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市政工程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探讨市政工程管理

何深运

身份证号码:45068119851003****

摘要: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是有序高效生产的核心,是企业的命脉。市政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意义任重道远,防微杜渐把握好施工安全关,消除一切不安因素,使市政工程工作蒸蒸日上。本文先论述了市政工程管理的现状,就如何提高市政工程的管理水平给出了一些建议然后论述了市政工程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工程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

一、市政工程管理的现状

市政工程设施是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质量好坏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及公共利益,为了确保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效益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有必要对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探讨加强市政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

1.市场规范化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

市政工程的建设单位多为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委托),的单位(部门),有些单位由于自身的权力,不执行基本建设程序,不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有的工程开工多日还没有签订正式施工合同、监理合同;有的工程不办理规划许可证、工程质量监督手续和施工许可证,检查时才补办,时常出现“三边程”;有的政府投资工程为追求所谓“政绩”,一味压缩工期,甚至缩短设计周期,这极易导致工程项目设计上的功能不全或其他缺陷和施工质量隐患,造成工程质量内在品质的降低,运行后出现大量质量问题。

2.质量意识不强

由于市政工程的特殊性,有的为了献礼或向媒体交代或应付检查,往往重视工期而忽视质量,有时出现抢干和蛮干。各责任主体不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或对强制性标准不熟悉。有的人认为,道路工程、排水工程与结构安全无多大关系大不了坏了再修,人为地降低了质量。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资料与工程不同步,表格不统一,后补资料、甚至出现假资料。

3.施工单位质量管理意识薄弱

现在施工企业质量管理存在薄弱环节,有些建筑企业搞内部项目承包制,项目部只给公司交管理费,这种类似转包挂靠的行为削弱了企业对项目部的质量管理,极易导致质量低劣;有些施工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只好挂靠施工;有的以包代管,质保体系不健全;有的不按图纸施工,擅自变更设计。另外,随着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和结构调整,原来的许多分包企业逐步成长为总包企业,这些新兴的总包企业往往在分包工程的质量管理控制和现场施工质量控制上存在薄弱环节。

4.监理机构不健全,监理效果达不到要求

我国目前持有监理培训证的人员有一万多人,从绝对数字上看人数不少,应该基本能够满足我国建设市场的需要,但是由于我国目前建设监理市场不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个人对监理工作的理解有偏差,监理单位与设计、施工、管理单位没有脱钩,许多持证的人员是各级领导干部或一些设计、施工、管理单位的骨干,有的甚至是单位的文秘、办公室工作人员等,他们有证但不能上岗监理,而另一些在岗的监理人员又无证,不具备监理资格。

二、加强市政工程管理的措施

1、建立健全安全规章制度,加强培训教育。

在市政工程施工安全中,安全组织机构的管理是其重要的核心工作。常言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安全制度的制定要符合国家安全法律的规定,使制度的内容更齐全,针对性更强,体现出安全生产具有的可操作实效性。安全组织机构要本着高效精炼的责任心和一定的吃苦耐劳工作精神;不但富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法律意识也具需要有扎实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组织分析能力。除此以外要经常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与培训。安全教育是施工企业的必修课。具有长期计划性和系统性,由施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统一培训,安全职能部门管理和组织实施,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增强安全生产知识,有效的防止人为不安全行为,减少失误。

2、坚持落实质量责任制

多年的实践证明,提高工程质量必须建立层层负责的质量责任制,说到底,就是工程不论大小,政府和职能部门必须指派专人负责,对工程质量负领导责任。实施项目法人责任制。勘探、设计、施工、材料设备供应、监理等要按照分工,对工程涉及的各个环节负责,并将责任分解落实到具体人的头上,出了质量问题,要追究责任人的责任。

3、强化工程质量意识

首先应该增强工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每一项市政设施都是城市整个系统的一个零件,若缺了它,城市就像少了一条腿,若质量上出现问题,也将给国家和群众的财产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二是要学习和运用抓工程质量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质量水平。三是要用反面教材,给建设者们敲质量的警钟,“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口号应化为参与市政工程建设者们抓质量的自觉行动。

4.强化监理公司的监理职能

任何一项工程中,施工单位质量自控是基础,监理单位有效监管是关键。要提高工程质量,监理就要着眼于工程的工期进展和质量,安全客观实际,采用法律的手段控制工程进度、质量、工程造价和合同管理,协调生产过程中各有关单位的关系。

三、加强质量和安全管理理的相应措施

1.完善质保体系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是由各参建单位的质量和安全保证体系作保证的,而人是质保体系最基本的要素,是形成工程最终产品的直接因果。因此,市政工程各参建责任主体,应建立健全质保体系,培养一批业务素质高、操作能力强的从业人员,同时做到自控落实、监管到位,使工程质量和安全得到保证。

2.加强市政附属工程精细化施工

附属工程是主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市政精品工程,就要着重于精细化施工。针对质量和安全通病和容易忽视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和技术处理措施,提高附属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以达到市政工程整体性、协调性和实用性之目标。

3.管涵沟槽等施工要作为安全生产自控的重点

对涉及高压电线和煤气管线的地段,施工企业要会同相关单位有针对性地制定专项施工措施和安全应急方案,确保沟槽和基坑施工安全。隧道工程、桥梁工程和地下通道工程施工,施工条件复杂、技术含量高,施工企业就以高空安全作业和吊、安装运输安全,以及机械操作和桩基础施工安全为自控重点。对于结构工程,施工企业应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施工方案,保证构筑物结构安全,确保桥梁和通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和施工安全。

四、结束语

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同其它工程项目相比有许多独特之处。首先是质量和安全要求高,市政公用设施使用频率高,人流、车流集中,其质量和安全是否安全可靠,将直接影响到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综合效益。第二是工期要求紧,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市基础设施普遍处在急需改善和加强的状况,有限的资金大多用在关键地方,要求开工建设的市政工程项目往往是急投入使用的,故要求尽早完工。随着市政工程建设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各方面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封闭式工程建设管理方式由于受管理体制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已很难适应当前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需要。建立健全质量和安全体系,对市政工程建设项目实施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以提高工程项目三大目标控制水平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刘畅.关于加强市政工程管理及措施的探讨[J].科学之友(B版)2009年07期

[2]杨晖.论如何加强市政工程管理[J].四川建材2007年02期

[3]殷坎林.对市政工程管理的一些浅析[J].科技资讯,2009,(16).

[4]甄启方.试论如何加强市政工程管理及措施[J].建材与装饰(下旬刊),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