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的粉尘治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的粉尘治理

谢瑞平

(华能瑞金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电力工程现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之一,火力发电时电力厂中最为常用的发电技术,但是火力发电厂中的输煤系统会产生高浓度的粉尘含量,对输煤系统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及现场设备有很大危害,因此粉尘治理则成为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中的重要工作。本文主要从输煤系统中产生粉尘的源头的角度,对粉尘治理所需要的技术和条件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治理

随着经济和技术的发展,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在进行生态化建设。在电力行业,火力发电厂的输煤系统由于其站线较长,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而高浓度的粉尘含量会产生很大危害,粉尘治理工作是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一项长期重要工作,所以在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中的粉尘治理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

1输煤系统的粉尘产生源

火力发电厂在输煤系统工作上有很多过程,在燃料进厂后,先后需要经过卸煤机械,给煤机械,皮带多段转运落料、破碎、筛分、犁煤等各种输煤设备进入原煤仓等过程。而在整个输送工艺过程中,伴随着尘化气流的产生、转运段落差、破碎设备鼓风量、落煤管与水平夹角、皮带速度等各种过程,局部空气尘化会形成尘源,同时尘源周边的空气被诱导、扰动而形成次气流,次尘化气流就会向四周空气扩散、蔓延,最后充斥在作业现场,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而不能沉降。输煤系统的这些特点是造成输煤系统粉尘大的根木原因。同时由于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等方面的问题,输煤系统可能出现皮带跑偏、撒煤严重、除尘器用不上等,会加大廊道内粉尘的飞扬,严重威胁工作人员健康和人身安全,影响职工的工作情绪。

粉尘产生可以分为煤的原始含尘,这是在煤炭开采及储存过程中产生的细小颗粒煤尘;运输煤尘,翻卸转载燃煤下落时与设备、燃煤之间发生撞击,使大颗粒燃煤碎裂为小颗粒;精存煤尘,煤场车辆的碾压、燃煤的风化以及煤自燃等原因,使得燃煤颗粒变小形成煤尘;另外就是生产过程中的粉尘,例如:导料槽设计长度不足会直接导致导料槽内部的含尘气体,在正压的作用下向导料槽出口喷逸,造成生产现场的严重污染;输煤带上装有除尘设备或降尘装置,缺乏有效的密封装置,导致缝隙处喷粉;粉尘治理设备选型上原始,除尘设备工艺不合理,技术问题导致的粉尘治理效率低。在这几种煤尘来源中,应把控制来煤含尘、储存煤尘、加工煤作为粉尘治理工作的重点。

2粉尘治理的意义

火力发电厂中输煤系统中粉尘飞扬,造成了生产现场环境的严重污染,威胁着发电单位的安全生产和单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人身安全。对输煤系统中粉尘污染进行治理,关系到企业、工人和环境,可以改善发电工作现场的环境,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3粉尘治理

3.1输煤系统的粉尘治理原则

输煤系统粉尘治理需要达到《作业场所空气中呼吸性煤尘卫生标准》中,产品粉尘浓度含量标准,并符合不降低原生产系统的设计能力,不得影响生产设备的检修,不产生二次污染的要求。因此,对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设备粉尘治理,应重点突出、进行综合治理。综合分析输煤转载设备产生粉尘污染的原因:洒煤、漏煤、喷粉、逸粉和扬尘5种原因。综合采取防尘、堵尘、吸尘、排尘、降尘和除尘于一体的方法与措施,综合考虑解决输煤转载设备,切实保障粉尘治理的最终效果。

在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同时也需要实现的要求:以生产工艺流程为治理路线,进行综合性、系统性治理,做到综合配套与配合;针对不同的生产工艺设备,对其发尘机理采取不同的相对应的粉尘研究手段。对于研究的方法多样性,做到综合研究;考虑电厂对除尘设备、生产设备的检修、维护以及运行方便,并着眼于电厂的实际情况。

3.2粉尘治理的途径和技术应用

治理粉尘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着手:加强落煤点的密封治理,改进导料槽导料板和密封胶条的结构,通过密封落煤点的方法来控制粉尘向环境扩散,在导料板和密封胶条断面形成双层结构,使含尘风在扩散过程中经过多处腔室,降低诱导风的扩散速度和扩散量,减小诱导风量及其携带能力,或者在班料板之间的结合法兰处加石棉布,提高接缝的密封效果,减少导料槽的漏风量;合理控制燃煤加湿过程,煤尘在空气中的悬浮状态与空气的湿度有关,通过水喷淋的方法加湿煤尘,可以减少煤尘飞扬,同时需要注意联水系统的压力及防腐工作和水量的控制方式来保障良好的雾化效果;加装除尘设备,经除尘器处理后再进行气体排放,并加强现场卫生清理,避免二次扬尘。

目前对于粉尘综合治理的技术措施:

煤仓间犁煤器落煤口处采取的技术措施,不只是在落料管段上加装缓冲锁气器,同时采用立体密封帘除尘装置技术。

输煤皮带转运站处采取的技术措施,复膜扁布袋除尘器和挡尘箱将除尘设备直接安装在扬尘点上吸尘,解决和消除了输煤廊除尘设备管网蛛式的格局,优化了设备除尘布局。无动力除尘装置,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和气体流体力学最新研究成果开发无动力抑尘设备,使皮带输运转换过程中产生的湍流粉尘气体,经过涡流、环流等约束运行方式和先进的综合技术措施,杜绝了粉尘气体的外溢,从而达到抑尘目的。

叶轮给煤机作业处采取的技术措施,采用在叶轮给煤机上安装无动力除尘装置,在导料槽头部、尾部出口处及两落煤管之间加设双层挡尘帘,橡胶挡尘帘用料与加工工艺均和边缘橡胶密封带同类,依据碰撞降尘原理,含尘气流中的较大质量尘粒就能下沉,以降低含尘量,改善了现场粉尘污染的环境状况。

总结:根据粉尘浓度进行跟踪分析,进行标本兼治,加大设备治理和消缺力度,加强管理,完善设备管理和巡查制度,保障工作执行力度,保证设备的完好率。通过对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的全面综合治理工作,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可以对输煤系统的作业环境进行改善,降低粉尘浓度达到国家规定的允许标准,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保障文明生产和职工的身心健康,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庄凌云,陈满科.皮带运输机的粉尘源控制[J].有色矿山,2002(2):44-46.

[2]熊立红.燃料运输设备及系统[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3]鲍含诚,范雪云,王鹤龄等.尘肺肺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4]马辉.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的粉尘现状分析及治理[J].神华科技,2012(10):54-56.