙龈色泽,形态正常,修复体完整,桩核及全冠无松动、脱落现象,无食物嵌塞,无根尖周病变。失败:未达到以上标准。

2结果

经过半年—3年以上的随访观察,成功51颗,成功率为96.23%。2颗失败。失败原因为1例由于残根根管壁过薄强度差,受力时使根劈裂,后拔除患牙。另1例为牙龈出现瘘管。

3讨论

(1)磨牙是人体咀嚼功能的重要执行器官,保留其牙根不仅可保持颌骨的稳定性,更能保存牙周膜本体感受器,起到支持作用延缓牙槽骨吸收,有利于恢复咀嚼功能。

(2)合理的根管治疗是保留残根的基础,是保留残冠残根的重中之重,同时也是进行桩核冠修复的基础。根管治疗可以明显消除髓腔内的感染源,避免发生根尖周病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桩的置入提供有利条件[1]。从本组结果分析可知,根管治疗不彻底所引发的根尖病变是失败的原因之一。

(3)保存残根的生物学意义:保存经治疗的残根可通过正常咀嚼过程,对牙槽骨及牙周组织能进行有效的生理性刺激,延缓牙槽骨的吸收,对维护牙周及牙列的稳定性有着重要作用,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2],又避免了患者拔牙的痛苦。

参考文献

[1]马轩祥.残冠、残根保存修复的概况与进展[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6,41(6):333.

[2]柴养倬,于国芳.残冠残根保存治疗及生物学意义探讨.吉林医学,2012年33(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